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戚干政成為導致西漢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東漢王朝建立之初,對這個問題是有所認識和警醒的,但最終還是未能跳出這一怪圈,在外戚干政和宦官專權的雙重打擊下導致了東漢王朝的衰亡。這一切又是如何發生的呢?
東漢王朝建立後,外戚陰氏雖然在隨同劉秀定鼎天下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但基於西漢王氏專權的教訓,還是能夠嚴格自律。漢明帝的皇后馬氏是功臣馬援的女兒,為人頗識大體,加上漢明帝也遵循制度,“無所變更,后妃之家不得與政”,所以在評定雲臺二十八將時,按理伏波將軍馬援應當列入的,但因為他女兒是皇后,所以明帝避嫌未將其列入。
馬皇后的兄弟馬廖和馬防、馬光等僅僅擔任虎賁中郎及黃門郎等侍從小官,而且一直沒有提拔過。漢明帝去世時,他們想搶先入宮,也被門衛阻攔了。漢章帝即位後,封馬廖為衛尉,其他兩個舅舅也得到提拔。但他們傾身結交各方知名人士,卻被大臣第五倫上疏檢舉;漢章帝打算封幾個舅舅為侯,也被馬太后阻止,她告誡漢章帝說:“富貴之家,祿位重疊,猶再實之木,其根必傷”。她還專門下令:“諸馬婚親有囑託郡縣、幹亂吏治者”的,要依法懲治。
馬廖遵循馬太后的囑咐,以謹慎篤實自律,但卻管不住他的兄弟子侄。馬防、馬光兄弟資產巨億,建造豪華府邸,食客盈門,引起了漢章帝的不滿,結果把馬氏兄弟子侄都趕回了老家,也算是保全了馬氏沒有重蹈外戚專權的覆轍。但令漢章帝沒有想到的是,他自己的皇后竇氏的家族卻上演了外戚專權。
竇皇后是竇融的曾孫女,父親竇勳犯法死於獄中。她被漢章帝看中,封為貴人,次年又冊封為皇后,她的哥哥竇憲、弟弟竇篤也擔任內廷官職,掌管禁軍。竇憲憑藉皇后的關係,橫行不法,胡作非為,連親王、公主以及其他幾家外戚對他也都“莫不畏憚”。
漢明帝非常喜歡女兒沁水公主劉致,專門為她選擇了一個風景優雅的地方,建造了一座園林作為她的陪嫁,這座園林被稱為沁水公主園,簡稱沁園。沒想到竇憲看中了這座風景幽雅的沁園,竟然出低價強買沁園。沁水公主懾於竇氏的威勢,不敢計較,於是竇憲便將沁園佔為己有。後來漢章帝路過沁園,見它變成了竇憲的園林,覺得很奇怪,便詢問竇憲。竇憲支支吾吾說不出來,漢章帝再一打聽,得知事情的經過,勃然大怒,對他進行了嚴厲的斥責:“今貴主尚見枉奪,何況小民哉”,再如此胡作非為,殺死你就如同殺死一隻老鼠那麼簡單!
結果還是在竇皇后的保護下,才使得漢章帝沒有繼續追究,只是把沁園還給了沁水公主。後人作詩諷詠此事,這就是詞牌“沁園春”的來歷。但漢章帝的一念之仁,卻鑄下了大錯。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評論此事時,也說了這樣一番話:“是故知善而不能用,知惡而不能去,人主之深戒也。”
四年後,漢章帝去世,年僅十歲的太子劉肇即位,他就是漢和帝。漢和帝的母親是梁貴人,竇皇后逼死梁貴人後,將漢和帝收養為自己的孩子。漢和帝即位後,竇皇后便以太后身份臨朝聽政,竇憲與竇篤、竇景、竇瑰“兄弟皆在親要之地”,控制了朝廷大權。竇憲一朝得勢,“睚眥之怨,莫不報復”。謁者韓紆曾受命審理竇憲父親竇勳的案子,竇勳因此案死於獄中,這本是職務行為,但竇憲卻遷怒與韓紆,公然派門客將韓紆的兒子殺死,砍下他的頭祭奠竇勳。
劉秀之兄劉縯的曾孫都鄉侯劉暢是一個浪蕩公子,與竇太后私下有一腿,他來京城參加漢章帝的葬禮,幾次被竇太后召進宮去。但竇憲怕劉暢因此會得到太后的重用,分了他的權,居然派遣刺客殺死劉暢,還歸罪於劉暢的弟弟劉剛。事情敗露後,竇太后大怒,將竇憲囚禁在了宮中。竇憲害怕竇太后一怒之下將他殺死,於是便提出攻打匈奴為自己贖罪。
竇憲帶領大軍出塞三千餘里,大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勒功。竇憲也因功被封為大將軍,位列三公之上。他的弟弟們也都加官進爵,把持朝政。他們大興土木,修建豪宅,窮奢極欲。竇氏一門父子兄弟都身居官位,充滿朝廷;各地的地方官也都出自竇氏門下;他們的家奴門客也都倚仗權勢欺凌百姓,強取豪奪,“篡取罪人,妻略婦女”,弄得“商賈閉塞,如避寇仇”,而官府則畏懼竇家的勢力,不敢追究;朝廷大臣更是“望風承旨”。不僅如此,竇憲還勾結了一批死黨,企圖圖謀不軌。他的女婿郭舉受命經常出入宮中同竇太后聯絡,竟因此與太后勾搭成奸,串通太后謀害漢和帝!
漢和帝雖然只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但對於這一切卻是瞭然於心的,但由於朝廷的大權包括禁軍都被竇氏兄弟和黨羽所控制,而且隔絕了他與大臣們的聯繫,自己能夠相信的,只剩下了身邊的幾個宦官,特別是中常侍鄭眾,他為人謹慎機敏,於是漢和帝便與鄭眾商議誅滅竇氏。他利用竇憲班師回朝之機,派特使去迎接犒勞,穩住竇憲;同時派親信控制了禁軍,逮捕並誅殺了竇憲的親信,收回了竇憲大將軍的印綬,將他和竇篤、竇景等都趕回自己的封地。漢和帝看在太后的面上,不願公開處死竇氏兄弟,派人對他們嚴密監視。竇氏兄弟回到封地後,被迫自殺,竇氏宗族在朝為官者也都罷官回鄉。外戚竇氏的勢力被根除了,但宦官鄭眾則因此得到了漢和帝的信任和重用,由此又拉開了宦官專權的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