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黨史故事|全州會議——扭轉紅七軍命運的“小遵義會議”

廣西黨史故事|全州會議——扭轉紅七軍命運的“小遵義會議”

翻開中國共產黨90多年厚重的檔案史冊,全州會議雖然沒有像遵義會議那樣隆重,那樣具有重大歷史性意義,但對於扭轉紅七軍命運,則是一次至關重要的會議。

來到紅七軍前敵委員會會議舊址——全州縣城關岳廟的廟門左側,很容易被開國將軍莫文驊親筆題寫的“扭轉危局”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所吸引。1931年,紅七軍政委鄧小平同志在這座古老的廟宇裡,主持召開了紅七軍離開廣西前的最後一次前委會,會議拋棄了“左”傾冒險主義的計劃,決定去湘、粵、贛革命根據地與朱毛紅軍會合,從而挽救了紅七軍。因此,這次會議在中共黨史上,被譽為紅七軍歷史上生死攸關偉大轉折的“小遵義會議”。

廣西黨史故事|全州會議——扭轉紅七軍命運的“小遵義會議”

全州關岳廟——紅七軍前委會議舊址

廣西黨史故事|全州會議——扭轉紅七軍命運的“小遵義會議”

開國將軍莫文驊親筆題寫的“扭轉危局”

“左”傾冒險計劃,致使紅七軍離開根據地

1929年9月,鄧小平受中央委託,到廣西開展工作,領導了偉大的百色起義,並建立了左右江革命根據地。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他把百色、東蘭、恩隆、奉議(田陽)、果德、思林(田東)、向都(天等)、鳳山、隆安,都安、天保(德保)、河池等十幾個縣連成一片,形成了擁有100多萬人的右江革命根據地,出現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新局面,從而使左右江成為全國較有影響的革命根據地之一。正當左、右江革命根據地在艱苦的環境下越戰越強之時,李立三於1930年6月在上海主持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會議通過了“新的革命高潮與一省或幾省的首先勝利”的決議,使“左”傾錯誤第二次統治了中央。在這一錯誤思想指導下,要求紅七軍離開剛剛建立起來的左、右江革命根據地,去攻打柳州、桂林、廣州等大城市,阻止兩廣軍閥向北增援。

11月7日,鄧小平在河池主持召開紅七軍第一次黨代會,傳達中央給紅七軍指令和紅七軍前委平馬會議精神。中央代表鄧崗(鄧拔奇)在大會上,堅持執行離開根據地去攻打大城市的中央指令。鄧小平、張雲逸認為,在李宗仁、白崇禧已在廣西恢復了統治的情況下,以紅七軍僅有的幾千人的力量,去執行中央這個任務是很困難的 (指攻打柳州、桂林、廣州等城市,消滅湘粵兩省的軍閥,阻止南方軍閥向北進攻,支援中央進攻以武漢為中心的首先勝利,完成南方革命)。但為了團結對敵,還是接受了中央交給紅七軍的任務。不過鄧小平明確指出:“要防止過分的估計,以為已經開始了革命的高潮,這樣的估計,容易使黨的策略忽視基本的工作和艱苦奮鬥的精神,甚至在短期內革命高潮還未到來時,又會發生失敗主義的觀念。”這次大會還改選了紅七軍前委,鄧小平仍擔任前委書記。11月9日,紅七軍除留下少數戰士堅持武裝鬥爭外,主力7000多人從河池出發北上。

