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川都濡街道:“双支部双引擎”助推坝区产业发展--地方联播--贵州--地方--首页

桐木坝区艾草长势良好

走进务川自治县都濡街道桐木村艾草基地,一片绿意葱葱,一阵风吹过,艾草闻风起舞,一派生机盎然景象。

“这批艾草是去年12月初栽种的,在4月份可收割第一批。艾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可收割4次,第一年亩产2000斤以上,从第二年开始,每亩产量在2500斤到3500斤,收入在6000元左右。而且在第三年可出售艾草根,每亩至少可疏根3000斤以上,每斤价格在1.5元以上,每亩至少收入4500元。”艾草基地负责人之一张治华介绍道。

桐木村大坝片区党支部党员在产业路修建现场调解矛盾纠纷

为切实做好桐木坝区产业结构调整,确保农户增收。都濡街道采用“双支部、双引擎”模式分别搭建坝区功能型和实体型党支部,为坝区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功能型党支部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任支部书记、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任支部副书记、街道组织委员、挂包桐木村领导和县农业农村局畜牧水产发展中心主任为支委成员,街道相关股室人员为支部党员,负责坝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布局、协调服务、资源整合、业务指导等工作。实体型支部即桐木村大坝片区党支部负责坝区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宣传引导、党员群众动员组织、土地流转、产业建设管理、项目建设、环境整治、矛盾纠纷调处等具体工作,下设艾草产业发展党小组、蔬菜产业发展党小组、精品水果产业发展党小组和环境综合整治党小组。

同时,都濡街道积极探索“股份经济合作社 企业(大户) 农户”艾草产业发展模式,引进务川国韵生物有限公司,推动产销一体化运作。在消除销售顾虑后,在张治华、方智勇等大户带动下,几名返乡务工人员也纷纷回乡流转土地种植艾草。

徐景昌是桐木村大坝片区党支部成员,也是艾草产业发展党小组组长,为了坝区艾草业发展、群众致富,有着30多年党龄的徐景昌充分发挥一名无职党员作用,不仅为艾草产业做好政策宣传引导、土地流转、劳务组织、矛盾纠纷调处等工作,更是亲自带领村民在基地干活增收入。

桐木村大坝片区党支部无职党员邹书伦现场调解矛盾纠纷

“我入党的初心就是要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现在坝区产业发展党支部让我担任艾草产业发展党小组组长,我要担当起使命,发挥好作用,带领桐木村的群众致富。”徐景昌说。

“徐景昌在艾草产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最初土地流转时,村民徐景权不支持工作,要把土地另种其他农作物,滞后了艾草发展进程。徐景昌三番五次做工作,并在其他地方为其调整满意土地。不仅调解矛盾纠纷,徐景昌还热心为在艾草基地耕地的重庆大型微机地操作的工人们免费提供住宿和生活,并帮助张治华等大户找务工人员。”桐木村大坝片区党支部书记龚进说。

为了助推坝区产业发展,桐木坝区产业发展党支部也充分发挥其职责作用,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规划坝区产业发展、整合资源,引进坝区产业发展企业和大户,助力坝区产业发展。

目前,都濡街道以桐木坝区为艾草产业核心区发展艾草666亩,通过大户带动238户农户种植480亩,年收入达480万元,其中土地流转费收入31.98万元,务工收入106.6万元。争取项目资金共计610余万元,其中人居环境整治资金263万元,基础设施建设242万元,产业路110万元。(文/王小军 图/苟君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