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已過故人樓,斷鴻聲裡斜陽瘦——深秋的出走,是為了再次歸來

月明已過故人樓,斷鴻聲裡斜陽瘦——深秋的出走,是為了再次歸來

秋感

無塵

月明已過故人樓,菊黃沏露少客留。

斷鴻聲裡斜陽瘦,梧桐滴盡瑣寒秋。

(偶感一首小詩,下面是正文部分)

月明已過故人樓,斷鴻聲裡斜陽瘦——深秋的出走,是為了再次歸來


深秋的風一吹起來雲即刻就散了,而心事卻逐漸濃了,就像泡久的茶色。

農曆八月的尾聲,每年快到到重陽就想回家,雖然知道無法實現,但總忍不住不想。

此時的月亮明淨,飛鴻已來,待菊黃沏露,深寒秋,就是秋遊的時候——

去碧雲天、黃葉地感受秋的純粹,從空亭漫漫聽梧桐葉落,賞紅楓斜陽待殘荷雨聲。

明知這都是安排卻很難實現的旅程,卻總是期待一番,就當它是個白日夢吧。


月明已過故人樓,斷鴻聲裡斜陽瘦——深秋的出走,是為了再次歸來

人世間何嘗不是夢,只是好像有的人醒著,有的人卻自我迷醉,半醉半醒間也許是大多數。

夜越深,就越能放縱自己躲在安靜裡寫字。

此時的夜色就像緩慢起伏的大海,我像一隻船眠在海里。一整天的匆忙,只有這個小小的時空裡有專屬自己的一絲樂趣。

看到詩經手繪圖譜裡面居然有兩種鳥兒,名字極為特別:一種名曰流離,一種喚作晨風

流離其實就是貓頭鷹,總被視為不詳,名字也如此悽楚。其實背井離鄉的人何嘗不像這個名字,漂泊無根,即使真正在異鄉安定下來最終還是朝向故鄉的方向吧!

就像秋南春北的鴻雁,自身是帶有一個磁場的。


月明已過故人樓,斷鴻聲裡斜陽瘦——深秋的出走,是為了再次歸來


故鄉真的就只是你從小生長的那個地方麼,或許不止,它或許是一種想象又或者是一種希望,一些沒有泯滅的堅守和一點不願放棄的喜歡。

就像三毛的撒哈拉,也許它僅僅是一個意象,或許就是不能達到的遠方。

遊子遠行,如果看不清遠方,也看不清故鄉,那就先看清自己的內心。

看到心的方向,朝向心之所往。


月明已過故人樓,斷鴻聲裡斜陽瘦——深秋的出走,是為了再次歸來

歸去歸來,人聚人散。

有時總覺得人有無數個“故鄉”,它們真正的在你的心裡存在過、溫熱過、滾燙過,你也曾因為它們絕望過、憧憬過、熱愛過,這就夠了。

忠誠於自己實屬不易,忠誠於世界則是更難,最重要是你從來沒有放棄過對於自己的承諾。

一步一步安靜且堅定地朝著遠方走去,也朝著咫尺天涯的故鄉。

共勉,早安!秋涼添衣,勿忘掛念!


月明已過故人樓,斷鴻聲裡斜陽瘦——深秋的出走,是為了再次歸來


月明已過故人樓,斷鴻聲裡斜陽瘦——深秋的出走,是為了再次歸來


月明已過故人樓,斷鴻聲裡斜陽瘦——深秋的出走,是為了再次歸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