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楊靖宇震懾敵膽的決死之戰

楊靖宇領導下的抗聯第1路軍取得的輝煌戰績,極大地刺激了日本侵略者。於是,他們調集重兵對楊靖宇所部進行攻擊。1940年1月初,由於日軍集中兵力持續攻擊,楊靖宇率領的部隊大幅減員,從2000餘人急劇縮減為數百人,進而銳減到數十人。到1月10日,包括楊靖宇在內僅餘12人;但日軍緊追不捨,楊靖宇率領部下邊戰邊撤,然寡不敵眾,至2月15日,楊靖宇身邊只剩下兩名戰士。雖然陷入絕境,但他決意戰鬥到死。由於多日戰鬥未能進食,而自己是日軍重點通緝人物,目標太大,楊靖宇派剩下的兩名戰士到村子裡去找糧食。但恰在此時,日軍發現了楊靖宇的蹤跡,追擊而來。據參加追捕楊靖宇的偽通化省警務廳長岸谷隆一郎事後追述:“楊靖宇只剩一個人了。他無疑比以前更加飢腸轆轆,但是,卻跑得飛快,活像一隻鴕鳥在飛奔。不過,最後我們還是把他趕到了山頂上。”

雖然被圍,楊靖宇利用有利地形猛烈開槍還擊。這時,日本人認為楊靖宇已陷入絕境,除投降外別無生路,於是,日軍派一名叫伊藤的警尉向楊靖宇喊話:“投降吧!”可是讓日本人沒有想到的是,楊靖宇此時已下定赴死的決心,他決定在戰死前利用有限的子彈儘可能多地消滅敵人,於是,他向勸降的日本人回答道:“我投降,別開槍了!投降之前我有話說,你一個人過來!”“好!我現在就去!”當日本人伊藤站起來的剎那間,楊靖宇連開三槍,正中伊藤胸部將其擊斃。伊藤被擊斃,日軍惱羞成怒,他們也終於明白楊靖宇不可能投降。於是,日軍火力齊開,罪惡的子彈如雨點一樣向楊靖宇藏身之處射來。雖然日軍依仗人眾槍多擊中了楊靖宇的左手,看起來佔據了上風,但楊靖宇冷靜觀察,依然找到日軍包圍圈的缺口突圍而出,並利用山高林密的環境甩掉了日軍。

2月18日,在蒙江縣城以東6公里的大東溝,楊靖宇派出找糧食的兩名戰士被日軍發現並殺害,楊靖宇完全陷入孤軍作戰的絕境。為了徹底斷絕楊靖宇的食物來源,日軍討伐隊嚴禁附近進山砍柴的村民攜帶乾糧。到了2月23日,日軍根據情報進一步確定了楊靖宇的藏身之所。於是,一支由19人組成的日軍小分隊乘卡車急速出發趕到楊靖宇藏身地附近,他們發現了楊靖宇在雪地上留下的足跡,遂循跡登山追趕。

日軍分成兩組,一組從山頂、另一組從半山腰向隱身於岩石裂縫中的楊靖宇開槍射擊。由於多日未進食,楊靖宇的體力此時已極度透支難以奔跑,但他依然利用山坡的傾斜向山腳滾動而去,並在滾落到山腳後利用地勢的掩護重新向日軍射擊。日軍此時氣急敗壞,他們利用人數眾多並佔據山頂制高點的優勢,向楊靖宇隱蔽處迂迴包抄,並最終逼近到相距僅20米處,然後,日軍兩股火力一齊向楊靖宇猛烈射擊。10分鐘後,楊靖宇中槍倒地犧牲。參加了與楊靖宇最後一戰的偽通化省警務廳警尉補益子理雄事後回憶說:“我拼命地高喊:‘打死了!前進!’當我們跑上前看時,眼前是一個身中數彈的大漢仰面朝天地躺在地上,根據我掌握的楊的體貌特徵,我感到這就是楊靖宇。經過原來楊的部下的辨認,這確確實實是楊靖宇將軍。”

確認身亡者為楊靖宇之後,日軍討伐隊圍在遺體周圍,這時他們才有機會一睹楊靖宇真正的容顏。他們完全難以想象這個曾經馳騁於白山黑水給日軍以沉重打擊的抗聯首領,居然身著不堪穿用的破衣爛衫,而隨身攜帶的抗聯部隊經費6660餘元卻整整齊齊保存完好。此情此景,日軍一時竟茫然不知所措。據日本隨軍記者寫的《陣中日記》記載,楊靖宇犧牲後,參與追剿行動的日本警佐西谷長時間不敢靠前,甚至於不敢相信自己打死了威震東北、大名鼎鼎的楊靖宇;當最終確認是楊靖宇時,西谷不但沒有表現出絲毫的興奮,反而大哭起來。

日軍將楊靖宇的遺體運到縣城後,殘忍地將其頭顱用鍘刀鍘下運往通化省城示眾。但有一點日軍始終百思不得其解,那就是楊靖宇為什麼在食物斷絕的情況下堅持戰鬥如此之久。為解開這一長久困擾他們的謎團,日軍命令蒙江縣城民眾醫院的醫生對楊靖宇的遺體進行解剖,想看看他的胃腸裡到底有什麼,他到底是靠什麼支撐下來的。但解剖的結果令所有人大吃一驚,楊靖宇的胃腸裡沒有一粒糧食,有的只是難以消化棉絮與樹皮。

這深深地震懾了日軍,他們沒有想到中國竟有楊靖宇這般威武不屈的軍人。為表達對楊靖宇的敬畏之情,日軍找來蒙江縣城最有名的木匠,用上等木料雕刻楊靖宇的頭顱安放於遺體之上,將楊靖宇葬於蒙江縣保安村北門外的山崗上。下葬之日,偽通化省警務廳長岸谷隆一郎親自主祭,以日本風俗舉行安葬儀式,並立墓碑一塊,正面大書“楊靖宇之墓”,背面署“岸谷隆一郎,康德七年三月五日立”。

楊靖宇的事蹟,給岸谷隆一郎帶來了重大的刺激,“一天之內,蒼老了許多”。此後,他窮盡畢生精力鑽研探究中國抗日將士的心理,並對日本在華罪行產生深深的自責。最終,岸谷隆一郎不堪內心之折磨,毒死妻子和兒女,剖腹自殺。在遺囑中他寫道:“天皇陛下發動這次侵華戰爭或許是不合適的。中國擁有像楊靖宇這樣的鐵血軍人,一定不會亡國。”可以說,這是敵人給予楊靖宇最高的評價,這是敵人對侵略戰爭最深刻的反省。

楊靖宇犧牲時年僅35歲,他十幾年的時間都處在緊張的工作與戰鬥中,連回家看看的片刻機會也沒有,他把一生都獻給了偉大祖國的民族解放鬥爭。他在抗聯乃至中國革命史有著重要的地位,他是抗聯唯一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抗聯唯一的中共“七大”準備委員會委員、抗聯唯一被黨中央致敬電點名表彰的領導人,他是在犧牲後當選且唯一與毛澤東、朱德並列當選東方各民族反法西斯大會名譽主席團委員的中共黨員,他是新中國成立後唯一享有政治局委員和元帥規格葬儀的革命先烈。楊靖宇犧牲了,但他不懼強敵戰鬥至死的英勇事蹟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在中國革命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頁。

本文節選自《不忘初心: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故事》,標題為編者所加。

抗日英雄楊靖宇震懾敵膽的決死之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