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波動速讀:抨擊背後,作為父母,我們該思考什麼?

1、

相信關注新聞的人,最近都有看到有關“量子波動速讀”興趣班的報道。該培訓機構聲稱,通過快速翻書,可以讓孩子掌握一目千行,過目不忘的本領,就能在10分鐘內閱讀一本10萬字左右的讀物,並可以準確複述大部分內容,“直接以心靈感應的方式高速獲取信息”。

哇,這是什麼神功啊,翻翻書,又涼快,又能把書給記住,就算是金庸古龍在世也不敢這麼寫吧。

量子波動速讀:抨擊背後,作為父母,我們該思考什麼?

“量子”是專業物理概念,又是怎麼走下神壇跟“速度”掛上鉤了呢?記者採訪了一位“量子波動讀書”培訓機構的老師闡釋下原理,她是這麼說的:“這個是物理學的量子糾纏,還有這個量子的光的波粒二象性。”這個老師說著說著自己都笑場了。

量子波動速讀:抨擊背後,作為父母,我們該思考什麼?

看看,這都是什麼魔幻般的操作。

2、

都9012年了,居然還有人打著科學的名頭來招搖撞騙。只要頭腦稍微清醒點的,都能看出來,這個所謂的“量子波動讀書”,是何其荒誕和反科學。

“量子波動速讀”追求的“速度”而不是“閱讀”。宋代理學家朱熹曾說:讀書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不管是怎樣的速度,都要在讀的過程中加以思考、記憶與理解。上面提到的三個“到”,“量子波動速讀”試問做到了哪個?就算你說 “眼到”有了,充其量也只是眼睛注意到了書的快速翻動,文字和圖片都無法辨清了,然後一陣涼風拂面,愜意是真愜意,可是除此之外,恐怕啥也沒留下。

3、

就是這樣荒唐的“量子波動速讀”,培訓機構的要價居然高達5萬元。但這樣反科學的天價培訓絕不是個例,教育培訓機構亂象由來已久。比如之前山西一教育機構訓練孩子“矇眼識字”、“靠嗅覺辨別顏色”,課程價格每人29800元,包終生。當地教育局表示,沒有審批過此類培訓,屬於違規違法行為。

在比如這幾年興起了國學熱潮,各種國學班也層出不窮。但並不是所有的國學班都是那麼“正宗”,辦學水平也是良莠不齊。看過這樣一個報道,有個傳統文化愛好者,所以送孩子去上國學班。國學班的老師把男子左手在前、右手在後而女子則相反的“揖禮”解釋為“左手為文、右手為武”,甚至把《周禮》講成是孔子所著,於是他果斷退班了。前幾年媒體還報道過“黑私塾”打著國學的旗號體罰學生的惡劣事件。

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全國摸排校外培訓機構超20萬所;截止2018年8月中國已整治超5萬所校外培訓機構,而其中違規校外培訓機構涉及用戶規模高達200多萬人。

4、

為什麼在校外教育行業中會有這麼多的騙局,明眼人都知道這些不過都只是大忽悠罷了。而我們的家長朋友卻為什麼又屢屢上當呢?我大致總結出以下幾點:

(1)形形色色的培訓班,兜售的是家長望子成龍的焦慮。

心理學認為,焦慮來源於對不確定性的恐懼。

育兒焦慮,則是父母對孩子成長不確定性的擔憂。我身邊的朋友,凡是家裡有娃的,幾乎都給孩子報了若干不同類型的興趣班,節假日更是連軸轉。“只要是別家孩子要學的東西,我家孩子就要學。”只要把錢花出去了,家長的心理才覺得自己對娃的教育盡力了,心裡踏實了。“不想讓孩子輸起跑線上”的觀念根植於心。家長們的焦慮,無形中的比較,也讓培訓班之間出現了一種博弈,培訓機構正是吃準了家長的這種心理,這才催生了各種不靠譜的“速成”班。

(2)無良商家的利益燻心,只向“錢”看。

這些“歪門邪道”的培訓班,一旦套路成功,商家嚐到甜頭,便會一發不可收拾。首先它的“天花亂墜”的外象,迷惑家長,相較於琴棋書畫、外語這些,,家長心甘情願去掏出更多的培訓費用,其次,後期還能發展各種衍生產品,繼續大賺一筆。比如下面這款潛能開發耳機,其實成本價很低,經過包裝,搖身一變,變可以高價出售。

量子波動速讀:抨擊背後,作為父母,我們該思考什麼?

