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縣南江鎮中心小學:以夢為馬,收穫精彩

——記岳陽樓區東方紅小學赴平江縣支教老師劉頌

本網訊(通訊員鍾愧傲)“人過留名,雁過留聲。”說到岳陽樓區東方紅小學來平江縣南江鎮中心小學支教的劉頌老師,她這個像風一樣的女子,雷厲風行的做事風格,在校園這個平靜的空間,帶來了縷縷迷人的春風,她用自己的行動影響著無數的老師,雖然時間只有短短的一年,但在這充滿挑戰而又充實的崗位,用自己不懈的努力書寫著教育的童話,展現著人生的精彩,常言道:金盃銀盃,不如人們的口碑,她無私奉獻,默默耕耘,在這個美麗的鄉村校園,留下了無數的精彩。

平江縣南江鎮中心小學:以夢為馬,收穫精彩

一、用一顆童心,為孩子裝一對想象的翅膀

“風兒從遠方趕來,恰巧花兒也在,回到心心念唸的校園,一切在我們眼裡,就都有了不一樣的模樣。我們摸摸球架,問它疼不疼;我們拍拍樹幹,問它在為啥這麼長;我們聞聞花兒,問她香給誰聞。我們在校園一邊走一邊撿拾起一首首童詩。長的、短的、生動的、幼稚的、令人捧腹大笑的、都是生活真實的展示,讀孩子們的童詩,可以感受到童年的快樂,收穫心靈上最美的風景。r”劉老師來到南江鎮中心小學在支教日記中如是說,帶給孩子們最大的快樂,就是讓孩子們寫出了無數撿來問出來的童詩,那些寫在楓葉上、刊登在各級報刊上的小詩,這些在心靈上飄過的最美語言,經過童心綻放,孕育出了一首首令人忍俊不禁、別有意味的小詩。或許當時的快樂會隨風而散,但雁飛過的天空總有留痕,他們會撿起這曾經飄落的片片楓葉,聆聽過曾經誦讀過的詩句,心裡照樣會感到特別的溫馨,這是劉老師的詩教所帶來的靈動。

平江縣南江鎮中心小學:以夢為馬,收穫精彩

相處的日子總是那麼短暫,離別的時期又來得那麼突然。轉眼間,在學校支教的日子即將結束,孩子們知道了,想想在一起的日子,個個眼裡閃著晶瑩的淚花。什麼才是感恩的禮物,萬語千言,凝成可愛的詩句,於是一首首表達難捨難分,真情流露的小詩,又出現在孩子們的筆端,從106班王懿涵小朋友的小詩《愛是一種童詩夢境》中可見一斑:我要給您寄一粒種子/它將長成一片森林/在這片森林裡的每一朵花/每一片樹葉/每一株小草/都將寫滿童詩/表達對您的感激/您盡情地看吧、讀吧/這樣,您的夢境也會/像童詩一樣有趣。真是字字傳情,句句有意,她用自己細膩的教育情懷,為孩子們打開了喜愛寫作的心窗,孩子們在童詩的王國裡,有了施展才華的廣闊天地,一年間他們的作品有78首童詩在《岳陽晚報》《小學生導刊》《小學生必讀》等各級報刊發表,有166首在《播撒愛的種子》校刊中選登。用一顆可愛的童心,為孩子們裝上了展開想象的翅膀,在廣闊的文學天地裡自由翱翔,這一份沉甸甸的收穫,給鄉村小學的支教經歷增添了一道亮麗的色彩。

平江縣南江鎮中心小學:以夢為馬,收穫精彩

二、用一腔熱忱,為教育開啟一片嶄新的天地

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作為一個在城區學校擔任道德與法治教育的老師,劉頌卻喜歡接受鄉村小學充滿挑戰性的工作,她擔任了語文、道法等課程的教學、還兼學校文學社、校報校刊及通訊報道等綜合性工作,還要忙著班主任各種瑣碎事務、家訪及各項繁重工作,雖然年齡偏大,千頭萬緒滿負荷的工作,但她做到事繁不慌,坦然面對,保持積極陽光的心態,將工作做得有條不紊,幹出了特色,讓人見證了支教老師良好的專業素養,為學校教育帶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佳境。

