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快速响应市场的企业内部读书会,是人工智能时代组织标配

1、围绕企业难题的解决方案的数字化为组织提供了高效自主学习的海量数据和燃料


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创投市场越来越成熟,部分地区和领域甚至出现了很多泡沫,满大街的投资人、咨询师、教练,围剿一个创业者的现象屡见不鲜。


知识付费市场也越来越成熟,无论是知识属性、逻辑倾向更强的得到,还是实战属性、创新导向更强的混沌大学,都完成了相当规模的用户覆盖,其他瞄准职场成长、个人认知、创业各个细分领域的知识大中小V也满坑满谷,测试期的视频号里绝大多数内容供给都在试图“教育”创业者。


中小企业遇到的几乎所有难题都可以通过检索在各类平台得到各类解决方案,创业者只需要做筛选就可以轻松获得解决方案


当然企业难题与方案要完成匹配,还需要结合企业实际,而帮助创始人了解企业实际、核心能力和优势的各类解决方案一样很多。


通俗的讲,现在中小企业的经营,像极了拥有海量资料参考的开卷考试,所遭遇的任何一个问题,无论是问题背后的问题还是解决了问题之后的下一个问题,都有现成的答案,如果没有,要么检索的方法或数据量不够,要么就是一个待开发的新知识付费市场。


2、组织的学习天生应该是“功利性”学习,应该离增长更近,离顾客价值更近,离钱更近


不少企业为了提升组织学习能力,开阔中高管的视野,加快人才培养等,在企业内部做了读书会,大部分读书会大都围绕某本书或某节课,做一些或深或浅的讨论,时间一长,因为缺乏明确的目的和积极及时的正反馈,原本美好的想法就会变成了管理层的负担,学习一旦回到了应试教育的熟悉场景,很多味道就变了。


企业的阅读天生应该是“功利性”阅读,而非商业通识教育,在职每一个员工的工作时间都是有成本的,所有的阅读或学习都应该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服务。


更进一步讲,组织的阅读或学习应该以“钱”为导向,这个钱既是短期的钱,也是长期的钱,短期的钱是以解决当前困境为主题的阅读,长期的钱是指要形成一种稳定地能快速响应市场、响应顾客需求的机制,来确保公司核心骨干的视野、知识结构、思维模型、自主学习方法等是与整个市场节奏、行业发展趋势、竞争环境适应的,而不是一味地蜷缩在舒适区。


3、一读就困的聊天型选手一样有高效的“阅读”方案


在纸媒时代,阅读就是以书本为载体的阅读,但在信息时代,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成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本身就不再局限于纸质书籍的阅读,而是所有互联网图文、音视频格式的各种阅读,甚至超越这些阅读本身的与其他“活数据”(公司、高人、顾客等)之间的对话。


对于一读就困,但在饭桌酒局上完成商业素养训练的“聊天型”选手而言,你不能通过一本书或一篇深度文章、几十甚至上百分钟的课程来锁住一个人,尤其是老板,所以这些人的阅读更不该局限于传统阅读本身,那么对聊天型选手而言,更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什么呢?


饭桌酒局当然避免不了,但如果以学习为导向做局,就要找比自己更牛的人一起喝酒、喝茶,不停地约牛人、高人,同行可能三天看完一本书,而自己要三天见一个牛人,每见一次聊够3个小时以上,每次聊时要挖地三尺筑墙三丈,探询对方成长历程,创业初心,第一桶金,高速增长由来,创业之痛,当下的挑战机遇,对各种问题本质的看法,及对未来的展望,挖得越深越多越好,毕竟是把他当做一本书来阅读


除了读人,还可以读公司,也即对标行业最优或心中最优的公司,实地考察,一样挖地三尺,筑墙三丈,盘问各种细节,追溯各种渊源,探询背后逻辑,感受真实体验。


最容易被忽略的其实是读顾客,与顾客各种攀谈,观察并探询顾客所有行为路径背后的秘密,心思,既然不能阅读现成的管理心法、产品心法、品牌心法等,那就直接从顾客那里获得终极心法——顾客价值心法。


