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什麼讓我逃離舒適圈

“你已經探索很久了。現在放棄探索,學習如何收穫吧”

最近一年,很人多鼓吹走出舒適圈,要幹痛苦的事情才能成長,很多人為在自媒體上寫了很多類似的文章“要想讓自己成長,必須學會痛苦”,給人感覺非常有道理,尤其是應和有句話“風雨過後,見彩虹”。

我不否認痛苦使人成長,痛苦使你脫變。

我認為,所謂的痛苦使人成長,無非就是讓你一直成長下去,直到你的生命結束,你還在成長中,請問那你如何收穫呢?

也許你會說,我的收穫來自我的成長,我在成長中一定會得到收穫。

如果你說的話也和這個類似,我只能說“我呸,鬼話連篇,把自己都說服了。

一個典型的矛盾“我們內心深處的設想和我們的實際生活狀況往往不盡相同。我們對於生活的設想和現實之間的差距,往往就如同白天和黑夜的差別“。

其實我想說,我沒每個人都渴望成長和幸福。在內心深處,我們都希望改變一些事情,使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所以我們都確信,相信成長會給我們帶來美好生活。

這種的成長和你所謂痛苦才會使你成長不一樣。

曾經就有同事和我說,幹得痛苦就對了,這樣才會使你成長。現在回想起來,他自己都一團糟糕如何帶領我成長呢?

還有另外一種現象,很多人以為自己生活在舒適圈裡,可實際上他們根本就沒有進去舒適圈,然後自己狐假虎威的興風作浪。

所以,我們在做事的事情的時候,總是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低估事情的難度。

我用自己方法,列出三個矛盾點“痛苦使人成長“、”誤以為自己在舒適圈“、”走出舒適圈“,請認真思考這段話” 你已經探索很久了,要學會收穫“。

能在舒適圈的人,做的好的人其實是寥寥無幾。

什麼是舒適圈,代表一個人對自己擅長的工作,對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非常熟悉而且不需要花費多少力氣就做好的。這才是舒適圈。

也不知道,當初在微博上,口口聲聲說要逃離舒適圈的哪個朋友現在怎麼樣了。

走出舒適圈,我個人找不出什麼理由,讓自己走出這個舒適圈,憑什麼?

舒適圈對於30歲的人來說非常重要(30歲意味成熟),明明可以為社會做出貢獻,讓自己生活更幸福,然後選擇了陌生領域去探索,在這裡讓自己變得痛苦,而且無法變現收穫。

哪些整天叫嚷嚷喊著跳出舒適圈的人,基本上都是沒有什麼經濟壓力的人,尤其是老闆和“富二代”。

很多人不知道責任使人富有,責任不僅僅是為了更好的工作,也是為了承擔來自家庭的壓力和責任。

哪些鼓吹走出舒適圈的人,就是一個笑話。

能讓一個成長的,不是離開舒適圈,去陌生領域探索自己不擅長的事情。而是要在自己所擅長的領域,不斷深入的學習和研究,讓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更加幸福。

只有擅長有興趣的事情,才能讓自己有興趣不斷的深入學習,增強自己的能力。

當我們把自己所擅長的事情做到極致的時候,無論是工作還是家庭,都能輕鬆的面對歲月帶來的壓力,所以生活在舒適圈並非易事,舒適圈同樣需要你的成長,才能匹配相應的舒適圈。

不要為了金錢去做一些無趣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