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為特殊姓氏者取名?

如果說名字是可以選擇的話,姓卻不是可以胡亂變化的,

一般人頂多有兩選擇:要麼隨父姓,要麼隨母姓。

一位剛參加工作的姓卞的朋友哀嘆,我怎麼偏偏就姓卞呢,我們單位那些漂亮MM對其他年輕同事都是小張、小李地稱呼,唯獨在叫我之前,總是先笑笑然後才連名帶姓地稱呼,弄得我好尷尬啊。

這位朋友的情況並不僅僅是他這個姓氏的人所獨有的,還有不少類似的姓氏同樣讓人經常陷入哭笑不得的境地。

我們中國人,特別是同事之間,熟悉之後喜歡稱呼姓而忽略名字,這樣顯得既親熱,又簡單。青年時就稱呼小張、小李,中年時則稱呼大張、大李,年紀再大點則稱呼老張、老李。但是因為字的諧音,有些姓稱呼起來就有點不太好聽了。

就拿剛才的“卞”姓氏來說:因為與“便”同音,年輕時候,“小下”讓人聽成了“小便”;中年時候成了“大卞”(大便);老了又成了“老卞”(便)了。

同理,小苟、大苟、老苟,一輩子都和狗狗分不開了。

“姚”與“窯”同音,張姐、李姐叫起來多親切,可是“姚姐”讓人聽成“窯姐”,是對人多大的侮辱啊。

同樣悲慘的還有“焦”這個姓氏。有一個流傳很廣的黃段子這麼說:您貴姓?我姓焦(自己腦洞一下)。

愛玩牌的朋友姓舒,那在牌桌上就最容易被人取笑了。“舒”與“輸”同音。小輸、大輸、老輸哪一個聽起來也和贏錢聯繫不起來啊。

“劉氓”?如果真有這樣的名,這孩子的爹媽起名的時候就沒好好念幾遍?

取名問答集|怎樣為特殊姓氏者取名?

還有一些姓氏則是和名字聯繫起來會因為諧音讓人的聯想偏移方向。這姓氏主要有以下幾個:賈、吳、梅、胡、付、白等。“吳”與“無”同音。“無”是沒有的意思,“吳有財”“吳發展”“吳希望”聽著什麼都沒有了。與“吳”相差無幾的“梅”,因為與“沒”同音,也不好起那些志懷高遠的名字了。

賈:“賈衛國”別人聽成了“假衛國”,“賈積極”成了“假積極”。“賈革命”當然不行,“賈反動”也不行。

付:不管你是正處長、正局長、正廳長、正司長,還是正縣長、正省長、正委員長,統統都是“副”的。

但下面這個“付欽”就有些尷尬了。

取名問答集|怎樣為特殊姓氏者取名?

胡:這個姓氏本意不太好。有人笑說如果“胡念”、“胡判”當了法官,那還了得?女孩子如果叫“胡莎”,當法官了萬一讓人叫成“胡殺”那就更了不得了。

白:白字的引申意思一是“沒有成就,沒有效果”。第二層意思是不付代價,比如:白吃、白喝、白賺、白拿……種種,不費力氣,不勞而獲,多好的美事兒啊!可是,不付代價的表象下往往會付出更高的代價。多少腐化墮落都是由此開始,最終難免落得被革職查辦、鐵窗餘生的下場。

但反過來,也有一些名字和這些姓聯繫得非常好,比如:胡笳,優雅出眾;卞證、卞梁、卞誠、卞澄、卞華、卞樺的諧音都很容易讓人聯想起一些耳熟能詳的詞語;白靈、白雪、白梅、白蓮雖然叫的人很多,但不失自然順口;白雲飛、白雲菲飄逸出塵。吳迪一出,誰與爭鋒?吳瓊自然是富貴啦。梅婷也許會一直在影視路上走下去?付彥可以經常赴宴?付貴是否真的富貴?

取名問答集|怎樣為特殊姓氏者取名?

姓名選字講究很大,不僅要注意單個字的音形、義,更要注重姓和名的整體組合搭配。名和姓渾然一體,意味深長,而又耐人尋味,方是上上之選。

所以,萬事沒有絕對,不管姓氏如何,重要的是你名字的整體配合。

取名問答集|怎樣為特殊姓氏者取名?

有需要給寶寶起名,改名或公司/品牌取名的朋友可以在下方進行留言,或者直接私信我,我看到後都會進行回覆,謝謝您的關注和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