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讀馬騰馳《背饃記》

高彥民//賞讀馬騰馳《背饃記》

文如其人 ——賞讀馬騰馳《背饃記》

高彥民

馬騰馳先生的《背饃記》出版了,這對騰馳來說是一件喜事,也是一件對其個人來說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作為騰馳的朋友和兄弟,我也感到非常的高興和自豪,其高興和自豪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不遜於自己的作品出版。對《背饃記》的出版面世,雖然在不同場合分別向騰馳表示過期待與祝願,但今天在這裡,我仍然要向騰馳兄弟鄭重地道一聲祝賀,並順致為《背饃記》的出版與發行做過貢獻與付出的太白出版社的黨靖社長及編校人員等朋友老師及各位表示敬意!

說上述一段話並不是虛言應酬,也絕非言不由衷,喧賓奪主,而是在賞讀了《背饃記》的絕大多數文章之後,我覺得騰馳的《背饃記》裡所寫、所敘、所記的好多人物、事件、情結、細節通俗,情感不僅是騰馳的也是我自己的,換言之就是說騰馳先生用他的筆墨、文字代我發了聲,敘了情,表露了我的心聲與心路歷程。再往大的說一點,《背饃記》尤其是背饃再現了關中以至於陝西和整個中國上世紀五六七及八十年代的中國兩三代人在那個艱苦並快樂著的特殊時期的生活經歷,表露了他們的群體心聲。這也就是《背饃記》引起數千萬人點擊、欣賞、熱議的根源所在。

高彥民//賞讀馬騰馳《背饃記》

近36萬字的《背饃記》一書中收錄了騰馳的86篇隨筆、散文,是騰馳在2017年至18年一年多時間的作品集結,也是騰馳因生活在外奔波多年,一段時間遠離文字之後對他骨子裡所向往與痴愛的文字文學沉寂、沉澱積累之後的迴歸與再出發,而這次的重拾筆墨則顯得更加的理性、深刻,並以井噴式的衝擊力厚積薄發,可能在騰馳的內心是一種對文字的補課,一種救贖、一種愧疚、一種還賬和自罰。而這一切對騰馳來說都是積極而有益的,也是可圈可點可數的,對《背饃記》而言更是可喜可賀的。

讀《背饃記》的許多文字,猶如和騰馳嘮嗑、聊天,聽他講述他的祖輩、鄰里鄉親的故事,聊他上學的苦樂,述說他與朋友的交情,聽他家鄉大張寨的家長裡短,這些都格外的親切自然、津津有味。和騰馳的多年交往感著他是一個正直率真、勤奮謙遜,對朋友真誠寬厚,樸實如魯肅魯子敬那樣可近可親可信可交之人。讀騰馳的文章,你不僅能隨著他的文字體味他筆下的鄉情、親情、友情、鄉俗、鄉語、鄉音、鄉味,更能品味出他的文章字裡行間流露出的他對生活的摯愛,對親朋好友、鄉鄰老人特別是社會低層人士的悲憫與關愛,體味他對人生的認知感悟,對過快的城市化的迷茫反思甚至痛苦,對青少年時期農村生活的眷戀與懷念,對家鄉親人的熱愛及山水生養自己的土地及其產物的敬畏感恩。

高彥民//賞讀馬騰馳《背饃記》

文如其人是一句人所共知的古語,與騰馳多年的交往和對他文字的品讀使我深切地感到,這句古語在騰馳的人品與文品中得到了又一次驗證。騰馳的文章就像他的人品一樣,敘事坦率、樸實、自然、不矯揉造作,更無虛套的廢話,羨溢和充滿著真情實感!散發著真善美的芳香和黃土地的泥香!

作者簡介:高彥民


高彥民//賞讀馬騰馳《背饃記》


快遞‖《背饃記》作者馬騰馳簽名本開始快遞寄書


馬騰馳散文集《背饃記》已由太白文藝出版社出版。中國作協副主席、陝西省作協主席、著名作家賈平凹先生為該書題寫書名並作序。全書36萬字,由“心有沉香,何懼浮世”、“釆一縷陽光,溫暖紅塵過往”與“給心留一片寧靜的地方”等六輯組成。

散文集《背饃記》,精選了包括作者具有廣泛深遠影響力的名篇《背饃》在內的86篇散文。

著名作家賈平凹先生說:“騰馳的散文,我是喜歡的,醇厚自然而又情深意濃,他的文字裡,純淨溫馨的氣息時時在湧動。他的散文語言樸素大方,不做作,不故作高深,以真切貼心的筆觸寫他的過往之事,寫他的痛切感受與深長情懷。他很多的鄉土散文,不僅僅是昔日生活的一個記憶,更是揮之不去常常縈繞於胸間的悠長鄉愁,讀他的文章,不由人要生髮出許多的感慨來。”

著名作家、魯迅文學院原常務院長白描先生說:“騰馳的每一篇散文都用真情寫就,飽含著深切的生命體驗,讀來格外動人。

“騰馳是近年來陝西很引人注目的一位作家,他書寫的鄉土題材作品,讓一個時代的中國記憶復活,這樣的作品是會傳世的;而在我心中,他又是分量很重的一位朋友。”


注:《背饃記》由作者簽名,每本快遞包郵58元。需者請加作者微信:mtc13709103038。或長按下邊微信二維碼,添加微信。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