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献给迷茫、消沉的青年

写在开头:我们往往缺少一种魄力,去直面生活中必须与之战斗的一切。

许多青年的人生从进入大学便失去了方向,缺少了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便很容易陷入到充满诱惑的大学生活中,等到毕业方才发现逝去的不仅仅是时间。

面对社会,技能空白和能力缺乏就会让青年人屡屡碰壁,最后不免陷入对于未来的迷茫和意志的消沉,这些人或加入啃老族或以打工者的形态混迹社会,频繁跳槽。

《希望》——献给迷茫、消沉的青年

《希望》——献给迷茫、消沉的青年

这些青年似乎丢失了希望,又不知道该到哪里去寻找。

商人敏锐的嗅觉立即关注到了这一日益壮大的群体,于是XX天助你学会XX、XX封闭式培训班等等证书、考试培训班就应运而生。

这些培训都有共同的特点:门槛非常低,普通人即可进入;费用非常高,动辄几万块;时间都不长,短则一周最长不过1个月。

多少家长、青年都乐此不疲的为之慷慨解囊,将青年们送入培训课让讲师给这些孩子们武装大脑,人们希冀着通过短暂的学习让青年获得一项或多项技能,好帮助他们走出迷茫,克服消沉。

《希望》——献给迷茫、消沉的青年

但是这些速成的培训班往往教授的都是最为普通的技能,这些技能并不具有核心竞争力,相反还总会带着些华而不实的包装。这些看起来好看的花架子只是给了青年们一件件皇帝的新衣,无助于他们寻找希望,自立于社会。

希望从哪里来?这似乎是一个问题。

泰戈尔说:“要学孩子们,他们从不怀疑未来的希望”、雪莱说:“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鲁迅引用裴多菲的文字:“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1.学习孩子

他们健康向上,似乎永远不识愁滋味,所以他们永远充满希望。但是这有条件,孩子的无忧无虑正是建立在父母为其抵御社会的风霜雨雪、无私供养之上。青年人再依托于渐渐年迈的父母似乎并不大妥当。

《希望》——献给迷茫、消沉的青年

2.耐心等待。

人似乎总是相信时间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能够改变一切,当然也可以带来希望。可是人的生命是短暂的,青春的逝去总由不得我们去肆意挥霍,青年正直壮年,正是为社会贡献力量,为家人谋求幸福生活的黄金时间。让青年耗去大好时光,过着苦行僧似的低调生活,非但青年人不愿意,社会与不会允许。

3.去战斗和坚持战斗。

鲁迅在《希望》中给青年做了一个榜样,如果希望同绝望一样都是虚无的,而我们又需要希望之时,不妨蹂身而上与虚无的黑暗肉搏,在战斗中建立希望,用坚持战斗来催旺希望的火焰终至燎原。

《希望》——献给迷茫、消沉的青年

陷入迷茫和消沉的青年不要总是期盼外力去打破自己织就的牢笼,要坚定自己才能改变现状的勇气,奋力迈出外力辛苦营造的“舒适圈”,将自己曝露在社会的浪潮中,与社会战斗。

这战斗总有方法,自律和坚持是能够胜利的核心。

战国的苏秦,在年轻时也因为学问不高备受轻视,他也一度沉默寡言、意志消沉,回到家中他决心努力学习,但是懒惰和意志力不坚也让他困扰,于是他痛下狠心,每每学到困意来袭,就用锥子狠扎大腿,让自己清醒,长此以往终究成为流传千古的纵横家。

彭于晏也曾经有过无戏可拍的迷茫时期,一步无人敢接的《翻滚吧,阿信》,让他果断迈出的战斗的步伐。他用八个月的时间完成了生命的蜕变,这八个月他只吃水煮蛋,每天进行10个小时以上的体操项目练习,八个月间他从鸡排男生蜕变到拥有健美体魄的运动健儿,顺利的接下这部让他今后走上大红大紫之路的电影。

《希望》——献给迷茫、消沉的青年

青年,去阅读鲁迅的《希望》,他会告诉你勇敢的去和社会战斗,只有战斗才能为自己赢来希望。在战斗的开始,自律可以鞭策自己不走弯路,坚持是这条通往希望之路上仅有的朋友,愿青年们都能摆脱迷茫与消沉,为生命注入希望的甘泉。

写在最后,赠与在读鲁路上寻求思想痛并快乐着的人们:“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