長途艱難奔襲,紅七軍與全州百姓結下魚水情

11月18日,離開了根據地進入白區的紅七軍兵分兩路,紅十九師在天河,紅二十師在羅城,分別與桂系軍閥韓綵鳳獨立師、覃連芳教導師發生激烈戰鬥,沒有取勝, 被迫撤出戰鬥。鄧小平說:“戰鬥沒有取勝的原因,主要是離開了根據地。”12月5日,為了奪取柳州,紅七軍發起了長安鎮戰鬥,與老對頭韓綵鳳、覃連芳兩師各一部及民團3300餘人激戰四晝夜,佔領了外圍地區及部分街道,斃傷敵人600餘人,敵師長覃連芳受傷,但紅七軍也傷亡300餘人。12月8日,敵一個團從柳州增援長安,紅七軍受挫,被迫撤出戰鬥繼續北上。12月12日,紅七軍到達三江富祿鎮,前委決定部隊從古宜進攻桂林,並派員赴桂林接應,但部隊從富祿過融江進入三江後,在古宜為強敵所阻,被迫改道北上進入黔境。12月25日,紅七軍到達湖南武岡, 但由於該城守敵死守待援,紅七軍奔襲受挫。而當時前委認為武岡城內只有600餘人的民團守衛,駐寶慶兩個團難以很快增援,仍決定全力進攻。無奈武岡城牆高厚堅固,易守難攻,紅七軍連續攻打了6晝夜未能破城。紅七軍被迫撤出戰鬥,星夜向新寧方向退去,全軍子彈幾乎打盡,團長何莽等200餘指戰員犧牲在攻城戰役中,100餘人受傷。

12月30日,紅七軍甩開湘敵,到達湖南東安縣的高山叢林時,部隊已經非常疲憊,許多人已經走不動了。為了挽救這支部隊,張雲逸提出,鑑於其他地方的敵人過分強大,還是奔襲兵力空虛的全州縣城為妙。這一提議,立即得到了鄧小平政委的贊同,經紅七軍前委決定,1931年1月1日紅軍從新寧與全州交界的界牌,經長界嶺、八十山口進入全州縣的大西江鄉。紅七軍當天在大西江鄉住宿,一邊宣傳紅軍政策,一邊打擊土豪劣紳,開倉取糧濟困扶貧,受到當地百姓的擁護。

紅七軍經過大西江鄉的會龍鋪村時,正逢村裡有人結婚,擺上酒食正準備喝喜酒。突然有人大喊:“ 紅軍來了!”由於反動派的宣傳,群眾不明真相,一窩蜂地跑上山躲起來。誰知紅七軍秋毫無犯,一邊行軍,一邊在牆上寫宣傳標語,新婚酒席未動一點。群眾回村看了,感慨地說:“從未見過這樣的軍隊!”尤其是新郎新娘的父母更是激動得燒香跪拜,千恩萬謝感謝紅軍,祝福紅軍旗開得勝。紅軍沿沙子坪、龍水、橋渡、柘橋浩浩蕩蕩直奔全州,於當日晚10 時進入全州縣城,由於紅軍先頭部隊來得突然,守城的敵軍警戒部隊來不及關城門,紅軍便衝了進去,經過半個小時的巷戰,守城縣長逃跑,其他軍警全部繳械投降,鮮紅的鐮刀錘頭大旗迅速插遍全州縣的城牆。不久,紅七軍主力、抬傷員的部隊也陸續進了城。1931 年1月2日,鄧小平、張雲逸、李明瑞率領紅七軍進入全州後,利用周圍兩百多里無強敵的機會,安排部隊進行了3天休整。

紅七軍在全州縣休整期間,做了大量的群眾工作。紅七軍來全州縣之前,由於國民黨反動派的宣傳,誣衊紅軍是“共匪”,說“共匪”殺人放火、共產共妻,讓老百姓十分害怕。就在紅軍來全州縣之前的1925年,川軍軍閥湯子模軍長曾率3萬兵馬進駐全州,在這裡騷擾百姓,搶劫商人,逼死縣長賓興的事,至今仍令全州的百姓記憶猶新。全州縣百姓視兵如匪,當1月1日人們傳聞有紅軍快要進城的時候,全州縣城便陷入一片恐慌之中,老百姓紛紛離家躲“紅”。不管是男是女,只要能跑能走,便成群結隊地逃往城外,不少老百姓想到自己的家裡又要遭受“兵匪”的洗劫,忍不住邊逃邊哭。有些老弱病殘的百姓,沒辦法外逃,只好關上門在家準備等死。然而奇怪的是,明明聽到有大隊人馬進城廝殺的聲音,事後卻悄然無聲。這讓那些躲藏在家的老百姓感到很意外。第二天早上,老百姓把門打開一看,不由很是吃驚,只見許多軍人,一個一個整整齊齊地偎依在屋簷下。在這數九寒冬,這些軍人大多數只穿著一層薄薄的單衣,但卻沒有一人入戶避寒,對老百姓秋毫無犯,如此客氣。目睹此情此景,全州城的百姓深受感動,他們紛紛熱情邀請紅軍戰士進家裡烤火、喝茶、吃飯。但紅軍戰士再三辭謝,並向群眾宣傳紅軍的紀律和革命道理。天亮後,紅軍又主動幫助百姓掃地、挑水。一時間,百姓奔走相告“紅軍原來是這樣的好!”其他在外逃難的百姓知道紅軍是幫窮人打天下的部隊,便一傳十、十傳百,紛紛回到了城裡。

