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科普:輕鋼別墅的國標《低層冷彎薄壁型鋼房屋建築技術規程》

作為輕鋼別墅行業的從業者,筆者在工作過程中,經常能夠遇到人們的質疑和不同聲音,其實這些本身無可厚非,畢竟也代表了部分人對輕鋼別墅這一"新興事物"的態度。行業的發展離不開不斷的質疑與改進,所有公司也應該非常重視這些質疑,畢竟,只有客戶的疑問得到解決,才能夠成交嘛。只是對於很多基本的問題的質疑,筆者覺得大家可能多慮了一些,故在此做一下科普,也歡迎各位能夠提出寶貴意見。

任何的行業,其實都是有國家標準和規範的,我們吃的用的住的,可以說絕大部分都是在滿足國家標準和規範的前提下走向大眾的,當然,也有不少非法的商家和個人,為了自身短期利益,無視法律,不僅危害了社會,也會導致自身的滅亡或者法律制裁。任何公司,要想發展壯大,遵守法律都是前提。今天,筆者就帶大家一起看看我們輕鋼別墅行業的國家標準:《低層冷彎薄壁型鋼房屋建築技術規程》。全文內容網上可查,我就只講基本問題啦。

行業科普:輕鋼別墅的國標《低層冷彎薄壁型鋼房屋建築技術規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

低層冷彎薄壁型鋼房屋建築技術規程

JGJ 227-2011

條文說明

制定說明

《低層冷彎薄壁型鋼房屋建築技術規程》JGJ 227-2011,經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11年1月28日以第903號公告批准、發佈。

本規程制定過程中,編制組進行了廣泛的調查研究,總結了近幾年我國低層冷彎薄壁型鋼房屋建築技術的實踐經驗,同時參考了國外先進技術法規、技術標準,並做了大量的材料性能試驗、構件試驗、防火試驗、足尺振動臺試驗和可靠度分析等研究。

為便於廣大設計、施工、科研、學校等單位有關人員在使用本規程時能正確理解和執行條文規定,《低層冷彎薄壁型鋼房屋建築技術規程》編制組按章、節、條順序編制了本規程的條文說明,對條文規定的目的、依據以及執行中需注意的有關事項進行了說明,還著重對強制性條文的強制性理由做了解釋。但是,本條文說明不具備與規程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僅供使用者作為理解和把握規程規定的參考。

1 總 則

1.0.2 本條明確本規程僅適用於經冷彎(或冷壓)成型的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房屋的設計與施工,且承重構件的壁厚可不大於2mm。對熱軋型鋼的鋼結構設計或房屋中部分使用到的熱軋型鋼構件的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結構設計規範》GB 50017的規定。

根據現行國家標準《建築設計防火規範》GB 50016的規定,三級耐火等級建築的最多允許層數為5層,四級耐火等級建築的最多允許層數為2層。按照冷彎薄壁型鋼房屋建築的建築構件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將其層數限制在3層及3層以下,同時考慮到該類建築的層高,對建築高度也作了相應的限制。

根據編制組所完成的三個足尺振動臺試驗(一個2層、兩個3層),此類房屋層間抗剪與抗拔連接是保證結構抗震整體穩定性的關鍵。根據試驗現象,此類房屋地震烈度9度時可滿足不倒塌的要求。

