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孩子不能用自我感動式教育,考慮孩子的感受父母才是好父母

“教不好你,是我的錯,所以這次我替你受罰,但下一次再犯,打的就是你!”,我想你肯定看過一段這樣的視頻。事情起因是因為孩子在學校偷拿手機玩遊戲。父親知道後在家裡拿藤條抽自己,而旁邊的孩子早已泣不成聲。當時評論區下方很多人表示贊同這位父親的教育方法,認為這個父親很偉大,這樣既沒有傷到孩子,還讓孩子再也不敢帶手機去學校玩遊戲了。自己受點傷也就不算什麼了。可是,這真的是恰當的做法麼?我想並不是的。單純的自我感動很有可能適得其反。


父母對孩子不能用自我感動式教育,考慮孩子的感受父母才是好父母


筆者小時候被家裡安排上很多補習班,一次因和同學在外面玩音樂而誤了上課。回家後就被父母用“我都是為你好,你不好好上課對不起我和你爸的工作操勞”為由教育了一番。至此,為了不讓父母寒心,而放棄了音樂,成長路上也放棄了很多自己想做的事。去了不喜歡的城市,上了不喜歡的大學,選了不喜歡的專業。回過頭知道不該什麼事都聽從父親的話時已經晚了。

父母對孩子不能用自我感動式教育,考慮孩子的感受父母才是好父母


我想,視頻中的那個孩子不一定是因為知道錯誤而不再犯的,可能更多的是心疼父親和對父親做法的恐懼。父親的做法錯了麼?不,我認為談不上錯誤,父親的做法真的很偉大,只是沒有太著重考慮於他教育的對象只是個數歲出頭的孩子,他的承受能力、對世界的感觀遠沒有成年人那麼細緻。所以說,作為一名家長,真的要好好地學著如何教育孩子了!

父母對孩子不能用自我感動式教育,考慮孩子的感受父母才是好父母


那麼該如何教育呢?筆者一共列舉了三點。

一、遇到問題及時溝通

當發現孩子某一方面出現問題時,先不要忙於斥責和教育。而是要先耐心與孩子溝通,一起找到問題所在,搞清楚孩子的做法是否真的存在問題。確認存在的話以平和的態度去引導孩子走正確的方向。萬萬不可在教育上搞獨裁、脅迫乃至道德綁架孩子。

二、孩子不聽話,事事“唱反調”

這種情況下更多的是要反思自己的行為是否沒有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和理解。多角度看待問題,嘗試以商量的態度一起去探討有爭議的事件該如何去做。

三、足夠的陪伴

很多家長忙於工作而疏於對孩子生活學習上的指導,使得很多孩子很小時候就成為了留守兒童,而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學習生活中很多一部分缺乏安全感。

父母對孩子不能用自我感動式教育,考慮孩子的感受父母才是好父母


最後,我想作為家長肯定都希望自己可以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所以在教育方面也一定要不斷地與時俱進,希望孩子都能有個美好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