不久,城區的攤點重新活躍起來,商店開門了,全州城又呈現出熱鬧的景象。紅七軍戰士到全州後,一改過去只強調重軍事行動的片面做法,廣泛發動群眾,積極開展宣傳工作。通過畫漫畫、寫標語、發傳單、進行演講、唱革命歌曲等形式教育引導群眾。“打倒土豪劣紳”“擁護農工商學兵”“紅軍是窮苦人的軍隊”“打倒半官半商”等標語隨處可見。紅七軍總指揮李明瑞還親自站在關岳廟的大石頭獅子旁對成百上千的群眾進行演講,告訴大家紅軍是替窮人打天下、為窮苦人謀利益的軍隊。紅軍還打擊了一些頑固土豪,把糧食分給窮人。還把積穀局的穀倉打開,一半做軍糧,一半分給平民百姓。紅軍在城裡,買賣公平,不亂拿群眾一針一線。這一切很受全州城裡百姓的稱道。據莫文驊老將軍回憶,有一次,紅軍進行宣傳講演時,有個不諳世事的孩子問正在宣講的紅軍戰士:“你們是不是共匪?”那孩子的父親覺得這是反動派對紅軍的汙辱,而他的孩子竟不知天高地厚,一氣之下打了那孩子一巴掌,那孩子被打得哇哇大哭。這弄得正在宣講的紅軍戰士很不好意思。他對那市民說:“你別打孩子吧。咱可以告訴他,匪是有的,但那些匪是蔣介石,是李宗仁,是白崇禧,是國民黨反動派吧。”事實證明,紅軍與其他軍隊完全不同,他們來到城裡後,儘管沒有冬衣,但不搶不擾民,還幫助城裡維持秩序,讓城內的百姓安居樂業。這一點讓全州縣城的商人也很感動。

鑑於紅軍過冬給養困難,商會會長陳子才便以商會的名義,發動商人捐款,籌得大洋四萬元。當年只開了一間小藥店的程金儀醫師,被紅軍的買賣公平、幫他家劈柴擔水、濟困扶貧的行為所感動,於是趁商會替紅軍籌集錢款時拿出一些金銀首飾,作為錢資捐給紅七軍。這件事被李明瑞總指揮發覺了,查明是小商販程金儀醫師家的物品, 他認為程家心意雖好,但家庭負擔過重,恐損害小商經濟,便將那些金銀首飾退還原主,並再三向程家說明紅軍心意。程金儀一家感動得熱淚盈眶,千恩萬謝,至今仍傳為佳話。在全州人民的支持下,紅七軍指戰員解決了部分經費及一些常用的生活必需品,也使一些輕傷員得到了康復,並把一些重傷員妥善安置在一些可靠的群眾家裡。紅軍的舉動,深得民心,據莫文驊老將軍回憶,在全州縣短短的幾天裡, 就有 100 多個貧苦農民和城市貧民參加了紅軍。

全州召開會議,鄧小平主持的“小遵義會議”彪炳史冊

紅七軍到全州城後,一邊廣泛發動群眾,開展打土豪、分田地,一邊抓緊整編部隊,運籌謀劃新的出路。1 月2日,前委書記鄧小平在全州關岳廟內主持召開了紅七軍前敵委員會會議。會議著重圍繞目前困難的形勢,對紅七軍未來發展的方向進行了認真的研究。