本條所稱的房屋為居住類建築。

該體系主要承重構件的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

3 材料與設計指標

3.1 材料選用

3.1.1 編制組在制定本規程時曾參考《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技術規範》GB 50018,並對現行國家標準《連續熱鍍鋁鋅合金鍍層鋼板及鋼帶》GB/T 14978中的550級鋼材S550的力學性能進行過系統的分析,得出了550級鋼材可以用於冷彎薄壁型鋼房屋結構的結果,並得到了不同厚度時的屈服強度和強度設計值作為設計依據。因此,本規程將550級鋼材作為可以選用的鋼材之一。對於現行國家標準《連續熱鍍鋅鋼板及鋼帶》GB/T 2518和《連續熱鍍鋁鋅合金鍍層鋼板及鋼帶》GB/T 14978中其他級別的鋼材,由於未進行過系統的分析,在使用時可按屈服強度的大小偏安全地歸入Q345級或Q235級使用。本規程中將550級鋼材定名為LQ550,材性參考澳大利亞標準《AS/NZS 4600:2005》中G450(厚度t≥1.5mm)、G500(1.5mm>t>1.0mm)和G550(t≤1.0mm)三種鋼材。目前,這類550級鋼材國內已有生產,並廣泛用於2mm以下冷彎薄壁型鋼構件,其屈服強度在550MPa左右,但隨厚度變化很大,其材料性能要求見現行國家標準《連續熱鍍鋅鋼板及鋼帶》GB/T 2518及《連續熱鍍鋁鋅合金鍍層鋼板及鋼帶》GB/T 14978中的550級鋼材,其斷後延伸率未規定。

當採用國外鋼材時,該鋼材必須符合我國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行業科普:輕鋼別墅的國標《低層冷彎薄壁型鋼房屋建築技術規程》

3.1.4 本條提出在設計和材料訂貨中應具體考慮的一些注意事項。考慮到本規程受力構件所用的鋼板厚度在2mm以下,為保證結構的安全,規定鋼板厚度不得出現負公差。

3.1.5 結構用定向刨花板的規格和性能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定向刨花板》LY/T 1580、《室內裝飾裝修材料人造板及其製品中甲醛釋放限量》GB 18580的規定和設計要求。當用於牆體時,宜採用二級以上的板材,用於樓面時宜採用三級以上的板材;結構膠合板的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膠合板、普通膠合板通用技術條件》GB/T 9846的規定;普通紙面石膏板的規格和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紙面石膏板》GB/T 9775的規定。

行業科普:輕鋼別墅的國標《低層冷彎薄壁型鋼房屋建築技術規程》

行業科普:輕鋼別墅的國標《低層冷彎薄壁型鋼房屋建築技術規程》

行業科普:輕鋼別墅的國標《低層冷彎薄壁型鋼房屋建築技術規程》

3.1.6 (1)保溫隔熱材料可採用玻璃棉等輕質纖維狀保溫材料或擠塑聚苯板等硬質板狀保溫材料。(2)防水材料可採用防水卷材(改性瀝青或PVC材料)或複合板等材料。(3)屋面材料可採用瀝青瓦、金屬瓦等輕質材料。(4)內牆覆面材料可採用紙面石膏板或鋼絲網水泥砂漿粉刷塗料等材料。(5)外牆飾面材料可採用PVC、金屬或木質掛板等材料。 (6)樓板可採用木樓板,也可採用鋼與混凝土組合樓板。(7)門窗可採用各種輕質材料門窗。(8)屋面採光瓦可採用各種適宜的採光窗或採光瓦。

