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狐》,看王柏林鮮明的人性兩面性

《獵狐》中有一鏡頭:王柏林因為在綠卡的官司中輸了,自己獨自一人在車庫買醉痛哭的樣子,讓人看了不禁動容,原來再強勢的人也有軟弱的一面。

劇中的王柏林(劉奕君飾演),壞事做盡,但是很多人都說對他恨不起來,我也有同感,那又是為什麼呢?我將從演員的代入感、角色的兩面性做深入分析。

《獵狐》,看王柏林鮮明的人性兩面性

王柏林的飾演者是劉奕君,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正經的科班出身,但他的人生可謂是低開高走,從《父母愛情》裡的歐陽懿,到《琅琊榜》裡的侯爺謝玉,再到《獵狐》中的王柏林,他飾演的每一個角色,無關大小,都演出了有血有肉的代入感。

好的演員就是演什麼像什麼,《父母愛情》里歐陽懿一開始的趾高氣昂,不可一世,到後來的低三下四,畏畏縮縮,在他的演繹下讓我們看到了一代人的悲慘命運。《琅琊榜》裡的謝玉,熾焰軍的終結者,林殊一家的仇人,對外陰險狡詐,但是他與長公主的對手戲又讓我們看到他俠骨柔情的一面。

《獵狐》,看王柏林鮮明的人性兩面性

再說回《獵狐》,劇中劉奕君飾演王柏林,舉手投足間讓我們恍惚覺得他本人就是王柏林,一出場氣質儒雅,一個成功的商人,家庭幸福,夫妻恩愛。因為錢程自殺的原因,擔心妻子和女兒的安危,堅持將她們護送出國,自己承擔所有的責任,當時的境況是克瑞的資金出現了很大的困難,欠銀行的錢還不上,錢程自殺的事情公安局又追的很緊,自己隨時都有可能被警方立案調查,就是這樣艱難的時刻,他還是選擇保護妻女,送她們去美國平安度日。

劉奕君演繹出來的王柏林,既有商人的狡詐,又有男人的柔情,尺度收放自如,讓人看過之後,即使他直接或間接做了很多壞事,但還是讓人恨不起來。

《獵狐》,看王柏林鮮明的人性兩面性

《獵狐》中王柏林這一角色的兩面性,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人,他有狠的一面,也有柔的一面,人物的塑造最為出彩,也就最讓人難忘。

1.“無奸不商”,王柏林作為最大的那隻“狐狸”,商人的狠,讓他體現的淋漓盡致。

先是操縱大化藥廠併購案,買通還是北江財經學院老師的錢程,提前得到藥廠併購方案,自己以很低的價格買下了大化的股權,讓吳稼琪的媽媽含冤而死,自己買下大化藥廠組建克瑞藥業,說服錢程購買自己的股票,導致錢程血本無歸,最後自殺謝罪,如果王柏林在錢程去找他時能念點舊情,錢程也不會輕易去死吧。

《獵狐》,看王柏林鮮明的人性兩面性

為了挽回克瑞的股價,他又聯合郝小強操縱股市,割韭菜的同時坑害了一大波無辜的股民,自己又搖身一變成為另一家新公司新高科的幕後老闆,繼續幹著撈錢的生意,半點不受克瑞併購重組的影響。商人的精明在此時讓我們普通人看的脊背發涼,資本市場真不是一般人能玩的起的。

為了從銀行貸到款,他又拉孫銘和趙海青下水,又是賄賂又是威脅,軟磨硬施,搞定一億八千萬的貸款,最後還想利用孫趙二人幫他轉移兩億的資金去海外,奸商的嘴臉暴露無遺,絕對夠狠。

《獵狐》,看王柏林鮮明的人性兩面性

2.硬漢也有柔情的一面,如果王柏林這個角色只是一味的狠,那將少了很多看頭。他對家人的愛,讓我們看到他柔情的一面。

即使逃往美國,事情已經很棘手,但是對妻子和女兒,他從來不抱怨,對於家庭,他承擔著男人該做的一切。說會開頭的綠卡敗訴一事,王柏林已經意識到了沒收綠卡之後對自己的影響有多嚴重,甚至痛苦的只能深夜在家裡的車庫裡痛哭,他肯定是不想讓家人看到自己狼狽的樣子,才會獨自承擔。

王柏林對女兒的愛更是無私的,女兒申請美國的大學被拒,很難過,王柏林親自去求學校,甚至揚言什麼條件都可以。雖然他是一個十足的奸商,但是女兒並沒有因此而價值觀扭曲,而是成長為一個陽光正直的孩子,他作為父親做到了對女兒的保護。

《獵狐》,看王柏林鮮明的人性兩面性

但是法網恢恢,俠骨柔情只是他的一方面,既然犯了罪,就得接受法律的制裁。

對於王柏林大家還有什麼想說的,歡迎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