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重庆,那17座守卫重庆的门

老一代的重庆人总是喜欢把去解放碑叫做“进城”。那么到底解放碑真的叫进城吗?首先要从《重庆歌》说起。

朝天门,大码头,迎官接圣(开)。 翠微门,挂彩缎,五色鲜明(闭)。

千厮门,花包子,白雪如银(开)。 洪崖门,广船开,杀鸡敬神(闭)。

临江门,粪码头,肥田有本(开)。 太安门,太平仓,积谷利民(闭)。

通远门,锣鼓响,看埋死人(开)。 金汤门,木棺材,大小齐整(闭)。

南纪门,菜篮子,涌出涌进(开)。 凤凰门,川道拐,牛羊成群(闭)。

储奇门,药材帮,医治百病(开)。 金紫门,恰对着,镇台衙门(开)。

太平门,老鼓楼,时辰报准(开)。 人和门,火炮响,总爷出巡(闭)。

定远门,较场坝,舞刀弄棍(闭)。 福兴门,溜跑马,快如腾云(闭)。

东水门,有一个四方古,正对着,真武山,鲤鱼跳龙门(开)。

而这段《重庆歌》恰巧清楚地记录了重庆这十七座城门的名字和特点。

清乾隆《巴县志》则这样记载着:“明洪武初,指挥戴鼎因旧址砌石城,高十丈。周二千六百六十丈七尺,环江为池,门十七,九开八闭,象九宫八卦。

你不知道的重庆,那17座守卫重庆的门

为什么重庆城会有这十七座城门?,为什么偏偏是十七座呢?

其实只是顺应风水,讲求生克,应“九宫”、“八卦”之像而构筑的,以示“金城汤地”的含意。在最初兴建时并没有闭门的说法,只是有八门是专供力夫挑两江河水入城的水门。后来,城内火灾频生,官府认为是水门洞开不能制克火星之故,便将八道水门统统封闭,这才最终有了“九开八闭”十七门的说法。根据史料记载,九座开门中,除东水门、金紫门外,都有瓮城。瓮城又名月城,是城门外的小城,作为掩护城门之用。没有瓮城的城门,城门的名字直接写在城门顶上;有瓮城的城门,名字写在瓮城门上。

根据考古发现,最早在重庆筑城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巴人在今渝中区东部范围筑城建都。在重庆城3000多年的历史里,一共有4次筑城的经历。

一是战国时期(公元前316年),秦国派张仪在朝天门和江北嘴附近修筑土城——仪城江州;

江州城的城址范围有30万平方米,就在如今的临江路、临江支路、民生路、民权路的范围之内。江州城就是在原巴城的基础上重建的。因此,巴都重庆城,就在解放碑一带。“仪城江州,只能称为重庆历史上第一阶段大规模筑城的尾声。

二是三国时期(公元226年)蜀汉李严父子筑城;

当时的三国蜀汉政权的江州都护李严修筑的重庆城,规模达到了明清时期重庆城的大小。李严还修建了大型的仓城,也就是专门储存粮食的建筑,并将它区别于当时的其他郡县建造风格,破天荒地将原本应在城外的仓城放在了城内。在粮草为先的古代,这个粮仓的位置无疑是非常关键的。千厮门就是因为它附近曾是重庆城粮仓所在地。”

三是南宋(公元1240年)彭大雅在重庆筑城,城池西移北拓至今天的较场口、临江门一带,扩大近两倍;

南宋晚期,蒙古军队强兵压境,西川残破,为巩固南宋的西线防区,加强重庆的防务,四川安抚制置副使兼知重庆府彭大雅在蜀地残破、败局不可收拾的危难情况下就任,毅然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加强重庆城防。终于在1240年完工。

四是明初(公元1371年)戴鼎在宋代旧城基础上大规模修筑石城,应“九宫八卦”风水之象,形成九开八闭十七道城门。

公元1371年夏,卫指挥使戴鼎大兴土木,垒石筑城。戴鼎笃信道家,讲究风水,取的是“九宫八卦”之象,追求阴阳相谐。按照中国风水理论,只有阴阳调和、气运皆通,才会形成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世界。由此,重庆古城便有了“九开八闭”十七道城门。

解释了十七道城门的由来,那也就解释了所说的“进城”,到底是不是解放碑了,解放碑只是城中的一个地方,进入这十七道城门之中的范围,都叫做进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