行業科普:輕鋼別墅的國標《低層冷彎薄壁型鋼房屋建築技術規程》

行業科普:輕鋼別墅的國標《低層冷彎薄壁型鋼房屋建築技術規程》

行業科普:輕鋼別墅的國標《低層冷彎薄壁型鋼房屋建築技術規程》

3.2 設計指標

3.2.1 同濟大學在廣泛收集國內生產的LQ550級薄板材料性能數據的基礎上,提出按照表中的厚度範圍將LQ550級鋼材劃分為四類。同時基於同濟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及國外同類材料相關基本構件(軸壓、偏壓、受彎)試驗的承載力試驗數值,主要繼承國內冷彎薄壁型鋼結構基本構件承載力計算方法,進行了系統的構件設計可靠度分析。在此基礎上,建議按照目前鋼結構設計規範的傳統,採用與現行國家標準《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技術規範》GB 50018相同的抗力分項係數,即γR=1.165,按照國家標準《建築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GB 50068的要求,得到表中不同厚度的屈服強度及設計強度建議值[沈祖炎,李元齊,王磊,王彥敏,徐宏偉,屈服強度550MPa高強鋼材冷彎薄壁型鋼結構可靠度分析,建築結構學報,2006,27(3):26-33,41]。目前,國內僅少數企業能生產LQ550級薄板材,其材料性能與國外同類板材差別較大。表3.2.1是根據目前國產板材的可靠度分析結果給出的。另外,同濟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中國建築標準設計研究院及相關企業針對2mm以下Q235級和Q345級鋼材的基本構件承載力試驗研究和設計可靠度分析表明,採用表中的設計強度建議值,在本規程給出的計算方法內,也能夠滿足國家標準《建築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GB 50068對這類材料的基本構件設計可靠度的要求。表中各材料的相應抗剪設計強度直接取設計強度的。

對LQ550級鋼材,由於厚度較薄,不會採用端面承壓的構造,因此不再給出端面承壓的強度設計值。

3.2.3 本條主要參照國家標準《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技術規範》GB 50018-2002制定。

10 製作、防腐、安裝及驗收

10.1 制 作

10.1.1 冷彎薄壁型鋼結構設計是以結構工程師為主導,詳圖設計人員配合,並考慮到工廠設備的實際生產能力而進行的一體化過程。目前不同廠家都有自己獨立的設計軟件、節點圖集和加工設備,本條從宏觀流程上對設計生產過程進行了規定,使國內冷彎薄壁型鋼結構的設計和生產能夠標準化、系統化。

10.1.3 對冷矯正和冷彎曲的最低環境溫度進行限制,是為了保證鋼材在低溫情況下受到外力時不致產生冷脆斷裂。在低溫下鋼材受到外力脆斷要比衝孔和剪切加工時更敏感,故環境溫度應作嚴格限制。冷彎薄壁型鋼的冷彎和矯正加工環境溫度不得低於-10℃。

10.1.4 低層冷彎薄壁型鋼房屋實質上是一種工業化生產的裝配式結構體系。為了區分各種構件,必須對構件進行明確標識並和裝配圖紙對應起來,以提高後期的拼裝效率和準確性。本條即是為了實現這一目的而編制的。

行業科普:輕鋼別墅的國標《低層冷彎薄壁型鋼房屋建築技術規程》

10.2 防 腐

10.2.1 本條參考美國和澳大利亞規範關於腐蝕性地區的劃分綜合確定。一般腐蝕性地區是指城市及其近郊的非工業區,高腐蝕性地區是指工業區或近海地區。

10.2.4 對本條各款說明如下:

1 當金屬管線與鋼構件之間接觸時會發生電化學腐蝕,因此有必要在兩者之間增加橡膠墊圈,阻斷電化學腐蝕的通道。

2 防潮墊一方面是為了防止基礎中的溼氣腐蝕鋼構件,另一方面是避免鋼構件與基礎材料相接觸導致化學物質對鋼材的腐蝕。

10.3 安 裝

10.3.3 冷彎薄壁型鋼構件壁厚較薄,在衝擊外力作用下容易產生局部變形或整體彎曲,導致構件存在缺陷部位。在構件正式安裝前,要對這些部位進行校正或補強,以免影響結構的受力性能。

10.3.4 本條主要保證結構板材和鋼板的連接質量,螺釘頭如果沉入板材中的尺寸超過1mm,則可能對板材局部造成損壞,外表上看螺釘依然和板材連接,實際上和螺釘接觸的板材可能已經被局部壓壞或破裂,螺釘和板材處於“分離”狀態。

行業科普:輕鋼別墅的國標《低層冷彎薄壁型鋼房屋建築技術規程》

10.4 驗 收

10.4.1 規定冷彎成型構件的允許偏差是為了保證構件的加工精度,同時便於現場的拼裝。規定構件長度的允許偏差為負值,其目的是為了保證構件的連接質量同時減少工作量。如果構件過長就必須在現場進行切割,既無法保證切割接頭的質量又增大了工作量,如果構件稍短一些的話,可以通過適當調整構件的位置使拼裝順利完成。

