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中醫經方,趕走反覆難纏的蕁麻疹

蕁麻疹是最常見的皮膚病之一,表現為身上突然瘙癢,起大片的風團,或搔抓後出現條狀的風團,一般24小時內可以消退,然後又不定時發作。

妙用中醫經方,趕走反覆難纏的蕁麻疹

蕁麻疹按病程可以分為急性蕁麻疹和慢性蕁麻疹,還可以按類型分為人工性蕁麻疹、膽鹼能性蕁麻疹、冷接觸性蕁麻疹、熱接觸性蕁麻疹、日光性蕁麻疹等多種類型。

西醫治療蕁麻疹首選第二代抗組胺藥,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依巴斯汀等,控制症狀後,逐漸減量,這個療程大概要半年或更長時間。

妙用中醫經方,趕走反覆難纏的蕁麻疹

如果單個抗組胺藥效果不佳就要採取加量的方式來控制;

如果還是沒有效果,會配合使用免疫抑制劑,如環孢素、激素等;

如果更嚴重更頑固的病例就要用上生物製劑——奧馬珠單抗了。

妙用中醫經方,趕走反覆難纏的蕁麻疹

中醫稱蕁麻疹為“癮疹”,中醫治療蕁麻疹強調個體辨證,一般從風、寒、溼、熱等論治,從體質出發,不僅可以治療蕁麻疹,還可以對整體體質做一個調整。

中醫經方指的是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的方子,“六經能鈐百病”,同樣也可以用於皮膚病的治療。

現舉3個醫案來說明一下中醫經方治療蕁麻疹的思路:

妙用中醫經方,趕走反覆難纏的蕁麻疹

第一個案例:

患者,女,35歲,皮膚起風團瘙癢半年餘,平時怕風,夏天怕吹空調,冬季手足冷,人感疲勞,口乾,口苦,食慾正常,睡眠差,入睡難,煩躁明顯,腹脹,舌暗苔白,脈弦細。

用方:柴胡桂枝湯+梔子厚朴湯加減

妙用中醫經方,趕走反覆難纏的蕁麻疹

用藥2周,症狀即減輕一半,風團發作次數減少很多,且口苦、煩躁、睡眠差等症狀也得到改善,調整藥方後繼續服藥2周,風團基本消失。

按:用小柴胡湯要善於抓住患者的體質,小柴胡湯的體質一般是“瘦弱筋骨質”,有口苦、煩躁、精神不振的症狀;

桂枝湯治療表虛證,惡風、汗出,但該患者平素不易汗出,所以另加荊芥、防風開表;

患者煩躁、腹脹明顯,加梔子厚朴湯,可以除煩消脹。

第二個案例:

患者,女,27歲,皮膚反覆起風團伴瘙癢半年,目前口服氯雷他定,但仍控制不佳,平時怕冷、怕風,出汗較少,皮疹發作時也很怕風喜暖,手腳冰冷,食慾可,疲勞,睡眠可,經常月經推遲,量少,舌邊尖稍紅苔白,脈弦細。

用方:桂枝湯+玉屏風散加減

妙用中醫經方,趕走反覆難纏的蕁麻疹

用藥10天,患者風團基本消失,且怕風、疲勞等症狀好轉很多。

按:桂枝湯一般適用於“膚白瘦弱”的人群,患者表現為汗出、惡風,但很多患者平素出汗較少,可以在桂枝湯基礎上加上適量的荊芥、防風來開表,類似麻桂各半湯;

當患者明顯怕風、疲勞、氣短時,合上玉屏風散補氣固表。

第三個案例:

患者,男,41歲,蕁麻疹病史10多年,長期使用抗組胺藥控制不好,風團反覆發作,夜間嚴重,疲倦,胃脹,噯氣,胃怕涼,體檢胃部幽門螺旋桿菌(+),食慾可,平時怕冷,但風團發作時怕熱,舌尖紅苔白厚,脈弦。

用方:半夏瀉心湯加減

妙用中醫經方,趕走反覆難纏的蕁麻疹

用藥2周,蕁麻疹減輕30%,胃部症狀改善很多,胃脹、噯氣減輕,該患者調整藥方繼續服藥1個月後,風團減輕80%,夜間基本不癢,白天仍有少許發作。

按:半夏瀉心湯是治療胃腸疾病的一個常用方,患者多表現為胃脹、噁心、噯氣、腹瀉等。

相關研究表明:胃部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可能與蕁麻疹的發作有關,如果不兼顧脾胃,蕁麻疹很難治癒;

所以用半夏瀉心湯來治療蕁麻疹,既治好了胃病,蕁麻疹又得到控制,可謂一舉兩得。

從臨床經驗來看,一般風寒型的蕁麻疹容易控制,伴有情緒焦慮的蕁麻疹要配合疏導情緒,脾胃症狀突出的要先兼顧脾胃,還有一些舌苔厚膩、夾有溼濁的蕁麻疹治療療程相對較長,老年人要兼顧到陽虛的一方面,注意扶陽。

西醫治療蕁麻疹以控制症狀為主,中醫治療從整體出發,改善患者體質,調整免疫,從長遠來看療效也更持久。

妙用中醫經方,趕走反覆難纏的蕁麻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