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讀書不自覺怎麼辦?給你支一招,很管用。


孩子讀書不自覺怎麼辦?給你支一招,很管用。


大家會發現一個現象,有些孩子讀書非常自覺,不用家長提醒,自覺高質量完成作業。

有些孩子,家長在旁邊陪著會認真學習,離開就上演各種小動作。

還有些孩子,家長坐旁邊也沒用,照樣不寫作業,不學習。

怎樣才能培養出讀書自覺的孩子?激發孩子讀書的原動力

原動力就是,我覺得讀書很重要,我要好好讀書。

這種原動力哪裡來?家庭教育慢慢滲透。

在新時代,如何創新家庭教育的方式,更好地讓孩子“入耳入腦入心”是擺在每個家庭的一道難題。我們想傳遞“奮鬥本身就是一種幸福”的正確奮鬥觀,讓孩子領悟幸福不是安逸,不是逃避,不是一較高低,而是一種有意義的快樂,是“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通過浸潤式引導教育,激發孩子內心的小宇宙,在日常的每一點每一滴中讓孩子不僅內心豐盈更有家國情懷。

藉此機會淺談一下我們家最日常的教育模式。

孩子讀書不自覺怎麼辦?給你支一招,很管用。


讓書香浸染孩子的心靈,培養孩子高尚的品質

“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兒童時期的閱讀尤其重要。對知識的渴望,對世界的好奇,小學階段是孩子精神飢餓感最強烈的時期,作為家長我們要抓住這個契機。

陪孩子從讀她感興趣的繪本到童話故事、從背誦詩歌到引導孩子讀名著、讀人物自傳,一切看起來都水到渠成,卻花費我大把的精力。

如何幫助孩子在不同的階段選擇不同的書籍顯得異常重要!當然打開閱讀方式亦可新穎活潑、形式多樣。

以新媒體的讀書活動為載體,讓孩子在充滿詩意的環境裡安安靜靜地讀書,如同呼吸一樣自然快樂地閱讀,不愧為上上之策。

比如,我買了康震的古詩詞、蔣勳說紅樓、凱叔講西遊記等音頻讓她在上學、放學路上聽。孩子非常喜歡這些名家的解讀。聽完音頻會主動看書籍。從音頻到書籍,是由易到難的過渡,很好地調動了看書的積極性。

其次要注重孩子閱讀的輸出。作為她的忠實觀眾“說來聽聽”的閱讀討論,便是我們家平時觀察她是否精讀的一種檢驗方式。每次聽她的分享,鼓勵的掌聲總是不會缺席。

隨後她的閱讀熱情就一路持續高漲。這個環節也有效的培養了她的理解、思辨、表述以及概括力。

平時我們會收集一些好的文章推薦給她,與她一起閱讀,給予她一定的心靈洗滌!

比如,公號文《孩子,不讀書,換來的是一生在底層》《28歲北大女生獲聘博導,年薪90萬:讀書實苦,卻是你此生承受最輕的苦》等,給她帶來一定的激勵,比平時的說教更有效果。

讓孩子愛上閱讀,習慣翻開書籍,感受閱讀帶來的豐厚與輕盈。

孩子讀書不自覺怎麼辦?給你支一招,很管用。


好書,像長者,諄諄教導;好書,似導師,循循善誘;好書,如朋友,心心相印。家長說太多空白無力的道理給孩子聽,不如從小引導孩子從書中汲取力量與智慧。

小時候無論推薦給她讀張海迪、貝多芬還是海倫·凱勒等著名勵志故事時,主人翁頑強的毅力,以自身的勇氣證實著生命的力量,深深地觸動孩子內心,鼓舞著她奮發向上。

記得她四年級暑假讀《居里夫人傳》時,對於書中描述的居里夫人對困苦和災難的忍耐、工作精神以及偉大的女性科學家的處事態度盪滌她的心靈。

討論時她告訴我原來女生的理科也可以這麼厲害啊,凡事只要夠專注夠認真與熱愛,都可以做的更好,走的更遠!於是在她心裡再也沒有排斥過數學與科學,反而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得比之前更有信心了!

