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蜀吳四國的四個亡國之君,為何說劉禪是最出色、最聰明的?

大家都知道,東漢魏蜀吳四國的開創者劉秀、曹操、劉備、孫權都是雄才大略之人,他們在亂世中建立國家,保一方平安,英明神武,是那個時代最優秀、最聰明的人。那麼他們的後代表現如何呢?這四國的亡國之君,誰是最出色、最聰明的呢?

東漢:劉協

漢獻帝劉協是東漢王朝最後一位皇帝,他從開始做皇帝,就一直是其他人手中的傀儡,一生可謂是悲哀至極,唯一的高光時刻應該就是誅滅董卓後,出現的那一絲振興東漢的希望,可惜最終沒能成功。

劉協是十分聰明的皇帝,他先後經歷了董卓、郭汜李傕、曹操、曹丕四位權臣,一直低調隱忍保住自己的性命,然而東漢大勢已去,任劉協再聰明也不能重奪大權了。原本,他老老實實做一個傀儡,是這輩子最大的幸福了,然而他還是心有不甘,兩次預謀刺殺曹操,最終失敗,導致身邊人大量死傷,在這一點上,劉協還是沒能看清楚大勢,想要逆天而為,聰明才智略顯不足。

漢魏蜀吳四國的四個亡國之君,為何說劉禪是最出色、最聰明的?

曹魏:曹奐

曹奐的處境其實和劉協很相似,他從一上位就是別人手中的傀儡。曹魏變成這個局面其實與他無關,要怪只能怪曹丕和曹叡太短命了。曹奐的上一任皇帝曹髦還是比較有骨氣的,親自領兵去擊殺司馬昭,結果兵敗身死,雖然這個做法不聰明,但是確實很有血性,太祖遺風。

曹奐上位後,對司馬昭也沒什麼反抗之心,老老實實的做傀儡,最後老老實實的退位讓賢。也正是因為他的不抵抗運動,他也獲得了最好的亡國待遇,在歷代的亡國之君中,他的待遇、地位、結局都算是比較好的。如果要評價曹奐的話,應該用平淡或者平庸來描述吧。

漢魏蜀吳四國的四個亡國之君,為何說劉禪是最出色、最聰明的?

東吳:孫皓

孫皓是東吳的最後一位君主。孫權死後,東吳陷入內亂,國力孱弱,而孫皓上位後,勵精圖治,任賢舉能,使東吳國力得到一定的恢復。然而東吳剛剛太平一段時間,孫皓就不思進取,開始墮落了,他不僅沉迷酒色,荒廢朝政,還殘虐弒殺,引得國內一片震動。

孫皓不僅濫殺朝臣,還濫殺宗室,搞得東吳官員怨聲載道,每次上朝,都要提前和家裡人交代好後事,生怕上個朝,人就沒了。可以說,這四位亡國之君中,孫皓是最殘暴的。

和其他四位不同的是,孫皓在位期間,是很有權勢的,而且手底下文臣猛將也不少,如果真心想有所作為,是肯定能夠打出一片成績的。然而他沉迷享樂,對待軍事行動也不聽大家的意見,竟然靠占卜、望氣等來決定重大事件,可謂是糊塗到家了。

孫皓是四位亡國之君中條件最好的,但也是最,活作死的,生生地把東吳給作沒了。不過,在對待西晉的態度上,他還是很有骨氣的。

《資治通鑑》原文:引見歸命侯及吳降人。登殿稽顙。帝謂曰:“朕設此座以待卿久矣。”曰:“臣子南方,亦設此座以待陛下。”

面對司馬炎的諷刺,孫皓敢於硬懟回去,卻是很有血性,不過這也能看出,他不是特別聰明。

蜀漢:劉禪

作為亡國之君的劉禪,大家一向是比較看不起的。有一次司馬昭宴請劉禪,讓人演奏蜀中樂曲,原蜀漢舊臣聽到這些故曲,都想起了亡國之痛,表現得十分悲傷,只有劉禪表現得很開心,毫無亡國之傷。成語樂不思蜀正是說的這件事。

原文:他日,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

很多人都借用這件事來說劉禪十分平庸,亡國之後一點悲傷情緒都沒有,毫無父親劉備的風采骨氣,歷朝歷代也多用劉禪的這個樂不思蜀的故事教育大家。然而大家沒想到的是,這才是劉禪的聰明之處。

樂不思蜀,正好體現了劉禪的大智若愚。倘若此時他表現出一絲懷念蜀漢的感情,司馬昭必定會對其有所懷疑,懷疑他還想復國,畢竟,蜀漢滅亡還不久,忠於蜀漢的人還是不少的。那麼接下來,司馬昭將會對劉禪採取更多的試探行為,並對投降的蜀漢官員進行清洗,劉禪的最終結局也許就和南唐後主李煜差不多了。

從這一點上來看,劉禪樂不思蜀,正是他極為聰明的體現,這一出故事之後,司馬昭對他的防備之心將會大減,他在保住自己性命的同時,也保留下了很多蜀漢官員,活下來,就能有機會。

漢魏蜀吳四國的四個亡國之君,為何說劉禪是最出色、最聰明的?

總結

綜合以上分析,筆者認為,四位亡國之君中,劉禪是最出色、最聰明的。劉備去世後,他謹遵父訓,全力支持諸葛亮北伐。諸葛亮去世後,他獨掌蜀漢大權三十年。

公元263年,曹魏鄧艾大軍壓境,他為保蜀漢百姓士兵的安全,選擇屈辱的投降。面對司馬昭的諷刺和試探,他大智若愚,成功的讓司馬昭放下戒備之心,保留下自己及妻兒、蜀漢官員的性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