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山: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

素山: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

賈誼塑像

賈誼《過秦論》下篇結尾:“野諺曰:“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 是以君子為國,觀之上古,驗之當世,參之人事,察 盛衰之理,審權勢之宜 ,去就有序 ,變化因時,故曠日長久而社稷安矣。”

賈誼《論積貯疏》:管子曰:“倉廩實而知禮節。”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嘗聞。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飢;一女不織,或受之寒。”

賈誼《惜誓》惜餘年老而日衰兮,歲忽忽而不反。登蒼天而高舉兮,歷眾山而日遠。觀江河之紆曲兮,離四海之霑濡。攀北極而一息兮,吸沆瀣以充虛。飛朱鳥使先驅兮,駕太一之象輿。。。。。。

賈誼(前200—前168)時僅33歲。司馬遷對屈原、賈誼都寄予同情,為二人寫了一篇合傳,後世因而往往把賈誼與屈原並稱為“屈賈”。

素山注:

賈誼名傳千古,得益於才幹,更得益於為國為民之情懷!但其僅在世33年,讀其《惜誓》能感觸到其心境與年齡的不符,此大概是性格缺陷,可悲可惜!蘇軾在《賈誼論》更是分析了賈誼事業上的優勢,高世之才,卻不能解惑!你我普通人又能從中得到什麼啟示吶?

世人都在忙著提高自己的能力,心理健康卻被大多數人忽視!性格缺陷視而不見,心浮氣躁何來事業上的建樹?人情世故的融洽?

蘇軾《賈誼論》:夫君子之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古之賢人,皆負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萬一者,未必皆其時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為賈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絳、灌之屬,優遊浸漬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後舉天下而唯吾之所欲為,不過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談之間,而遽為人“痛哭”哉!觀其過湘為賦以吊屈原,紆鬱憤悶,趯(yuè)然有遠舉之志。其後以自傷哭泣,至於夭絕。是亦不善處窮者也。夫謀之一不見用,則安知終不復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變,而自殘至此。嗚呼!

賈生志大而量小,才有餘而識不足也。。。。。。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遺俗之累。是故非聰明睿智不惑之主,則不能全其用。古今稱苻堅得王猛於草茅之中,一朝盡斥去其舊臣,而與之謀。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備論之。亦使人君得如賈生之臣,則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見用,則憂傷病沮,不能復振。而為賈生者,亦謹其所發哉!​

用杜牧《阿方宮賦》作為結尾。大家共勉!

“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杜牧《阿房宮賦》)

素山: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

省學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