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豹 | 大健康 究竟是幹什麼的?貼張面膜的工夫為你精準解密!

豹哥聽了很多次“搞大健康的其實就是搞傳銷”這樣的話,我這暴脾氣,是可忍孰不可忍,是時候為LOW菜們的逼格提升一些段位了!請君定要耐心看完,點根菸切壺茶和您娓娓道來

正文之前先提一組‘數據’

2015年我國提出中國製造2025,科技資本風口打開至今,同年又提出供給側改革綱要為其加持。2016年我國提出核心發展方向《健康中國》2030,同時正式印發並實施。2017年全面深化供給側改革又為其加持,同年提出智能製造2035升級2025,因此引發中美貿易戰。


正文:

實際上應在上個世紀末就對大健康有了基本的概念,如果仔細揣摩,從科學發展觀中可管中窺豹,到了近代正式完善推出,將科學發展觀昇華為中國夢!而一再被各方提及的大健康的定義實際非常廣義,具體幹什麼的說法千變萬化,包括國家在內...沒有一家對大健康有著精準的解讀,稀豹團隊經過2年的深度研究和碰撞後,總結大健康共有3個產業,第一養生、第二養老、第三醫療康養。這三個產業包羅萬象,涵蓋了人出生到死亡的方方面面,從民生的角度是健康中國2030,但從經濟的角度來說是消費中國2030。為什麼?下面再給大家提三組數據。

稀豹 | 大健康 究竟是幹什麼的?貼張面膜的工夫為你精準解密!


第一組

2017年我國消費佔比65%,同年GDP 82.0754萬億人民幣。

2018年我國消費佔比76.2%,同年GDP90.3萬億億人民幣。

美國消費佔比GDP均為85%,2018年GDP總量137.604萬億人民幣

第二組

2018年中國私營經濟行業對GDP增長貢獻率達60%以上

2018年美國私營經濟行業對GDP增長貢獻率達89%以上

第三組

房地產相關佔比GDP官方數據是6.87%,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佈的是21.27%。

發達國家房產平均佔比11%。

(我國地產業加上直接相關產業、建築裝修等,或許數據更為刺眼)

先來看第一組數據,中國與美國的消費佔比差為8.8個百分點,以80萬億為底層數據也就是有7.95萬億的消費差距存在。這就是李總以及全網專業人士喊出的大健康總量8萬億的內核來源。所以與其說大健康有8萬億的市場,不如說在短期內中國還有8萬億的消費市場上升空間。

我們再看第二組數據時,腦海裡有沒有豁然開朗的感覺?突然想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句話?詳見2018年9月國務院下發的《關於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沒錯,ladies and gentleman,這就是在給‘大健康’鋪路。

下面來談一談最後一組數據

美國比中國GDP基本相差一個日本和英國總GDP之和,核心原因就是出口的缺口所導致,所以我們要搞中國製造、以及升級版智能製造、再加一個軟件支撐供給側改革。以期迅速彌補這個差距。如按人口比,中國至少220萬億才合理。以經濟的三駕馬車來說,我們換個思路可以將投資-消費-出口看成是依次的三個時代,先投資後促進地區消費滿足內需,地區經濟提振了才能提升製造業最終出口抓外需。目前美國已經處於第三階段出口的後葉。而中國目前的現狀僅屬於第二階段消費中葉,為什麼這樣講?

1978年至今41年中,我國GDP增速平均7.4%,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主要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1978年-1997年,中國由重工業經濟變成輕型經濟的吃穿用經濟,由短缺經濟變成了過剩經濟,於是吃貨文化開始發芽。

1998年-2018年為第二階段,1998年互聯網經稀濟豹爆起,如新浪、搜狐、網易、騰訊、百度、阿里等,都誕生在1998年的二季度到第四季度,至2014年互聯網大規模爆發,至今中國互聯網對製造業、服務業都形成了推動,金融市場也出現波動。我們回到1998年,那時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85後的可以查百度補一下經濟歷史(敲黑板:你豹哥哥98年都在初中被老師打板子了),那時為了應對,我國推出一系列產業政策,如房改政策(GDP開始狂飆,溫州人笑了),取消福利分房,全部推行商品房制度,各種能源價格大幅度上漲,促使大量資本駛進產業上游,從此我們國家和居民消費都開始以房地產為主,自此中國經濟架構從輕型結構轉為重型結構。另外隨著物流需求日漸增高,政府逐步擴修高速,同時開放外貿進出口自主權,外貿大幅增加,對中國沿海各城市的經濟產生重大影響,從而帶動內陸經濟,解決內需,當內需轉外需時...Made in china席捲全球

這兩個階段是真實存在的,都是從無到有的過程,如第一階段1978年起我國第一代企業家和富豪基本都是食品、保健品、飲料、紡織、家電等行業。第二階段1999年起中國前100富豪榜,有60位都是房地產開發。2014年開始互聯網富豪逐步異軍突起。原本靠成本和規模的重工業投資獲益增長的邏輯宣告結束。中國經濟由通脹轉為通縮。

在這41年過程中豹哥認真回望後才真正體會什麼叫順勢而為,事後諸葛亮一下,只要在相應的時間進入對應行業或相關行業就可以賺很多錢,然後你可以買房買車娶老婆找小傘,我所有的傘都是老婆買的所以不用找。

額...別想了(下文總結絕沒跑題,請耐心看完)

稀豹 | 大健康 究竟是幹什麼的?貼張面膜的工夫為你精準解密!