10.4.2、10.4.3 冷彎薄壁型鋼結構實際上是一種預製裝配系統,因此其裝配質量的好壞主要在於控制結構構件的外形尺寸以及裝配完成後的牆體或屋架定位尺寸的偏差,本條對此進行了詳細的規定。

10.4.4 限定主體結構的整體垂直度可以防止在軸向荷載作用下二階效應的產生,保證結構的安全。整體平面彎曲的規定保證了牆體的平整度,為板材的安裝提供了平整的基層骨架。

10.4.6 接縫寬度的規定是為了使板材在熱脹冷縮時留出足夠的空間,以免相互擠壓使表面隆起。板材的高差和平整度的限定是為了保證牆面在進行外部裝修時夠提供平整的基層,以保證裝修質量。

11 保溫、隔熱與防潮

11.1 一般規定

11.1.1 本節的編寫目的,在於改善冷彎薄壁型鋼建築的熱環境,提高暖通空調系統的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建築熱舒適性,滿足防潮防冷凝要求,以滿足國家相關節能標準和法規的要求。

各類建築的節能設計,必須根據當地具體的氣候條件,並考慮到不同地區的氣候、經濟、技術和建築結構與構造的實際情況。

低層冷彎薄壁型鋼房屋的防潮設計,主要是為了防止由於空氣滲透、雨水滲透、水蒸氣滲透及不良冷凝結露等所造成的建築物內部的不良水汽積累,以確保建築物達到預期的耐久年限,並提高建築物內部的空氣質量。

11.1.3 本條主要是保證保溫材料的安裝質量及其保溫性能的可審查性。在國內,部分保溫材料生產廠商對產品的正規標識不夠重視,一旦安裝完成,通過局部的簡單檢查尚無法確認保溫效果。尤其是現場發泡與製作產品,其材質與密度在現場製作後更加難以確定。考慮到低層冷彎薄壁型鋼房屋項目規模較小,為儘量避免每個單體項目的現場節能檢測,確保保溫材料熱工性能達到設計要求,本條文對保溫材料的熱阻標示、可審查性提出了要求。

11.2 保溫隔熱構造

11.2.1 為確保牆體空腔中填充的保溫材料不會塌陷,保溫材料應輕質且回彈性能好,厚度與輕鋼立柱厚度等厚或略厚,通常採用玻璃棉氈等輕質纖維狀保溫產品。

行業科普:輕鋼別墅的國標《低層冷彎薄壁型鋼房屋建築技術規程》

在牆體外鋪設的硬質板狀保溫材料,主要目的是減少鋼立柱熱橋的影響,以防止建築牆體內表面或內部的冷凝和結露。由於冷彎薄壁型鋼立柱的傳熱能力比立柱間空腔保溫材料的傳熱能力大許多,其熱橋效應對建築圍護傳熱會產生很大的影響,計算外牆熱阻時應考慮保溫材料的性能折減,參考美國ASHRAE90.1-2001標準,表1為常見空腔保溫材料熱阻值的修正係數。

為減少輕鋼立柱的熱橋效應,防止牆體內部冷凝和牆面出現立柱黑影,宜在外牆的輕鋼立柱外側連續鋪設硬質板狀保溫材料,常見的如擠塑聚苯乙烯泡沫板等。嚴寒地區的居住建築,宜在外牆的輕鋼立柱外側連續鋪設熱阻值不小於1.40m2·K/W的硬質板狀保溫材料;寒冷地區的居住建築,宜在外牆的輕鋼立柱外側連續鋪設熱阻值不小於0.60m2·K/W的硬質板狀保溫材料;嚴寒與寒冷地區的公共建築,宜在外牆的輕鋼立柱外側連續鋪設熱阻值不小於0.50m2·K/W的硬質板狀保溫材料。