(3)孩子要面子和讓家長開心的心理。

可能你要問,為什麼就沒有孩子發現這種興趣班的可笑,提出異議。首先,有些孩子確實因為年紀小,很容易陷入騙局中,何況上當的大人還那麼多呢,小孩子又怎能識破。心裡說不定在想:“老師說聰明人一學就會,我學不會是不是就聰明啊”小孩子都是需要肯定的,那麼為了面子,有可能不會也硬撐,告訴家長自己學會了,這種心理可以參照《國王的新衣》。還有些孩子,特別是大孩子,也許對興趣班早就厭倦麻木了,與其被家長嘮叨,不如就在班上耗耗時間,反正不上這個班,還得上別的班,而且只要翻翻書,不用動腦筋,多輕鬆,回去只要告訴家長學到了很多東西,說不定還有獎勵,皆大歡喜。

(4)有關部門監管還不到位。

這一點國家已經在加強了,去年就出臺了文件。去年8月份,國務院曾發文提出了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文中指出,課外培訓機構本應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它能夠滿足學生的選擇性學習需求,對於培育和發展學生的興趣特長,拓展個體的綜合速食具有積極的意義。然而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培訓機構的出現與它的初衷卻是背道而馳,不僅增加了家庭的經濟負擔,更是無形中加大了學生的課業負擔。破壞了教育的良好生態,這與國家減負的教育宗旨是背道而馳的。

量子波動速讀:抨擊背後,作為父母,我們該思考什麼?

5、

綜上,一到育兒這事情上,父母就沒那麼理智了,所謂“關心則亂”。那麼,

我們應該如何為孩子挑選合適的培訓機構呢,這裡有幾點建議:

(1) 看家庭實際經濟狀況。

身邊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學更多東西,常常不惜成本不遺餘力地去為孩子報昂貴的班,其實完全沒有必要。所有的興趣班、培訓班都只是起到一個引導作用,最重要的是看孩子是否感興趣,是否能自學,是否能堅持等等。

因而,價格適中的興趣班就可以,最主要的是教學質量和孩子的自學能力,最貴的不代表就是最好的和最適合的。

(2) 根據孩子的意願和興趣來選擇,不要強迫孩子。

在給孩子報班前,最好問問孩子想不想學,為什麼想學。其次,生活中做個有心人,主動去發掘孩子的興趣和愛好,以及潛在的能力。比如孩子善於模仿舞蹈動作,身體靈活,協調性好,對舞蹈有興趣,那就可以去學跳舞;孩子喜歡拼搭各種積木,喜歡動手擺弄出各種造型來,那就可以嘗試樂高課程;孩子喜歡塗塗畫畫,對各種顏色遊戲很有興趣,那麼就可以學一學創意美術。

有的家長一看到別人家孩子學這個學那個,就跟風報班,強迫孩子去學;還有的家長是自己從小嚮往學,一直沒時間沒機會,那麼就讓孩子來彌補自己童年的遺憾。這些做法都是要不得的,不但效果不明顯,而且浪費金錢和時間,甚至可能增加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隔閡與矛盾。

有些家長希望孩子能成為一個全才,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同時報多門,想面面俱到,最後精力分散,反而會導致一個都學不成。所以,一定要根據孩子的學習能力和接受程度來確定興趣班的數量。

量子波動速讀:抨擊背後,作為父母,我們該思考什麼?

(3) 事先了解培訓機構資質。

新聞裡常常能看到,有的家長盲目給孩子報名後,沒上幾次課,機構就通知停課不辦了,講良心的退還了費用,不講良心就消失了。所以,在報名前,要充分了解機構的資質和歷史,可以向其他家長了解,並觀察機構人氣,來做出正確的判斷。

(4) 擺正對興趣班的心態。

對於報興趣班,家長的心態一定要放平,千萬不要將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相互比較。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自己的成長特點。急躁的心理不僅不能幫助孩子更好地發展特長,還會影響孩子的情緒,帶來心理壓力,產生厭惡心理。我曾經在聽廣播的時候聽到這樣一句很有共鳴的話:我們為什麼要培養興趣愛好呢?是為了讓興趣愛好在我們孤獨寂寞的時候陪伴著我們。個人認為,這是對掌握一門興趣愛好最溫暖的詮釋。

量子波動速讀:抨擊背後,作為父母,我們該思考什麼?

龍應臺說:“蒲公英年年都有,孩子那樣幼小卻只有一次。”相較於上各種興趣班,家長們更應該做的是高質量的陪伴,陪著孩子看書,遊戲,去感受大自然……

有父母陪伴的日子,才是最快樂的。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