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重慶,那17座守衛重慶的門

老一代的重慶人總是喜歡把去解放碑叫做“進城”。那麼到底解放碑真的叫進城嗎?首先要從《重慶歌》說起。

朝天門,大碼頭,迎官接聖(開)。 翠微門,掛彩緞,五色鮮明(閉)。

千廝門,花包子,白雪如銀(開)。 洪崖門,廣船開,殺雞敬神(閉)。

臨江門,糞碼頭,肥田有本(開)。 太安門,太平倉,積穀利民(閉)。

通遠門,鑼鼓響,看埋死人(開)。 金湯門,木棺材,大小齊整(閉)。

南紀門,菜籃子,湧出湧進(開)。 鳳凰門,川道拐,牛羊成群(閉)。

儲奇門,藥材幫,醫治百病(開)。 金紫門,恰對著,鎮臺衙門(開)。

太平門,老鼓樓,時辰報準(開)。 人和門,火炮響,總爺出巡(閉)。

定遠門,較場壩,舞刀弄棍(閉)。 福興門,溜跑馬,快如騰雲(閉)。

東水門,有一個四方古,正對著,真武山,鯉魚跳龍門(開)。

而這段《重慶歌》恰巧清楚地記錄了重慶這十七座城門的名字和特點。

清乾隆《巴縣誌》則這樣記載著:“明洪武初,指揮戴鼎因舊址砌石城,高十丈。週二千六百六十丈七尺,環江為池,門十七,九開八閉,象九宮八卦。

你不知道的重慶,那17座守衛重慶的門

為什麼重慶城會有這十七座城門?,為什麼偏偏是十七座呢?

其實只是順應風水,講求生克,應“九宮”、“八卦”之像而構築的,以示“金城湯地”的含意。在最初興建時並沒有閉門的說法,只是有八門是專供力夫挑兩江河水入城的水門。後來,城內火災頻生,官府認為是水門洞開不能制克火星之故,便將八道水門統統封閉,這才最終有了“九開八閉”十七門的說法。根據史料記載,九座開門中,除東水門、金紫門外,都有甕城。甕城又名月城,是城門外的小城,作為掩護城門之用。沒有甕城的城門,城門的名字直接寫在城門頂上;有甕城的城門,名字寫在甕城門上。

根據考古發現,最早在重慶築城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巴人在今渝中區東部範圍築城建都。在重慶城3000多年的歷史裡,一共有4次築城的經歷。

一是戰國時期(公元前316年),秦國派張儀在朝天門和江北嘴附近修築土城——儀城江州;

江州城的城址範圍有30萬平方米,就在如今的臨江路、臨江支路、民生路、民權路的範圍之內。江州城就是在原巴城的基礎上重建的。因此,巴都重慶城,就在解放碑一帶。“儀城江州,只能稱為重慶曆史上第一階段大規模築城的尾聲。

二是三國時期(公元226年)蜀漢李嚴父子築城;

當時的三國蜀漢政權的江州都護李嚴修築的重慶城,規模達到了明清時期重慶城的大小。李嚴還修建了大型的倉城,也就是專門儲存糧食的建築,並將它區別於當時的其他郡縣建造風格,破天荒地將原本應在城外的倉城放在了城內。在糧草為先的古代,這個糧倉的位置無疑是非常關鍵的。千廝門就是因為它附近曾是重慶城糧倉所在地。”

三是南宋(公元1240年)彭大雅在重慶築城,城池西移北拓至今天的較場口、臨江門一帶,擴大近兩倍;

南宋晚期,蒙古軍隊強兵壓境,西川殘破,為鞏固南宋的西線防區,加強重慶的防務,四川安撫制置副使兼知重慶府彭大雅在蜀地殘破、敗局不可收拾的危難情況下就任,毅然決定不惜一切代價加強重慶城防。終於在1240年完工。

四是明初(公元1371年)戴鼎在宋代舊城基礎上大規模修築石城,應“九宮八卦”風水之象,形成九開八閉十七道城門。

公元1371年夏,衛指揮使戴鼎大興土木,壘石築城。戴鼎篤信道家,講究風水,取的是“九宮八卦”之象,追求陰陽相諧。按照中國風水理論,只有陰陽調和、氣運皆通,才會形成生機勃勃、氣象萬千的世界。由此,重慶古城便有了“九開八閉”十七道城門。

解釋了十七道城門的由來,那也就解釋了所說的“進城”,到底是不是解放碑了,解放碑只是城中的一個地方,進入這十七道城門之中的範圍,都叫做進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