自從紅七軍從河池出發,在桂、黔、湘三省邊界艱苦奮戰兩個月,沒有攻下一座大城市,反而損兵折將,部隊減員三分之一以上(總兵力剩下4000人左右)。面對艱難殘酷的鬥爭現實,紅七軍絕大多數指戰員都逐漸認識到“左”傾冒險主義的嚴重性,紛紛反對再去盲目攻打大城市。會議圍繞部隊今後的出路問題,展開了激烈爭論,鄧拔奇、陳豪人、龔鶴村等人不顧當時敵強我弱的實際情況,還提出堅決執行中央批示去攻打南寧、桂林。鄧小平明確指出繼續攻打大城市是不妥當的,前段因為形勢所迫,不得不執行李立三“左”傾機會主義路線。事實上,對於紅七軍未來的發展出路,鄧小平早就心中有數。在1929年12月百色起義剛打響時,鄧小平在香港參加中央軍委召開的“對廣西紅軍工作佈置的討論”會上作的“補充報告”中,就提出百色、龍州起義後“發展的方向是左右江取得聯繫以推向湘粵邊發展以造成朱、毛、彭、黃會合的前途”。他還在紅七軍公佈的 《目前實施政綱》 中提出“擴大紅軍割據,迅速與朱毛會合”的口號。鄧小平在1930年1月赴上海向中央報告工作時,又講到了“造成與朱毛紅軍會合前途”。中共中央3 月2日正式下達《給中共廣東省委轉紅七軍前委指示》,指出紅七軍在編制上“能利用朱毛紅軍經驗,這是對的”。並再次肯定了“與朱毛紅軍會合”的發展方向。所以,在全州會議上,鄧小平極力主張紅七軍放棄攻打大城市,轉而去與江西的朱毛紅軍會合。

另外,鄧小平還全面深刻地總結了幾個月來的經驗教訓,並高瞻遠矚,實事求是提出:(一)改變硬打攻堅的戰略(放棄攻打桂林、柳州、廣州等大城市的計劃);(二)改變單純軍事行動為沿途發動群眾(這項工作已在全州縣就做得很好);(三)對部隊進行整編,精簡機關人員,將原來的四個團縮編為三個團,師的建制不變;(四)在全州休整。

前委會上,經過激烈的爭辯,大多數同志在事實面前,都認真反思了前段的經驗教訓,否決了陳豪人等人盲目執行李立三“左”傾錯誤路線的做法,堅決贊同鄧小平同志的主張。最後會議決定,整編後紅七軍的總指揮為李明瑞,軍長為張雲逸,政委為鄧小平。紅七軍下一步的目的地是去湘、粵、贛革命根據地,相機與江西的中央紅軍會師。鄧拔奇和陳豪人等人最後也表示服從組織決定,隨即離開部隊前往上海向中央彙報。前委決定由鄧小平繼續擔任前委書記,許進繼任紅七軍政治部主任。

1931年1月4日,紅七軍指戰員在東門架設浮橋。1月5日凌晨夜深人靜的時候,經過整編的4000多名紅七軍指戰員,從全州東門粟家渡渡過湘江,經灌陽永安關離開了廣西進入湖南道縣,橫跨湘粵贛邊境,經過艱苦的長途跋涉,轉戰7000多里(史稱“小長征”),保存了基本骨幹,終於在1931年7月在江西省于都縣橋頭圩與中央紅軍勝利會師,匯入了中央紅軍的滾滾鐵流之中,毛澤東主席親自授予紅七軍“轉戰千里”的鮮紅錦旗。

張雲逸後來在他的回憶錄中深情寫道:“紅七軍出了不止五十個將領,每個將領是多少次戰鬥打出來的,五十個將領加起來有多少次。”據統計,新中國成立後,紅七軍出身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中有大將一人(張雲逸),上將2 人(韋國清、李天佑),中將4 人(莫文驊、韋傑、覃健、冼恆漢)和少將12人,有省軍級、部級幹部18人。試想如果不是鄧小平當時高瞻遠矚,當機立斷否決了“左”傾冒險主義的計劃,唯命是從的去攻打大城市,紅七軍的命運將不堪設想,也就不可能留下這麼多高級將領了。所以說全州前委會議,是一次代表著紅七軍生死攸關的偉大轉折、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重要會議,它因閃耀著鄧小平實事求是偉大思想的燦爛光輝而彪炳史冊。

來源|廣西黨史網

廣西黨史故事|全州會議——扭轉紅七軍命運的“小遵義會議”
廣西黨史故事|全州會議——扭轉紅七軍命運的“小遵義會議”廣西黨史故事|全州會議——扭轉紅七軍命運的“小遵義會議”
廣西黨史故事|全州會議——扭轉紅七軍命運的“小遵義會議”

