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信什麼個稅退稅“祕笈”,小心違法!

《稅收徵管法》明確,納稅人編造虛假計稅依據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並處五萬元以下罰款

個人所得稅彙算已經進入了申報高峰期,辦理退稅已達數千萬筆。網上流傳一些所謂個稅退稅“秘笈”,實質是虛假申報騙取退稅,已經引起稅務部門高度關注。

由於去年新個稅法全面實施,今年3月至6月,個稅納稅人需要將自己去年全年獲取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所得,合併後按年計算全年最終應納的個稅,與去年實際預繳個稅相比後,多繳稅會被退還,少繳稅則需要補稅。

絕大部分人都依法誠信申報,但也有一些人聽信所謂的個稅退稅“秘笈”,有意或無意違法違規,騙取退稅。

第一財經記者發現,目前所謂的一些退稅“秘笈”,無非是在年終彙算申報之時,讓納稅人少報收入,或虛假申報扣除項目等方式,以達到彙算後實際應納稅額小於此前預繳稅額,從而獲取退稅。

昆明市稅務局發現,納稅人周某同時任職受僱於安徽省某教育機構以及昆明市某中學呈貢校區,2019年預繳稅額為7531.19元。在進行年度彙算申報時,周某僥倖心理作祟,認為選擇呈貢區作為彙算清繳地,稅務部門無法掌握其在安徽省的收入情況,因此故意減少申報了在安徽省某教育機構取得的2萬多元工資薪金收入,並申請退稅2737元。結果被稅務機關核實發現有問題,對周某進行政策宣傳與操作輔導,周某已更正申報,表示了歉意。

更多的人則是虛假申報個稅扣除項目及減免稅優惠。

比如任職於昆明某酒店管理銷售部楊某某在辦公室刷抖音時,無意間看到有網友發佈瞭如何申報個稅年度彙算的視頻,並在視頻中聲稱按照此方法操作繳了多少稅款就能退多少稅款,其實就是虛假填報了“其他自然災害受災減免個人所得稅”優惠項目。楊某某照此法申報退還去年已繳納的7000多元稅款,並輔導了辦公室其他7名同事一起進行了同樣的操作。

結果,被稅務機關發現申報數據異常,經宣傳教育楊某某等人做了更正申報。

還有一些納稅人聽信退稅“秘笈”,虛假申報大病醫療專項附加扣除、住房租金扣除、子女教育扣除等扣除項目,來騙取退稅。

對此,國家稅務總局北京12366納稅服務中心提醒納稅人,辦理年度彙算退稅,需納稅人自行申報,個人要對申報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負責。納稅人申報時如有疑問,可及時向稅務機關、單位或者稅務專業人士諮詢,不要輕信網傳、口傳的所謂“退稅秘笈”,避免出現違反稅法規定的錯誤申報或不實申報。

目前針對首次虛假申報退稅的納稅人,稅務部門進行宣傳教育,幫助納稅人更正違規操作。但按照個稅相關法規,如果納稅人提供的個稅虛假信息情節嚴重的,有關部門應當依法予以處理,納入信用信息系統並實施聯合懲戒。一旦被列入徵信黑名單,個人貸款、買房、甚至做火車、飛機等都將受限。

另外,居民個人填報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存在明顯錯誤,經稅務機關通知後,居民個人拒不更正或者不說明情況的,稅務機關可暫停其享受專項附加扣除。

《稅收徵管法》明確,納稅人編造虛假計稅依據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並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想要避開個稅退稅陷阱其實很簡單,據實申報即可。

除了不要相信什麼退稅“秘笈”外,稅務部門也提醒納稅人,稅務機關不會因為退稅,通過非官方辦稅終端或渠道(如電話、短信)向納稅人索要銀行賬戶和密碼信息,請納稅人提高安全防範意識,謹防詐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