平江縣南江鎮中心小學:以夢為馬,收穫精彩

一個人走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好!她認為教育需要團隊協作、實現資源共享,她用先進的教育理念先後到五角小學、亞林小學送教,多次為前來取經學習的周邊小學老師做講座,上示範課,讓他們滿意而歸;為南江學區200多教師作《做第五粒豌豆》班主任培訓、自創童詩作文教學課《嗨,小雨點》《推薦一個好地方》優課展示,道德與法治課,承擔了《心懷感恩 攜愛同行》《奇妙的節日風俗》等德育班隊活動,讓老師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組建童詩社團,向虹橋學區上《走,校園撿童詩去》社團交流課。課餘還熱心幫教,輔導劉琴、李珊珊等老師上好班隊課,指導陳楓上好《愛的傳遞者》道法展示課,使他們先後在市、縣級參賽中獲獎,同時將東方紅小學的一些先進經驗,搬入學校作為共享教育資源,作《加強教師培訓,補齊鄉村教師職業素養短板》《小小鳥要起飛》等講座,為教師培訓努力奔忙,以夢為馬,她開啟了南江鎮小教育新的騰飛。

平江縣南江鎮中心小學:以夢為馬,收穫精彩

三、用一片溫馨,為心靈營造一個可愛的世界

2020年是一個特別的春天,作為來平江支教的一員,既要面對新冠肺炎的挑戰,又要面對學生居家學習的嚴峻,劉老師沒有在家清閒,想出許多高效學習的舉措,努力將各項工作做到極致。面對複雜的新組合班級,她特別關注學生人格培養,善做思想工作,關愛留守兒童、特殊學生的成長,以“小書桌評比”為主題進行家庭普訪,邀請北京專業志願者以書信形式進行心理疏導,為各班孩子聯繫東方紅小學的班級組成結對筆友班,用赤誠愛心呵護學生成長,展現良好師德的大愛情懷,特別是面對34名留守兒童、7名特殊體質和情緒障礙學生,她樂當他們的知心朋友,用活動增強凝聚力,用愛喚醒前進的動力,讓孩子們感受到在校學習的溫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讓一個普通班級多次評為校級先進班級。宅家戰疫期間,她更是傾盡全力通過網絡組織多項活動,紓解孩子和家長情緒,學會感恩與擔當。同時,創建班級公眾號,發佈43條展現學生的學習生活,點擊超過數千人次;開辦“種愛信箱”讓愛溫暖人間,如班級活動《盤子裡的詩意》等新聞採寫被《中國兒童報》等各級媒體報道共29次;作為道法兼職教研員,她還利用週末參與指導範秦老師執教的《中華民族一家親》獲岳陽樓區金鑰匙特等獎,組織了2019年岳陽市道德與法治骨幹教師培訓工作專題講座,課餘調研撰寫的《探尋南江故事》也獲得平江縣實踐活動案例一等獎。

平江縣南江鎮中心小學:以夢為馬,收穫精彩

,做個有心的教師,用師德影響人心,用愛去溫暖孩子們的心靈,他們就會感覺到這個世界的可愛。在短短一年的支教工作中,她先後引進岳陽少兒童詩教研交流、民進岳陽樓區總支送教幫持等大型活動,先後為孩子們籌集愛心款31000多元,圖書近一千冊、體育運動器械多副,為貧困學子解決學習生活困難,帶來了生活的溫馨。

儘管自己有如平江的一個匆匆過客,但在短短的支教生涯中,劉頌感覺自己過得異常充實,並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貢獻,她覺得自己十分欣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