廣西黨史故事|全州會議——扭轉紅七軍命運的“小遵義會議”


翻開中國共產黨90多年厚重的檔案史冊,全州會議雖然沒有像遵義會議那樣隆重,那樣具有重大歷史性意義,但對於扭轉紅七軍命運,則是一次至關重要的會議。


來到紅七軍前敵委員會會議舊址——全州縣城關岳廟的廟門左側,很容易被開國將軍莫文驊親筆題寫的“扭轉危局”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所吸引。1931年,紅七軍政委鄧小平同志在這座古老的廟宇裡,主持召開了紅七軍離開廣西前的最後一次前委會,會議拋棄了“左”傾冒險主義的計劃,決定去湘、粵、贛革命根據地與朱毛紅軍會合,從而挽救了紅七軍。因此,這次會議在中共黨史上,被譽為紅七軍歷史上生死攸關偉大轉折的“小遵義會議”。

廣西黨史故事|全州會議——扭轉紅七軍命運的“小遵義會議”

全州關岳廟——紅七軍前委會議舊址

廣西黨史故事|全州會議——扭轉紅七軍命運的“小遵義會議”

開國將軍莫文驊親筆題寫的“扭轉危局”

“左”傾冒險計劃,致使紅七軍離開根據地

1929年9月,鄧小平受中央委託,到廣西開展工作,領導了偉大的百色起義,並建立了左右江革命根據地。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他把百色、東蘭、恩隆、奉議(田陽)、果德、思林(田東)、向都(天等)、鳳山、隆安,都安、天保(德保)、河池等十幾個縣連成一片,形成了擁有100多萬人的右江革命根據地,出現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新局面,從而使左右江成為全國較有影響的革命根據地之一。正當左、右江革命根據地在艱苦的環境下越戰越強之時,李立三於1930年6月在上海主持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會議通過了“新的革命高潮與一省或幾省的首先勝利”的決議,使“左”傾錯誤第二次統治了中央。在這一錯誤思想指導下,要求紅七軍離開剛剛建立起來的左、右江革命根據地,去攻打柳州、桂林、廣州等大城市,阻止兩廣軍閥向北增援。


11月7日,鄧小平在河池主持召開紅七軍第一次黨代會,傳達中央給紅七軍指令和紅七軍前委平馬會議精神。中央代表鄧崗(鄧拔奇)在大會上,堅持執行離開根據地去攻打大城市的中央指令。鄧小平、張雲逸認為,在李宗仁、白崇禧已在廣西恢復了統治的情況下,以紅七軍僅有的幾千人的力量,去執行中央這個任務是很困難的 (指攻打柳州、桂林、廣州等城市,消滅湘粵兩省的軍閥,阻止南方軍閥向北進攻,支援中央進攻以武漢為中心的首先勝利,完成南方革命)。但為了團結對敵,還是接受了中央交給紅七軍的任務。不過鄧小平明確指出:“要防止過分的估計,以為已經開始了革命的高潮,這樣的估計,容易使黨的策略忽視基本的工作和艱苦奮鬥的精神,甚至在短期內革命高潮還未到來時,又會發生失敗主義的觀念。”這次大會還改選了紅七軍前委,鄧小平仍擔任前委書記。11月9日,紅七軍除留下少數戰士堅持武裝鬥爭外,主力7000多人從河池出發北上。

長途艱難奔襲,紅七軍與全州百姓結下魚水情

11月18日,離開了根據地進入白區的紅七軍兵分兩路,紅十九師在天河,紅二十師在羅城,分別與桂系軍閥韓綵鳳獨立師、覃連芳教導師發生激烈戰鬥,沒有取勝, 被迫撤出戰鬥。鄧小平說:“戰鬥沒有取勝的原因,主要是離開了根據地。”12月5日,為了奪取柳州,紅七軍發起了長安鎮戰鬥,與老對頭韓綵鳳、覃連芳兩師各一部及民團3300餘人激戰四晝夜,佔領了外圍地區及部分街道,斃傷敵人600餘人,敵師長覃連芳受傷,但紅七軍也傷亡300餘人。12月8日,敵一個團從柳州增援長安,紅七軍受挫,被迫撤出戰鬥繼續北上。12月12日,紅七軍到達三江富祿鎮,前委決定部隊從古宜進攻桂林,並派員赴桂林接應,但部隊從富祿過融江進入三江後,在古宜為強敵所阻,被迫改道北上進入黔境。12月25日,紅七軍到達湖南武岡, 但由於該城守敵死守待援,紅七軍奔襲受挫。而當時前委認為武岡城內只有600餘人的民團守衛,駐寶慶兩個團難以很快增援,仍決定全力進攻。無奈武岡城牆高厚堅固,易守難攻,紅七軍連續攻打了6晝夜未能破城。紅七軍被迫撤出戰鬥,星夜向新寧方向退去,全軍子彈幾乎打盡,團長何莽等200餘指戰員犧牲在攻城戰役中,100餘人受傷。