“每一個孩子內心都有一個小宇宙,關鍵是怎麼點燃、激發它,日常家庭生活可以通過各種豐富多彩形式,激發孩子內心的小宇宙”。

每個暑假,根據她的喜愛,我們家都會精選10部正能量勵志電影,既能磨磨孩子的耳朵,讓孩子不要沉迷電腦遊戲,也能讓他們通過電影感受生活、學習的樂趣和價值。

陪她一起看《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主持人大賽》等等。潛移默化中,她喜歡上了董卿、康震、武亦姝等優秀的學者,以他們為榜樣,期許自己成為這樣的有價值的出色的人!

讓孩子的精神世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激發孩子內心的小宇宙,讓書香浸染孩子的心靈,培養孩子高尚的品質,是我們家最推崇的一種教育模式!

孩子讀書不自覺怎麼辦?給你支一招,很管用。


世界那麼大,帶孩子去看看

哈佛大學的一任校長曾經說過,一個人生活的廣度決定他的優秀程度。經常到不同的環境看到、聽到、感受到一樣和不一樣,能適應各種不同的交通工具,能在陌生喧鬧的人群中鼓起勇氣去聽去看去感受,本身就是一種成長。

快樂旅遊是孩子去看看世界最喜歡的一種打開模式。然而世界那麼大,更應該帶溫室裡成長的孩子去看看人間疾苦,讓現實激發孩子內心的小宇宙。

隨著學業壓力的明顯上升,孩子的各種狀態層出不窮。發現她有段時間學習根本不在狀態。我們的唸叨和引導她幾乎聽不進去。與她爸爸商量了一下,那就換個方式,讓她明白比你苦比你累的大有人在。

在路途中,我有意讓她與出租車司機對話。師傅人很好,告訴她,自己是開夜班的需要工作12個小時,吃飯隨意對付一下,一天下來也賺不到200元。還特意囑咐她乘現在一定要好好學習。

回來的那個晚上,我欣慰地發現她無比自覺與認真。

週末沒有給她安排滿滿的補習班,有空就一定會帶她去認知這個社會,接觸不同的人群。記得有一次帶她去鄉下看望一位同齡的小女生,雖父母離異但依舊自強自立。告訴她從小自己就學會了幫爺爺做家務,幫爺爺照顧小堂妹,遇到事情儘量都自己處理。

這次她的內心深受撞擊,佩服她小小年紀面對困難與挫折時依然選擇笑對人生。無比感恩自己生活的家庭是那麼幸福與有愛!

孩子讀書不自覺怎麼辦?給你支一招,很管用。


尊重孩子,當孩子的知心朋友

 在家裡,不管是父母,還是孩子,都是平等的,孩子提出的看法,我們都認真思量,有道理的就接受。我們的想法也都和孩子講,共同溝通商討。比如,她喜歡舞蹈、書法,後來太忙得放棄一樣愛好。

“孩子,最近學業太忙,舞蹈和書法要不要放棄一樣?”


“可是這兩種愛好我都喜歡。”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呀。”

“那就放掉舞蹈,反正我們不走這條路,以後感興趣再學。”

之後,她更加珍惜書法的學習。因為這是她自己的選擇。

平等對待孩子,把她當大人對待,你會發現孩子更懂事、講道理,也更加關心家庭及成員。

孩子讀書不自覺怎麼辦?給你支一招,很管用。


培養孩子讀書的原動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步一步經營出來的。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說到底,孩子內心的渴望就是最好的驅動力,所有的動力源於此!

不以分數衡量孩子的唯一標準,大愛無痕,家庭教育卻無處不在,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受挫時給予的一個微笑,一個溫暖的眼神,一句關心的話語,都會給孩子帶來歡樂、智慧。最重要的是,她得到了尊重。

孩子只有在自己得到過並感受過尊重後,她才有可能真正學會去尊重別人。

孩子缺乏人生閱歷與經驗,有時失敗了,或者有什麼失誤,這是正常現象。當孩子遇到挫折和失敗時,父母應多進行安慰和鼓勵,幫助他們找出原因,使他們的自信心得到充分的保護。

成為孩子日常困惑迷茫時的傾訴對象,與她一起分析問題,引導孩子找到自己的目標與方向!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不過是相互滋養,我們努力和孩子成為知心朋友。激發出孩子內心讀書原動力,任重而道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