行業科普:輕鋼別墅的國標《低層冷彎薄壁型鋼房屋建築技術規程》

11.2.2 冷彎薄壁型鋼建築屋頂保溫材料一般有在吊頂上平鋪和隨坡屋面斜鋪的兩種方式。保溫材料(一般為玻璃棉等纖維類保溫材料)在吊頂上平鋪,節省保溫材料,且其上有通風隔熱空間,可以提高屋頂的保溫隔熱性能。考慮到冷彎薄壁型鋼屋頂蓄熱性能低,在採用保溫材料隨屋面斜鋪的方式時,應將保溫材料熱阻按標準要求予以提高以滿足國家熱工標準中屋頂隔熱性能的要求。在構造設計時,應確保屋頂保溫材料與牆體保溫材料的連續性,以防止由於保溫材料不連續而造成的傳熱損失和冷凝。

行業科普:輕鋼別墅的國標《低層冷彎薄壁型鋼房屋建築技術規程》

為減少屋頂鋼構件的熱橋效應,防止屋頂內部冷凝和屋頂室內側出現立柱黑影,在頂層吊頂上方平鋪的纖維類屋頂保溫材料,厚度不宜小於屋頂鋼構件截面高度並不宜小於200mm;沿坡屋面斜鋪的保溫材料,在寒冷地區和嚴寒地區,宜增加鋪設連續的硬質板狀保溫材料,以防止屋頂面冷凝和室內側出現黑影。

行業科普:輕鋼別墅的國標《低層冷彎薄壁型鋼房屋建築技術規程》

11.3 防潮構造

11.3.1 外覆層是指屋面瓦片、外牆面材或外牆掛板等建築最外側保護層,目的是遮擋外界風雨侵襲以保護內部構造,可遮擋掉絕大部分的外部雨水。其耐久年限應在綜合考慮初次投資與後期維護(拆換清洗等)的基礎上確定,並滿足相關國家或行業標準的規定。

由於外覆層的本身材料屬性、材料老化和施工及維護缺陷等原因,外覆層本身可能做不到萬無一失的防水,而需要結合防潮層來遮擋掉偶然進入到外覆層內部的水分。防潮層材料的選擇取決於外覆層材料的防護性能和可靠性,常見的防潮層材料,有瀝青防潮紙氈、防潮透氣膜等。其物理性能、防水性能和水蒸氣滲透性取決於具體的牆體設計。

行業科普:輕鋼別墅的國標《低層冷彎薄壁型鋼房屋建築技術規程》

11.3.3 不良水汽凝結,如不適當的冷凝和結露,易降低房屋構件的耐久性,降低保溫材料的保溫性能,破壞室內裝修,並滋生黴菌,降低室內的空氣品質。

在圍護構造中設置隔汽層,可減少冬季室內相對溼度較高一側的水蒸氣透過覆面材料向圍護體系內部的滲透,減少了在圍護體系中產生冷凝的可能。常見的隔汽材料,有牛皮紙貼面、鋁箔貼面和聚丙烯貼面等,隔汽層材料的滲透係數不應大於5.7×10-11kg/(Pa·s·m2)。由於各地區氣候環境與生活方式的差異性很大,目前對隔汽層的設置方法尚無確定的通用方法。例如嚴寒和寒冷地區,隔汽層應在冬季的暖側設置。而在我國的南方溼熱地區,由於存在室外空氣溼度和溫度大大高於室內的情況(例如夏季使用室內空調的情況下),加之不同項目室內採用空調、除溼、換氣的情況差異很大,宜根據具體情況,在溫溼度計算分析的基礎上確定隔汽層的設置方法。

11.3.4 為減少熱橋影響,防止局部結露,保溫材料、防潮層和隔汽層應連續鋪設,不留縫隙孔洞。防潮層和隔汽層應按設計要求合理搭接,並及時修補破損之處等易造成潮溼問題的薄弱部位。