12月30日,紅七軍甩開湘敵,到達湖南東安縣的高山叢林時,部隊已經非常疲憊,許多人已經走不動了。為了挽救這支部隊,張雲逸提出,鑑於其他地方的敵人過分強大,還是奔襲兵力空虛的全州縣城為妙。這一提議,立即得到了鄧小平政委的贊同,經紅七軍前委決定,1931年1月1日紅軍從新寧與全州交界的界牌,經長界嶺、八十山口進入全州縣的大西江鄉。紅七軍當天在大西江鄉住宿,一邊宣傳紅軍政策,一邊打擊土豪劣紳,開倉取糧濟困扶貧,受到當地百姓的擁護。


紅七軍經過大西江鄉的會龍鋪村時,正逢村裡有人結婚,擺上酒食正準備喝喜酒。突然有人大喊:“ 紅軍來了!”由於反動派的宣傳,群眾不明真相,一窩蜂地跑上山躲起來。誰知紅七軍秋毫無犯,一邊行軍,一邊在牆上寫宣傳標語,新婚酒席未動一點。群眾回村看了,感慨地說:“從未見過這樣的軍隊!”尤其是新郎新娘的父母更是激動得燒香跪拜,千恩萬謝感謝紅軍,祝福紅軍旗開得勝。紅軍沿沙子坪、龍水、橋渡、柘橋浩浩蕩蕩直奔全州,於當日晚10 時進入全州縣城,由於紅軍先頭部隊來得突然,守城的敵軍警戒部隊來不及關城門,紅軍便衝了進去,經過半個小時的巷戰,守城縣長逃跑,其他軍警全部繳械投降,鮮紅的鐮刀錘頭大旗迅速插遍全州縣的城牆。不久,紅七軍主力、抬傷員的部隊也陸續進了城。1931 年1月2日,鄧小平、張雲逸、李明瑞率領紅七軍進入全州後,利用周圍兩百多里無強敵的機會,安排部隊進行了3天休整。

紅七軍在全州縣休整期間,做了大量的群眾工作。紅七軍來全州縣之前,由於國民黨反動派的宣傳,誣衊紅軍是“共匪”,說“共匪”殺人放火、共產共妻,讓老百姓十分害怕。就在紅軍來全州縣之前的1925年,川軍軍閥湯子模軍長曾率3萬兵馬進駐全州,在這裡騷擾百姓,搶劫商人,逼死縣長賓興的事,至今仍令全州的百姓記憶猶新。全州縣百姓視兵如匪,當1月1日人們傳聞有紅軍快要進城的時候,全州縣城便陷入一片恐慌之中,老百姓紛紛離家躲“紅”。不管是男是女,只要能跑能走,便成群結隊地逃往城外,不少老百姓想到自己的家裡又要遭受“兵匪”的洗劫,忍不住邊逃邊哭。有些老弱病殘的百姓,沒辦法外逃,只好關上門在家準備等死。然而奇怪的是,明明聽到有大隊人馬進城廝殺的聲音,事後卻悄然無聲。這讓那些躲藏在家的老百姓感到很意外。第二天早上,老百姓把門打開一看,不由很是吃驚,只見許多軍人,一個一個整整齊齊地偎依在屋簷下。在這數九寒冬,這些軍人大多數只穿著一層薄薄的單衣,但卻沒有一人入戶避寒,對老百姓秋毫無犯,如此客氣。目睹此情此景,全州城的百姓深受感動,他們紛紛熱情邀請紅軍戰士進家裡烤火、喝茶、吃飯。但紅軍戰士再三辭謝,並向群眾宣傳紅軍的紀律和革命道理。天亮後,紅軍又主動幫助百姓掃地、挑水。一時間,百姓奔走相告“紅軍原來是這樣的好!”其他在外逃難的百姓知道紅軍是幫窮人打天下的部隊,便一傳十、十傳百,紛紛回到了城裡。


