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秋燥,潤肺護腎兩手抓

防秋燥,潤肺護腎兩手抓

飲食重潤 起居早睡 情緒忌悲 運動宜柔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腎病科主任 趙文景 □申子龍

中醫認為,秋季天乾物燥,人體最易感受“燥邪”,傷及肺陰,出現口鼻乾燥、乾咳等情況,歷來提倡滋養肺陰。其實,傳統醫學講究整體觀,五臟六腑中肺與腎密切相關。燥邪盛時,潤肺的同時不能忘了養腎。

《黃帝內經》指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指出秋冬季節要重視顧護陰液,而腎陰為諸陰之本,五臟六腑的陰液都以腎陰為根本。同時,在中醫五行中,肺為金,腎為水,金水相生,肺陰與腎陰密不可分。另外,進入秋季,晝夜溫差較大,腎臟病患者多體質虛弱,容易受寒,出現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統疾病,造成原有腎臟疾病加重。所以,對於腎臟病患者來說,秋季不僅要養肺,還要特別注重對腎的保護,養生重點歸結為:飲食重潤、起居早睡、情緒忌悲、運動宜柔。

秋季容易產生秋燥而傷及陰液,如果本來就是腎陰虛體質,可能會進一步加重,出現夜間口乾、手足心熱、盜汗等,這時可以多吃一些能潤躁養陰、滋補肺腎的食物,比如蜂蜜、桑葚、枸杞、百合、銀耳等,常用食療方有百合銀耳湯、雪梨湯等。同時少食辛辣刺激的食品,比如辣椒、生薑、洋蔥等。對於有畏寒肢冷、腰痠乏力等腎陽虛症狀的人群,可食用當歸生薑羊肉湯。對於五心煩熱、潮熱盜汗等腎陰虛人群,可常煲百合鴨肉湯喝。

進入秋季,起居作息應做相應調整,以適應自然氣候變化。《黃帝內經》指出:“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因此,起居最重要的一點是不熬夜,保證睡眠質量,早睡順應陽氣之收。同時避免睡覺時受寒,添加被褥,避免傷及陽氣。

秋季容易悲秋,要調整好心態,積極樂觀地生活工作。避免參加驚險刺激的活動,如蹦極、密室逃脫、過山車等,因為驚恐傷腎,驚嚇過度,會傷及腎氣,出現健忘、脫髮、尿頻、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現。

秋季人的精氣內收,勞累過度會損傷精氣,因此要注意勞逸結合,同時避免過度運動。過度運動會造成大汗淋漓,使人津氣耗散,因此運動方式要以柔和為主,比如打太極拳、做八段錦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