行業科普:輕鋼別墅的國標《低層冷彎薄壁型鋼房屋建築技術規程》

11.3.5 冷彎薄壁型鋼建築的屋頂保溫材料主要為在吊頂板上或在屋面結構板下方空腔內設置的玻璃棉等纖維類保溫材料,屋頂空氣間層內部容易潮溼,加之室內水蒸氣逸入屋頂空氣間層內部引起的較高溼度,如無通風措施,易集聚在屋頂間層內部,降低保溫材料的保溫性能,產生冷凝結露等現象,並降低屋面結構板等木基結構板的壽命。

屋面通風的方式主要有屋面通風口、通風機械或成品通風屋簷與通風屋脊等,宜儘量利用熱空氣上升的原理,室外空氣從屋頂底部進入,從屋頂頂部排出,通風間層高度不宜小於50mm。

在溼熱地區,部分屋頂採用隔汽層設於屋面上側(或利用防水層),屋頂對內開放,對外封閉的做法,以防止室外潮溼空氣進入屋頂空氣間層。在這種情況下,一般屋頂間層不採取對外通風措施,但在設計上應確保吊頂材料的透氣性以保證屋頂空氣間層內部的乾燥。

12 防 火

12.0.1 本條規定了本規程防火設計的適用範圍,明確了與現行國家標準《建築設計防火規範》GB 50016之間的關係。冷彎薄壁型鋼建築有其自身的結構特點,在建築防火設計中應執行本章的規定。對於本章沒有規定的,如建築的耐火等級、防火間距、安全疏散、消防設施等,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築設計防火規範》GB 50016的有關規定設計。

12.0.2、12.0.3 本條規定了附設於冷彎薄壁型鋼住宅建築內的危險性較大場所與建築其他部分的防火分隔要求。對因使用需要等開設的門窗洞口,應考慮採取相應的防火保護措施。

為了防止機動車庫洩漏的燃油蒸氣進入住宅部分,要求距車庫地面100mm範圍內的隔牆上不應開設任何洞口。在車輛較多的情況下,或者不是僅供該住宅使用的車庫的防火設計應按《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範》GB 50067的規定執行。

12.0.4 為了防止住宅發生火災時,相鄰單元受火災煙氣的影響,本條對單元之間的牆兩側窗口最近邊緣之間的水平距離做了規定。此外,單元之間的牆應砌至屋面板底部,這樣才能使該隔牆真正起到防火隔斷作用,從而把火災限制在一個單元之內,防止蔓延,減少損失。在單元式住宅中,單元之間的牆應無門窗洞口,以達到防火分隔的目的。如果屋面板的耐火極限不能達到相應的要求,需要考慮通過採取隔牆出屋面等措施,來防止火災在單元之間的蔓延。

12.0.5 本條主要是為了防止火災時火焰不至於迅速燒穿天窗而蔓延到建築較高部分的牆面上。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或固定式防火窗等可以有效地防止火災的蔓延。

12.0.6 為防止火災通過建築內的浴室、衛生間和廚房的垂直排風管道(自然排風或機械排風)蔓延,要求這些部位的垂直排風管採取防迴流措施或在其支管上設置防火閥。由於廚房中平時操作排出的廢氣溫度較高,若在垂直排風管上設置70℃時動作的防火閥將會影響平時廚房操作中的排風。根據廚房操作需要和廚房常見火災發生時的溫度,本條規定住宅廚房的排油煙管道的支管與垂直排風管連接處應設150℃時動作的防火閥。

12.0.7 住宅建築內的管道如水管等,因受條件限制必須穿過單元之間的牆和分戶牆時,應用水泥砂漿等不燃材料或防火材料將管道周圍的縫隙緊密填塞。對於採用塑料等遇高溫或火焰易收縮變形或燒蝕的材質的管道,為減少火災和煙氣穿過防火分隔體,應採取措施使該類管道在受火後能被封閉,如設置熱膨脹型阻火圈等。

