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五运六气大司天,说今后八十年疾病大趋势,谈青年中医读什么书

我们上篇博文里,叙述了中医各门派学说与五运六气大司天的关系,不是为了考证,评论古人,而是为了古为今用,人为己用,吸取历史上名医经验,指导我们临床,提高治疗效果。《内经》曰: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已。如此则道不惑而要数极,所谓明也。

看五运六气大司天,说今后八十年疾病大趋势,谈青年中医读什么书

全球气温明显上升

气候学家研究证实20-21世纪中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四次波动,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气温升高会给人类生理机能造成影响,生病几率将越来越大,各种生理疾病将快速蔓延,甚至滋生出新疾病。眼科疾病、心脏类疾病、呼吸道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类疾病、病毒类疾病、细菌类疾病……癌症等将越来越普及。中风,猝死……等,将会越来越普遍。

看五运六气大司天,说今后八十年疾病大趋势,谈青年中医读什么书

三元甲子万年书

从三元甲子万年书记载,从1924年到1984年为第七十九甲子中元,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太阳之上,寒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从1984年为第七十九甲子下元之始。从1984--2044年的60年,前三十年是厥阴风木司天,近贤朱进忠集几十年临床经验于2013年著《天人相应与辨证论治》《难病奇治》提出了疑难病从肝论治的观点。

从2014年到2044年的,后三十年是少阳相火在泉,大气候是风火之气盛行,岁少阳在泉,火淫所胜,则焰明郊野,寒热更至。民病注泄赤白,少腹痛,溺赤,甚则血便,火淫于内,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

从2044年——2104年为第八十甲子。前三十年是少阴君火风木司天,后三十年是阳明燥金在泉,大气候是热燥之气盛行。《天元纪大论》云:少阴之上, 热气主 之; 少阴司天,其化以热,热淫所胜,怫热至,火行其政。民病胸中烦热,溢干、右胠满、皮肤痛,寒热咳喘,大雨且至、唾血血泄、鼽衄、嚏呕、溺色变,甚则疮疡胕肿、肩背臂臑及缺盆中痛,心痛肺䐜,腹大满,膨膨而喘咳,病本于肺。 阳明 之上, 燥气主之;阳明在泉,燥淫所胜,则雾雾清瞑。民病喜呕,呕有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反侧,甚则嗌干,面尘,身无膏泽,足外反热。

看五运六气大司天,说今后八十年疾病大趋势,谈青年中医读什么书

火热 燥气

我们知道了今后八十多年,大气候都在火热 燥气之中运行。内经立下诊察疾病要审察病机,无失气宜之训,治疗疾病,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外之内者,治其外;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中外不相及,则治主病的原则。提少阳在泉,火淫于内,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少阴司天,热淫所胜,平以咸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阳明在泉,燥淫所胜,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的用药原则。要学习中医,大家都知道一定要学好内经,难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等,我建议读读道德经,外经微言,找回中医失落的元神,开启中医之门等书。仲圣之伤寒论为万世医宗,其中少阳之为病,少阴之为病、阳明之为病、正合以后八十年。

看五运六气大司天,说今后八十年疾病大趋势,谈青年中医读什么书

叶天士(1666-1745年)享年79岁

叶天士和我们现在刚入校门学习中医的差不多,叶天士(1666-1745年)享年79岁,18岁前生活在少阳相火在泉之年,1684年18岁时刚好进入第七十四甲子少阴君火阳明燥金主令。可以看出叶天士一生行医都是在火燥之气盛行之时代。明乎此,我们现在起应该多读《温热论》、《临症指南》,《温病条辨》《温热论》是叶氏一生痴心于医的学术精华,晚年的总结之著。《临症指南》是理论指导临床的真实记录,《温病条辨》是吴鞠通总结叶氏经验之著。王士雄的温热经纬.归砚录、潜斋医话,王氏医案。

费伯雄行道于厥阴风木在泉之年,晚年为阳明燥金司气.于心肺脾肾之病,辨皆不离乎肝,和傅青主,朱进忠前后呼应。《医醇剩义》是其一生经验的结晶。程杏轩的《医述》、《程杏轩医案》后面的三分之一,王堉的《醉花窗医案》后面的三分之二医法更精,且所遇病人也进入了少阳相火时段,正与今后二十多年相合,案中病例,多与今之民病相仿佛.可知相火风木令中医家心法,于今人参考师法价值极大。王旭高的《王旭高医书六种》,王堉,李冠仙《知医必辨》等。王九峰《医林宝鉴》、《六气论》、《笔随医案》及《王九峰心法》《王九峰医案》等都可阅读参考。


看五运六气大司天,说今后八十年疾病大趋势,谈青年中医读什么书

近代名医张锡纯

近代名医张锡纯,1893年学医,50岁成名,1894年34岁,到66岁的30年,正处于第七十八甲子,少阴君火在泉的30年,擅用石膏,玄参,山茱萸,龙骨……等药,甘凉咸寒清热润燥,重镇熄风。于今世甚为相似,其著《衷中参西录》值得研读。

大司天的气运固然会影响整个60年的气机,然而每年都有当年之五运六气,气运同而地域有异,人体神机内生之气等多种,大司天的只是其中的一种而已.考虑病机时需结合当年之五运六气,地域之差别,人体质之不同……等因素,多维立体分析,辨证论治,切不可刻舟求剑,缘木求鱼!名医张子和在治法心要中就说,“病如不是当年气,看与何年气运同,便向某年求治(活)法,方知都在《至真》中。”

为什么中医各门派学说互相矛盾?因为创立时的五运六气大司天

漫长学医路,书里寻她千百度,蓦然醒悟,中医之门却在五运六气处

中医整体观,没有天人相应,就失了灵魂!传承中医找回失落的元神

#大家健康超能团#@大家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