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克斯夫婦主動退低保當起致富帶頭人

特克斯夫婦主動退低保當起致富帶頭人

4月24日,夫婦倆在農家樂門前合影。


特克斯夫婦主動退低保當起致富帶頭人

努·新卡很喜歡歌舞,經常參加村裡的歌舞表演。


特克斯夫婦主動退低保當起致富帶頭人

今年春節前,夫婦倆和村裡老人的合影。


天山網訊(文/記者 趙梅 通訊員 江駿 圖/受訪者提供)“女兒,爸媽挺好的,這幾年,很多親朋好友幫助我們,我們已經把外債還完了……“,4月24日,特克斯縣呼吉爾特蒙古民族鄉多勒肯村,49歲的努·新卡看到由自家真實故事改編的微電影《希望》,忍不住淚流滿面。

這部由特克斯縣委宣傳部組織拍攝的微電影《希望》,講述的正是努·新卡一家脫貧致富的勵志故事。

因病致貧 ,他們打工還債退出低保

7年前,努·新卡夫婦為給身患白血病的大女兒治病,欠下16萬元外債。村委會在得知情況後發動村民捐資捐物,併為夫妻倆申請了低保。一家人也因此成為鄉政府重點幫扶的貧困戶和低保戶。

遺憾的是,夫妻倆拼盡全力,最終女兒還是走了。“只要心中充滿希望,一切都會變好的。”女兒臨終前的這句遺言,成為支撐夫婦倆堅強活下去的動力。處理完女兒的後事,夫妻倆來到縣城,開始了他們掙錢還債之路。

夫妻倆跑遍了整個縣城,只要有活幹,不管貨物裝卸、刷漆塗牆、酒店服務、家電維修、買菜送貨,他們都去幹;只要能掙錢,不管白天黑夜,夫妻倆隨叫隨到。最累的時候,他們一次要肩扛百八十斤重的貨物,卸貨、裝貨、配送、整貨,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下班回到租住的地方,早已累得挪不動身子。2017年年初,夫婦倆終於還清外債。

沒有了負債,他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找到村委會要求取消低保。“我們想家裡已經沒有欠款負擔,能夠自食其力,以後的日子肯定會越來越好,我們要把低保讓給更需要幫助的人。“努·新卡說。事實上,那個時候,努·新卡家雖然還清了外債,但生活的重擔並沒有減輕。她打工的酒店恰好被轉讓,丈夫打工的收入也不高,小兒子還在內地上學……

工作隊幫扶,他們成為致富帶頭人

得知努·新卡家主動退低保,2017年春天,特克斯縣商務和經濟信息化委員會駐呼吉爾特蒙古民族鄉多勒肯村第一書記、“訪惠聚”工作隊隊長陳衛東特意去她家走訪。“除了簡單傢俱,什麼也沒有,我們問她‘生活條件不好,為啥還要退低保’,她說‘想靠自己努力生活’。”陳衛東說,工作隊被夫婦倆自強不息的精神深深打動,決定想辦法幫一下他們。

得知努·新卡飯菜做得不錯,有創業開農家樂的想法,工作隊開始幫她籌劃開農家樂事宜,從裝修到給農家樂起名工作隊忙前忙後沒少費心。在工作隊的幫助下,當年6月18日,努·新卡的“好人農家樂”開張了。

“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我們一定要努力經營。”努·新卡說,農家樂開張那一天,她和丈夫非常高興,村領導、工作隊以及很多親朋好友都來給他們鼓勁加油。

夫婦倆也暗下決心,一定要用勤勞的雙手走向致富之路。她家農家樂主要以蒙古族特色菜餚為主,菜餚所用食材都是她和丈夫種植的有機蔬菜,散養在周邊的牛羊雞等。

每當遊客到來,喜歡歌舞的努·新卡會主動去給遊客唱祝酒歌,讓遊客品嚐自己釀製的米酒。“她家的農家樂很有特色,飯菜品質也好,很多外地遊客是慕名來這裡的。”呼吉爾特蒙古民族鄉宣傳幹事加孜拉·努爾蘭說,久而久之,夫婦倆經營的農家樂生意越來越紅火,兩人也因此成了村裡的致富帶頭人。

回饋社會,他們慷慨解囊獻愛心

勤勞善良的努·新卡夫婦還有顆金子般的心。

兩人在縣城打工時,一次,丈夫李·巴利加在工地拉沙子時,意外得知工友的孩子患病,便從家裡僅有的幾千元積蓄中拿出一千元,送給需要用錢的工友。“女兒患病的時候,我們得到過身邊很多人的幫助。所以,身邊有人遇到困難,我們也應伸手去幫助他們。”李·巴利加說。

夫婦倆在經營農家樂期間,還不忘幫助他人、組織公益活動,“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後,努·新卡和丈夫組織十幾位村民給武漢捐款。”加孜拉·努爾蘭說,得知村裡的工作隊在疫情防控期間,一直堅守工作崗位,有時甚至顧不上吃飯,夫婦倆在2月至3月期間,每天中午做好飯,送往執勤點,“我們有困難時,很多人都幫助過我們,我們脫貧了,不能忘了回報社會。”努·新卡說。

努·新卡家脫貧致富的事蹟引起特克斯縣政府的關注,並被特克斯縣委宣傳部拍攝成微電影,並於近期在當地重複播放,“我們想用努·新卡家的真實故事,激勵所有正在努力的人,只要心中充滿希望努力奮鬥,就一定能過上想要的幸福生活。”特克斯縣委宣傳部負責人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