《傅雷家書》裡的傅聰,第一個征服全世界的中國鋼琴家

《傅雷家書》收錄了自1954到1966年12年間,傅雷寫給兒子傅聰的186封書信,由傅聰的弟弟傅敏彙編並於1981年出版發行。這本書成為了很多家庭的家教必備讀本,影響了幾代人,被譽為現代版的《顏氏家訓》。同時,這本書也成為音樂藝術愛好者、學者學習音樂藝術欣賞的常見讀物。

書信中傅雷對兒子傅聰的音樂、美術、哲學、歷史、文學全方位的教育,使得這本書既是一本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育兒教材,又是一本藝術學徒的修養讀物。


《傅雷家書》裡的傅聰,第一個征服全世界的中國鋼琴家

傅聰與父母

傅雷的長子傅聰在7歲半時一個偶然的機會學起了鋼琴,從此鋼琴就成了他的全部生活,他的音樂成就在華人世界裡是屈指可數的。傅聰成名於1955年,他獲得了第五屆肖邦國際鋼琴大賽的第3名和馬祖卡最優獎。


《傅雷家書》裡的傅聰,第一個征服全世界的中國鋼琴家

傅聰練琴

1958年,傅雷被打為"右派"分子,隨後傅聰接到回國的通知,但傅聰的女友寫信告知他發生的一切,此時的傅聰意識到國內的政治氛圍及傅雷所處的境況。傅聰當即決定留在國外,以繼續自己的音樂生涯,於是在朋友的幫助下,傅聰於1959年來到英國,並長期定居於此,後來加入英國籍。

後來的事實證明,傅聰沒有回來是對的。


歷史慘劇的發生

1966年8月30日上午,上海音樂學院派人抄了鋼琴系主任李翠貞教授的家。並在她家中找到幾封傅雷寫給她的信件,信件的內容大致為當年李翠貞從香港回大陸時,曾寫信徵詢傅雷的意見,然後傅雷勸她回來,抄家的人由此認為她與傅雷有政治聯繫。

於是當晚便追到傅雷家中,逼著傅雷"揭發"李翠貞的"反動言行"。傅雷不從,於是從逼供發展到批鬥,直至9月2日中午才結束。傅雷夫婦連續幾日受此凌辱,心中極度憤懣。1966年9月3日凌晨,傅雷夫婦雙雙自縊身亡。


《傅雷家書》裡的傅聰,第一個征服全世界的中國鋼琴家

這時傅聰正在倫敦,弟弟傅敏在北京,從此一家四口,陰陽相隔。李翠貞教授聞訊,悲不自禁,也於9月9日自殺身亡,含恨棄世。從1954年傅聰到波蘭留學,到1966年傅雷自殺,12 年間父子聚少離多,厚厚的一疊家信成為他們在情感、藝術、思想上交流的主要方式。


輝煌的藝術生涯

在英國期間,傅聰舉辦了兩千多場演出,錄製了五十多張唱片,與梅紐因、巴倫博伊姆、鄭京和等世界名家合作,時代週刊曾在60年代譽其為"當今最偉大的中國音樂家"。


《傅雷家書》裡的傅聰,第一個征服全世界的中國鋼琴家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西方社會對於中國文化還很陌生,傅聰也就成了他們洞察中國的一個小窗口,傅聰也因為特殊的身份受到了西方世界的極大關注。傅聰在倫敦的家成為當時藝術界的社交聚會場所,著名指揮家、鋼琴家巴倫博伊姆就是在傅聰家裡遇到了他的第一任妻子——大提琴家杜普蕾。

傅聰與巴倫博伊姆是多年的朋友,巴倫博伊姆一直將傅聰視作自己的大哥,雖然兩人關係很近,但也曾有過摩擦:

1967年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時,身為以色列公民的巴倫博伊姆為了表示對以色列的支持,組織杜普蕾、斯特恩、祖賓·梅塔等一批猶太裔音樂家前往以色列演出。他盛邀傅聰同行,沒想到卻被傅聰一口回絕。傅聰說,“當這場戰爭的正義性在哪一方還不能確定的時候,我怎能跟你去以色列呢?”傅聰的這番話不但得罪了許多猶太裔的音樂家,也給巴倫博伊姆高漲的愛國熱情澆了一瓢冷水,兩人的關係降到冰點,不過後來又和好如初。


多變的婚姻生活

來到英國的第二年,26歲的傅聰與梅紐因的21歲的女兒彌拉結婚了,三年後他們的兒子出生。傅雷給這個中西混血的孫子取名傅凌霄(現在在聯合國衛生組織工作)。但是,傅聰與彌拉的婚姻在維繫了10年後離婚。之後傅聰與韓國駐摩洛哥大使的女兒有過3個月的婚姻。最後,來自廈門鼓浪嶼的鋼琴家卓一龍走進了他的人生,並陪他走到現在,傅聰與卓一龍有一個兒子,取名傅凌雲。


《傅雷家書》裡的傅聰,第一個征服全世界的中國鋼琴家

傅聰與彌拉

除此以外,年輕時的傅聰與鋼琴家阿格里奇,小提琴家鄭京和都傳出過緋聞。


再次回到祖國

1979年4月24日,闊別了22年的傅聰終於從英國回到了祖國。這次他是專程回來參加由上海市文聯和中國作協主辦的傅雷、朱梅馥追悼會,在機場迎接他的是弟弟傅敏。會上宣佈:1958年傅雷被劃為右派分子是錯誤的,應予改正;文革中所受誣陷迫害,一律平反昭雪,徹底恢復政治名譽。

從此,傅聰每年都會回到祖國舉辦音樂會、教學班,同時也是上海音樂學院與中央音樂學院的鋼琴系兼職教授,晚年後又與上海音樂學院簽訂合約,展開鋼琴教學活動。他曾說:

"自己是一個以音樂為生命的人,願為海峽兩岸的中國人演奏,我的根在中國。"


《傅雷家書》裡的傅聰,第一個征服全世界的中國鋼琴家

1956年傅聰離開上海時,傅雷臨別贈言:“第一做人,第二做藝術家,第三做音樂家,最後才做鋼琴家。”這些傅聰全都做到了。

傅聰少年時,在傅雷的督導下學文化、學鋼琴,青年時剛剛學有所成卻離家出國,中年雖成名成家但卻四海漂泊。自1959年流落他鄉之後,傅聰心境之孤悽是可想而知的——在自己的祖國他曾經被視為"叛國者",在定居地英國他又是"流亡者",父母又雙雙屈死。然後他一個人馳騁國際音樂舞臺半個多世紀。

在那個年代,一個黃皮膚的人,在波蘭、英國、美國、澳大利亞、日本,用鋼琴征服了各個膚色的觀眾,這本就是一件很偉大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