这些阅读也都可以以企业阅读会形式开展,集体行动,聚合各路英雄的算法,内部研讨吸收,生成行动和结果


4、读书会或学习,最大的意义在于演化,以及演化机制的形成


企业读书会不是短期行为,也不是长期的摆设,而是要形成一种机制,遭遇问题或发现机会时的敏捷快速响应机制,员工自主学习自主成长的机制,创始人做决策时高质量的发散和收敛机制,从高效认知到高效转化的机制,以及元认知能力指导下的复盘、进化机制。


5、共创式学习,社交式学习,课题式攻关,都可以以“行动学习”的方法论串联起来


最高效的学习不是出版物性质的信息输入,而是以清晰目的为导向的共创式研讨,互联网上再优质的解决方案都只是出版物,阅读过程只能留存在阅读者个人大脑里,不经过讨论,不达成共识,不生成任务或行动,就不会产生价值,而结果导向的学习就必然要求社交化、共创式的研讨,如果要攻克某一个重大难题,就要动员整合更多的数据,更丰富的讨论,才能获得一个更为客观、精准、易操作的解决方案,所以需要更多的时间,比如两天,三天,五天。


而行动学习方法论提供了成熟的流程解决方案,确保了长跨度高质量的信息发散和收敛过程,确保了鼓励每个人表达,获得多元化视角认知的环境,也以共识为媒介,以行动方案或任务分工为学习结果,来确保离钱更近,离价值更近。


6、阅读从来都靠大模块沉浸式体验才能高质量的输入,人为地将书本、课程拆分,不只降低了效率,也摧毁了几乎所有价值


每本书,每个课程,都是创作者相对系统的解决方案,酷爱读书的人也大都体会过一气呵成式的畅快阅读,只有集中的沉浸式阅读,才能让创作者的思想、逻辑更真切地流淌到自己的血液、骨髓乃至灵魂中,变成我们的本能,在下一次遇到相关问题时能产生本能式的反应,所谓“知行合一”就是如此。


但大多数组织或个人的阅读习惯特别不好,常常人为地将一本书拆到一个月甚至数月来完成,读完几乎也忘了,虽然标记了阅读,但这本书几乎不再与自己相关,企业阅读更甚,阅读原本是极度私人化的行为,强制大家阅读一本书原本就违背了阅读原则,还将一本系统化的书人为拆分到一个月,照顾到每一个节奏的人,最终变成了一场集体应付,集体表演。


7、行动学习,敏捷组织,更高效的检索能力,这些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常识,基本功


我们生活的物理世界正在被5G、物联网、云计算等各种技术完成数字化进程,无论如火如荼的产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智能汽车、智能家庭、智能办公、智能购物,还是正在入侵我们身体的各类芯片,都将整个世界带入到人工智能世界。


人工智能处理信息的方式,可以简化为一种通过算力、数据、算法构成的信息采集、筛选、处理机制,也是目前为止最为高效智能的信息处理机制


在人工智能时代,作为普通人最简单不过的提升思考速度和质量的动作就是——面对同样的问题,一个拥有无限算力、高密度算法和海量数据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为怎么处理?


同样的,面对一个企业难题,我们也可以假设所有我们能搜集到的一切信息都是数据,而与难题对应的总会有一种或一个系列的算法能与之匹配,只需要我们调动脑力、心力资源计算出来即可。


简单地说,就是发现难题或机会后,通过检索,总结,归纳,就可以高效地解决和处理问题,更详细的步骤是,先对问题进行溯源,界定问题,界定好问题就基本上锁定了答案,然后海量检索,为了提升检索质量,要不停地优化检索算法,寻找可信度更高的信息源,然后对海量高质量数据进行分类排序,最终总结出与自己适配的解决方案。


这一过程通过刻意练习,可以在更短时间内完成,也即绝大多数员工都可以通过刻意练习在工作过程中将各类问题杀死在自己面前,不必上会,不必讨论,涉及面更广的重大难题或机遇,则可以通过已经熟练掌握人工智能思维的高手们进行共创式讨论,得出最优解。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每天新产生的信息量、算法量都超过工业革命以前几乎全世界的信息量,大脑的生存环境完全不一样了,这种击穿数千年的历史性变化,很多人依然是没有真切感知的,作为市场经济中的物种,对时代变化没有感知,再多的红利都没法变成基业长青的能力或机制,而想要穿越经济政治行业周期,长期拥有一台永动机般的印钞机业务,就必须建立能迅速感知市场和顾客变化的响应机制、演化机制。


以构建敏捷组织为目的的企业读书会就是首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