12.0.8 考慮到住宅內的使用人員有可能處於睡眠狀態,設置火災報警裝置,可以在發生火災時及時報警,為人員的安全逃生提供有利條件。

13 試 驗

13.1 一般規定

13.1.1、13.1.2 考慮到目前國內外低層冷彎薄壁型鋼房屋體系構造形式多樣,在發達國家已形成類似產品化的工藝和設計,且不斷創新,本規程對其他可能出現的構件截面、連接構造等不可能全部包括,同時參考國外相關標準,從鼓勵創新的角度,提出了本章的相關規定。從結構設計安全角度出發,本章的規定僅針對本規程涉及的低層冷彎薄壁型鋼住宅體系的節點、連接、緊固件、新截面形式及新構件(包括抗剪牆體)組合形式的承載能力進行試驗;不適用於材料本身,也不得將試驗結果推廣到整個行業。需要進行承載能力試驗的可能情形主要包括:1)當使用的材料在現行規範規定以外時;2)組件的組成和構造無法按現行規範計算抗力或剛度時。

13.1.4 本條的規定主要是為保障完成的試驗必須具有可重複性及試驗結果存檔的規範性。

13.2 性能試驗

13.2.1、13.2.2 低層冷彎薄壁型鋼房屋結構構件本身壁厚非常薄,厚度方向的尺寸效應及施工工藝的影響非常明顯,縮尺的模型試驗很難反映真實性能,因此,本節的方法不適用於結構模型試驗。試件名義上應與結構驗證需要的試件類別和尺寸相同,且試件的材料與製作應遵守相關標準的規定及設計提出的要求,組裝方法應與實際產品相同。另外,從目前我國的結構設計制度現狀和規範體系要求出發,本節中的試驗方法只能適用於採用整體結構、結構局部、單根構件或連接件等原型試件進行試驗,對設計進行驗證以作為計算的一種替代,不能用於總體設計準則的確立。

13.2.3 目前,我國的相關規範體系中對各類試驗方法的規定還不完善。本規程結合規程編制組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開展的相關試驗研究工作及經驗,對低層冷彎薄壁型鋼房屋牆體的抗剪試驗給出了參考。

13.2.4、13.2.5 作為承載能力的驗證試驗,本條參考澳大利亞規範(AS/NZS 4600:2005)。同濟大學基於概率分析,給出了對試驗的目標試驗荷載Rt的取值規定。其中結構試件變異性的因子是kt參考試件結構特性變異係數ksc及試件的數量給出,對應保證率為95%。在結構特性變異係數ksc的計算中,由於目前低層冷彎薄壁型鋼房屋結構的研究僅主要針對構件和連接,材料包括Q235級、Q345級和LQ550級鋼,因此,本條參考澳大利亞規範(AS/NZS 4600:2005)的取值規定及同濟大學已完成的相關試驗的統計,對幾何尺寸不定性變異係數是kf及材料強度不定性變異係數km給出了相應的明確規定。對於未列入規範中的鋼材,其值應由使用材料的統計分析確定。

13.2.6 本條給出了試驗中加載及數據採集應符合的一些基本要求,主要參考澳大利亞規範(AS/NZS 4600:2005)。

13.2.7 作為針對給定目標試驗荷載下的承載力設計值驗證試驗,考慮到目前國內的試驗認證資質及體系的現狀,本條提出了較嚴格的要求,即按照一組試驗(一般最少3個)中的最小值來確定承載力設計值。如果在試驗中能夠確認某個試件的試驗存在明顯的錯誤而導致其承載力嚴重低估,可以按要求重新進行新的一組試驗。另外,係數1.1是基於目標可靠度指標β在3.2到3.5之間對應的抗力分項係數。對應於其他目標可靠度指標水平,可按1.0+0.15(β-2.7)確定。

行業科普:輕鋼別墅的國標《低層冷彎薄壁型鋼房屋建築技術規程》

行業科普:輕鋼別墅的國標《低層冷彎薄壁型鋼房屋建築技術規程》

更多資訊與討論,歡迎留言,也歡迎關注小編頭條號@輕鋼別墅在民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