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长的路啊,要慢慢地走

1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新闻:

9月1日,四川眉山有个13岁的孩子,因为玩游戏和家长产生矛盾,从家中一跃而下,当场身亡,父母哭的撕心裂肺,可是,孩子再也听不到了。

孩子在当地名校上学,开学后就上初二了,成绩优秀,年级前200名,父母都是教师,按照父母规划的线路和孩子的成绩,孩子的未来清晰可期。

可是,这样一个表面上看上去完美的成长路径,在孩子的众身一跳下,戛然而止,徒留悲伤的父母悲痛欲绝。

没有一个家长不爱孩子,也没有哪个生命会愿意轻易离去,不是当事人,我们无法,亦不忍去推测孩子当时的想法,这个13岁的少年是有多坚决,才会从那么高的楼层一跃而下,不给父母留一丝后悔的机会。

人的压力就像弹簧的两端,绷的越紧,越有崩断的可能。

孩子的成长,就像弹簧,父母适当用力,弹簧会展现最好的状态;用力过度,毁了孩子,也伤了自己。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父母的美好愿望,但别忘了,孩子永远是孩子,尊重他是一个独立个体的事实,特别重要。

最好的状态是: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去成长。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有时候,慢慢来比匆匆走,更能让孩子感觉幸福。

花开有时,花落有声,家长需要做的,就是耐心一点,再耐心一点。

长长的路啊,要慢慢地走

2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想慢慢来,是家长太着急,受不了孩子慢慢来。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很多家长的理念。

在这个理念的推动下,家长变得焦虑,给孩子报了很多兴趣班,有些家长甚至将孩子每天的时间安排精确到分钟,也不管孩子能不能接受。

反正,只要孩子坐在补习班的课桌上,家长的内心就是放松的。

可是他们忘了,孩子始终是孩子,他也有自己的正常需求。

而这种急功近利的教育心态,以及家长之间的相互攀比,在不断增加家长焦虑的同时,也让孩子倍感压力。

一旦孩子表现不佳,家长就会指责孩子,从而引起孩子反抗,引起亲子矛盾。

在这个过程中,心态好的孩子,会自我调节,心态不好的孩子,就有可能走上极端,这样的例子不是没有。

毕淑敏曾说过:树不可长的太快,一年生当柴,三年五年生当桌椅,十年百年的才有可能成栋梁。故要养深积厚,等待时间。

人的成长是一场马拉松,并不是起跑时快一点就能首先到达终点。

这场比赛,拼的就是耐力和耐心。

长长的路啊,要慢慢地走

3

那么,怎样才能做一个不着急的父母呢?

1.和孩子一起成长。

好孩子不是教出来的,而是习得出来的。

家长的目光聚焦在哪里,孩子的成长就在哪里。

唐太宗曾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只有这面镜子干净向上,孩子才能习得好的品质。

爱读书的父母,孩子会阅读。

爱陪伴的父母,孩子也会学会爱。

而情绪稳定的父母,孩子的内心会宁静。

孩子的成长不仅需要牛奶,更需要看见。

你的优秀我看见了,你的缺点我也能接受。

你的开心我看见了,你的难过我也能感知。

你的勇敢我看见了,你的踌躇我同样接纳。

爱是什么?爱就是看见

长长的路啊,要慢慢地走

2.认可孩子,爱孩子的全部。

三毛曾对自己的父亲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一生最大的遗憾不是没有赚得全世界,而是请你欣赏我。

孩子在肚子里时,我们的愿望很简单,只希望他健康。孩子刚出生时,我们希望他快乐。等他上学了,我们希望他各科都优秀,样样都超越。

家长总是会忽略孩子的优点,不接受孩子的缺点。

吃饭洒了,做事慢一点了,东西没有归位了,鞋没有擦干净了,题做不起了……都会成为家长爆发的原因,在咆哮的时候,家长恰恰忘了,自己小时候是怎样的样子了。

世上无完人,大人尚且做不到完美,又何必苛责孩子?

几米在《我不是完美小孩》中写道:

当我变得和你期待的不一样时,请爱我原来的样子,疼我原来的样子,赞美我原来的样子,我知道我不是一个完美的小孩。

家长可以对孩子有期待,但不要去挑剔和控制。

给予孩子足够的成长空间,相信孩子会还你一个大大的惊喜。

长长的路啊,要慢慢地走

3.不要语言暴力,把孩子当成朋友一样对待。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语言虐待”。

心理学家说,语言虐待不如身体虐待容易引起注意,因为看不见伤痕,留不下证据,然而它的伤害可能比身体虐待更加严重。

家长一定记得,下面的这些话千万不要对孩子讲:

“笨蛋”、“没出息”、“怎么生了你”、“你以后就这样了”……,这些话对孩子的打击是难以评估的,孩子会没自信,会自我否定,会成为孩子一生的内心黑洞。

并且,越是这样骂,孩子就越有可能成为这样的人。

曾看过这样一段话:盛怒之下是被吓坏的孩子,抱怨之下是畏首畏尾的孩子,说教之下是叛逆的孩子。

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叛逆,家长要做的,是以理解代替指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指责是最容易做到的,却也是最无效最易引起孩子反感的方式。

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试想,你会指责你的朋友吗?不会,对吧?在朋友遇到问题时,你给予的是建议,而非指责,是吧?

长长的路啊,要慢慢地走

4

刘瑜在《愿你慢慢长大》中写道:

亲人只有一次的缘分,无论这辈子会相处多久,也请好好珍惜共聚的时光,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

人生路漫长,成长是一辈子的事,如果孩子感觉累了,可以暂时歇一歇,等调整好状态再出发。

父母也不必催促,耐心等待,静待花开。

相信孩子的潜力,接纳孩子的所有,学会放手,彼此尊重。

长长的路啊,要慢慢地走。

长长的路啊,要慢慢地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