不久,城區的攤點重新活躍起來,商店開門了,全州城又呈現出熱鬧的景象。紅七軍戰士到全州後,一改過去只強調重軍事行動的片面做法,廣泛發動群眾,積極開展宣傳工作。通過畫漫畫、寫標語、發傳單、進行演講、唱革命歌曲等形式教育引導群眾。“打倒土豪劣紳”“擁護農工商學兵”“紅軍是窮苦人的軍隊”“打倒半官半商”等標語隨處可見。紅七軍總指揮李明瑞還親自站在關岳廟的大石頭獅子旁對成百上千的群眾進行演講,告訴大家紅軍是替窮人打天下、為窮苦人謀利益的軍隊。紅軍還打擊了一些頑固土豪,把糧食分給窮人。還把積穀局的穀倉打開,一半做軍糧,一半分給平民百姓。紅軍在城裡,買賣公平,不亂拿群眾一針一線。這一切很受全州城裡百姓的稱道。據莫文驊老將軍回憶,有一次,紅軍進行宣傳講演時,有個不諳世事的孩子問正在宣講的紅軍戰士:“你們是不是共匪?”那孩子的父親覺得這是反動派對紅軍的汙辱,而他的孩子竟不知天高地厚,一氣之下打了那孩子一巴掌,那孩子被打得哇哇大哭。這弄得正在宣講的紅軍戰士很不好意思。他對那市民說:“你別打孩子吧。咱可以告訴他,匪是有的,但那些匪是蔣介石,是李宗仁,是白崇禧,是國民黨反動派吧。”事實證明,紅軍與其他軍隊完全不同,他們來到城裡後,儘管沒有冬衣,但不搶不擾民,還幫助城裡維持秩序,讓城內的百姓安居樂業。這一點讓全州縣城的商人也很感動。


鑑於紅軍過冬給養困難,商會會長陳子才便以商會的名義,發動商人捐款,籌得大洋四萬元。當年只開了一間小藥店的程金儀醫師,被紅軍的買賣公平、幫他家劈柴擔水、濟困扶貧的行為所感動,於是趁商會替紅軍籌集錢款時拿出一些金銀首飾,作為錢資捐給紅七軍。這件事被李明瑞總指揮發覺了,查明是小商販程金儀醫師家的物品, 他認為程家心意雖好,但家庭負擔過重,恐損害小商經濟,便將那些金銀首飾退還原主,並再三向程家說明紅軍心意。程金儀一家感動得熱淚盈眶,千恩萬謝,至今仍傳為佳話。在全州人民的支持下,紅七軍指戰員解決了部分經費及一些常用的生活必需品,也使一些輕傷員得到了康復,並把一些重傷員妥善安置在一些可靠的群眾家裡。紅軍的舉動,深得民心,據莫文驊老將軍回憶,在全州縣短短的幾天裡, 就有 100 多個貧苦農民和城市貧民參加了紅軍。

全州召開會議,鄧小平主持的“小遵義會議”彪炳史冊

紅七軍到全州城後,一邊廣泛發動群眾,開展打土豪、分田地,一邊抓緊整編部隊,運籌謀劃新的出路。1 月2日,前委書記鄧小平在全州關岳廟內主持召開了紅七軍前敵委員會會議。會議著重圍繞目前困難的形勢,對紅七軍未來發展的方向進行了認真的研究。


