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單獨就“成渝中線”孤立研究設站問題!

成渝中線站點設置,應該要以沿途地區人口基礎和未來發展需要為導向,結合中線沿途的市域快軌,高速公路等其他交通方式來綜合考慮。

以交通來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習慣,比如今後要形成“出城坐高鐵(很遠),區際坐快軌(較遠),區間坐輕軌(不遠),區內坐巴士(較近)”,高速公路逐步剝離長途公共客運功能,比如取消跨省際客運,今後的高速公路是為中短途旅遊、商務等個性化定製化功能服務的,是為短距離貨運中轉集散服務的。高速公路不應承擔長途公共客運,因為駕駛時間太長不安全、時間效率低。

以交通導向來影響區域經濟佈局和人們的生活,不應侷限於並且應該勇於打破當前行政區劃界限,不應受限於當前的生活狀況!交通不僅是為了給我們現在的生活帶來便利,而且應該影響和改變我們生活方式。即交通影響生活,交通改變現狀,交通引領我們走向未來的繁榮富強是導向。

因此,“成渝中線的站點設置是一個複雜的事情”,咱們一般人判斷不了,應該由專業人士來幫我們分析把握。我看了大足銅梁站問題的討論,感覺很多人都是隻就出行功能在談距離問題,這與我所說的導向不一樣。我認為以現在的狀況來設站,等於是一切都沒有改變,是談不上未來發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