我們回顧總結一下,過去的41年裡房地產代表是投資,互聯網代表的是消費,而外貿代表出口。再觀察下房地產行業,中金公司研究顯示,發達國家住房擁有率65%,年齡越大擁有率越高。中國居住報告顯示,我國住房擁有率已超80%,80-90後擁有量也超過了70%。英國華威大學曾經研究表明,住房擁有率越高,失業率越高。另外中國樓市總估值430萬億,股市60萬億不到樓市的7分之1,在美國兩者幾乎相當,而我國基礎貨幣總量只有30萬億左右,也就是說,只要有10分之1的買房者套現離場,就可以消耗所有貨幣。在過去的5年內我國的住房空置率一直維持在22%左右,要知道美國次貸危機時,空置率最高也才為2.9%!所以要有足夠的資金去源源不斷的填補這個坑。

我們再來縱觀全球,美聯儲持續加息,全國性跟進,2017年央行行長表示:“實施多年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已經到了週期尾部,貨幣政策不再是寬鬆的政策”。全球性銀根緊縮時代不可逆轉,在這種情況下,誰的泡沫小誰就最有可能是贏家,泡沫大的資本自然脫實向虛。而美國要走強勢美元戰略,當貿易順差不能持久時,儲備金逐漸稀釋,國內泡沫又這麼大,那麼支持中國製造(含智能製造,以下統一)的資金來源在哪裡?如果資產泡沫傷害了中國製造就有可能有近25%的人口失業而且隨著而來的服務業也會衰敗,失業潮一旦開啟資產泡沫就會炸裂。而據稀豹團隊研究各方材料統計中國家庭平均負債率已高達50%,很多人都是高負債高槓杆的。一旦出現大批斷供,不論樓市和股市都是羊群效應,會發生什麼想一想,一旦開跌就得跌到解放前,所以國家各種樓市調控,金融去槓桿,整體向緊的貨幣政策等等。想對不顧一切的房奴問一句:如果房價暴跌怕不怕?不怕?因為有各種硬軟實力是吧。 告訴你們一個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的情況,如果房價一旦開跌,不管你能不能按時還貸,銀行都有權收走你家房子,除非你補足房產貶值價值,也就是說到時候房子沒了還會有一身債。當然大範圍發生這樣的事肯定會引發社會大動盪,這是誰都絕對絕對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我們自己從宏觀層面思考一下

稀豹 | 大健康 究竟是幹什麼的?貼張面膜的工夫為你精準解密!


第一、有效控制住房擁有率,是不是會促進精神健康,增加人們進取精神,提高社會勞動力的活躍度,同時激活流動性會不會更加促進社會發展,最更重要的是一定會增

加就業率,極其有利維穩。

第二、長期的出口缺口是因為Made in china一直有著LOW和廉價的標籤,不僅外需拉不動,連內需好多兄弟姐妹都要跑到日本買馬桶。得讓創新啊,我們自己做東西,說什麼英文呢,改過來!中國製造嘛!過2年再優化一下,到時候就叫智能製造

第三、光有東西還不夠,還要讓東西好,要有匠人精神,就像人家做麵條的,用什麼設備,抓一手面和抓兩手面做出來的口感是不一樣的,所以一碗好麵條不僅有好的口碑和質量,同時也能帶動食品原材的質量升級,設備的發展,設備發展了也能帶動設備原材料的發展。另外光有好的產品還不夠還要有好的服務,這樣服務業不也搞起來了嗎?......好了討論到此為止,那就質量升級,產業升級,供給升級!這就是供給側改革!

第四、光促進精神健康、搞產品創新,提升產品質量和各環節通路我總覺得缺少了什麼,什麼呢?什麼呢?對了,缺一個超級消費場景,960萬平方千米的範圍內有著14億人口,有錢的需要提高生活品質、精神層次,沒錢的需要更多就業和創業機會,從精神開始到衣食住行、還有食品安全、產品質量、強身健體、休閒娛樂、健康理財、科技應用、保險、醫療、體檢、養老、旅居、教育培訓、創業就業、敷面膜等等等等等等(敲桌子)。是不是?這些全部都需要提檔升級,用供給側把這些需求貫穿起來,打上中國製造,在這個超級消費場景裡進行市場行為,

這就是大健康!

如您覺得這篇文章好看或有用,煩請右下方點個好看,轉發就更好了,作者需要您的關注和鼓勵用以激勵創作,謝謝!

稀豹專為有創業夢想、創業萌芽階段的人服務,使用個性化信息梳理模型與量化的信息對沖,為兄弟姐妹們量身制定專屬個人創業戰略方案,早日掙脫想創業卻不知道怎麼做的枷鎖,淨化迷茫與焦慮,迅速為您找到專屬創業之路!

請關注“稀豹”公眾號,響應供給側改革,持續為您帶來高價值的創業類純乾貨。

部分數據來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家統計局、中金公司、中國居住報告、英國華威大學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