自從紅七軍從河池出發,在桂、黔、湘三省邊界艱苦奮戰兩個月,沒有攻下一座大城市,反而損兵折將,部隊減員三分之一以上(總兵力剩下4000人左右)。面對艱難殘酷的鬥爭現實,紅七軍絕大多數指戰員都逐漸認識到“左”傾冒險主義的嚴重性,紛紛反對再去盲目攻打大城市。會議圍繞部隊今後的出路問題,展開了激烈爭論,鄧拔奇、陳豪人、龔鶴村等人不顧當時敵強我弱的實際情況,還提出堅決執行中央批示去攻打南寧、桂林。鄧小平明確指出繼續攻打大城市是不妥當的,前段因為形勢所迫,不得不執行李立三“左”傾機會主義路線。事實上,對於紅七軍未來的發展出路,鄧小平早就心中有數。在1929年12月百色起義剛打響時,鄧小平在香港參加中央軍委召開的“對廣西紅軍工作佈置的討論”會上作的“補充報告”中,就提出百色、龍州起義後“發展的方向是左右江取得聯繫以推向湘粵邊發展以造成朱、毛、彭、黃會合的前途”。他還在紅七軍公佈的 《目前實施政綱》 中提出“擴大紅軍割據,迅速與朱毛會合”的口號。鄧小平在1930年1月赴上海向中央報告工作時,又講到了“造成與朱毛紅軍會合前途”。中共中央3 月2日正式下達《給中共廣東省委轉紅七軍前委指示》,指出紅七軍在編制上“能利用朱毛紅軍經驗,這是對的”。並再次肯定了“與朱毛紅軍會合”的發展方向。所以,在全州會議上,鄧小平極力主張紅七軍放棄攻打大城市,轉而去與江西的朱毛紅軍會合。


另外,鄧小平還全面深刻地總結了幾個月來的經驗教訓,並高瞻遠矚,實事求是提出:(一)改變硬打攻堅的戰略(放棄攻打桂林、柳州、廣州等大城市的計劃);(二)改變單純軍事行動為沿途發動群眾(這項工作已在全州縣就做得很好);(三)對部隊進行整編,精簡機關人員,將原來的四個團縮編為三個團,師的建制不變;(四)在全州休整。

前委會上,經過激烈的爭辯,大多數同志在事實面前,都認真反思了前段的經驗教訓,否決了陳豪人等人盲目執行李立三“左”傾錯誤路線的做法,堅決贊同鄧小平同志的主張。最後會議決定,整編後紅七軍的總指揮為李明瑞,軍長為張雲逸,政委為鄧小平。紅七軍下一步的目的地是去湘、粵、贛革命根據地,相機與江西的中央紅軍會師。鄧拔奇和陳豪人等人最後也表示服從組織決定,隨即離開部隊前往上海向中央彙報。前委決定由鄧小平繼續擔任前委書記,許進繼任紅七軍政治部主任。

1931年1月4日,紅七軍指戰員在東門架設浮橋。1月5日凌晨夜深人靜的時候,經過整編的4000多名紅七軍指戰員,從全州東門粟家渡渡過湘江,經灌陽永安關離開了廣西進入湖南道縣,橫跨湘粵贛邊境,經過艱苦的長途跋涉,轉戰7000多里(史稱“小長征”),保存了基本骨幹,終於在1931年7月在江西省于都縣橋頭圩與中央紅軍勝利會師,匯入了中央紅軍的滾滾鐵流之中,毛澤東主席親自授予紅七軍“轉戰千里”的鮮紅錦旗。


張雲逸後來在他的回憶錄中深情寫道:“紅七軍出了不止五十個將領,每個將領是多少次戰鬥打出來的,五十個將領加起來有多少次。”據統計,新中國成立後,紅七軍出身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中有大將一人(張雲逸),上將2 人(韋國清、李天佑),中將4 人(莫文驊、韋傑、覃健、冼恆漢)和少將12人,有省軍級、部級幹部18人。試想如果不是鄧小平當時高瞻遠矚,當機立斷否決了“左”傾冒險主義的計劃,唯命是從的去攻打大城市,紅七軍的命運將不堪設想,也就不可能留下這麼多高級將領了。所以說全州前委會議,是一次代表著紅七軍生死攸關的偉大轉折、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重要會議,它因閃耀著鄧小平實事求是偉大思想的燦爛光輝而彪炳史冊。



來源|廣西黨史網

廣西黨史故事|全州會議——扭轉紅七軍命運的“小遵義會議”

廣西黨史故事|全州會議——扭轉紅七軍命運的“小遵義會議”

廣西黨史故事|全州會議——扭轉紅七軍命運的“小遵義會議”

廣西黨史故事|全州會議——扭轉紅七軍命運的“小遵義會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