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過早:來了帶走!

早餐是湖北人最重視的一頓飯,吃早餐在湖北叫“過早”,過早之後,一天才算真實開始。

當湖北漸漸恢復生機,人們開始出門過早,街頭巷尾飄散的熟悉香味,應該是今年最讓湖北人想念的味道了。

在湖北過早,有大眾熟知的遍佈各市州的美食,也有市州獨有的特色風味……今天,你過早了嗎?

湖北過早:來了帶走!

過早

01

想念這碗麵

熱乾麵

湖北過早:來了帶走!
湖北過早:來了帶走!

圖/羊蔥兔豆魚

熱乾麵,湖北過早界的經典代表。麵條筋道,小麻油、芝麻醬香濃,醬油醋增色提味,一大早吃上一碗,超滿足!

襄陽牛肉麵

湖北過早:來了帶走!
湖北過早:來了帶走!

圖/羊蔥兔豆魚

在襄陽吃一碗正宗的牛肉麵,是對襄陽最起碼的尊重。“一辣二麻三鮮”是襄陽牛肉麵的精髓,牛油、牛雜、辣椒等熬製而成的紅湯,滿滿當當的澆頭牛肉、牛雜、牛筋……香得直想吞舌頭。

窩子面

湖北過早:來了帶走!

窩子面分幹吃和溼吃兩種,牛肉加入黃花、木耳、香料、八大香等熬成臊子湯做澆頭,再加入豆芽、牛肉丁,澆上牛油辣椒,一碗熱氣騰騰的窩子面,是喚醒老襄陽人早起的第二動力。

荊州早堂面

湖北過早:來了帶走!湖北過早:來了帶走!

圖/早餐中國

和麵、熬湯、碼子,一碗看似簡單的早堂面,製作過程辛苦且麻煩。用活鱔魚、五花肉、豬大肉做的湯,用肥豬肉、雞脯肉、瘦豬肉、酥鱔魚等製成的小碼及豬油、蔥花等……每個荊州人的心底,都住著一碗早堂面。

沙市酸辣面

湖北過早:來了帶走!湖北過早:來了帶走!

圖/羊蔥兔豆魚

酸辣面是沙市早點攤裡最常見的一種,上菜非常快。煮熟的鹼面里加入備好的調料、紅油、肉臊子、鹹菜,筷子攪拌均勻即可,口味酸辣香麻,回味悠長。

荊州鱔魚麵

湖北過早:來了帶走!湖北過早:來了帶走!

圖/經視好吃佬

鱔魚麵是荊州地區的過早特色,因為現炒現做、味道鮮美,許多人愛吃。吃完鱔魚麵,再細細品嚐一口鮮美的湯汁,感覺一天都充滿能量。

紅油小面

湖北過早:來了帶走!湖北過早:來了帶走!

紅油小面,宜昌早餐的王牌,雖源自川渝,但相對於重慶小面,宜昌的小面更注重麵條的鹹鮮味道。鹹鮮中透著麻辣,一碗下肚,直呼過癮!

黃岡手擀麵

湖北過早:來了帶走!湖北過早:來了帶走!

圖/羊蔥兔豆魚

在口味偏重的荊楚地區,黃岡人的早餐顯得清淡許多。黃岡手擀麵麵湯以鹹鮮為主,澆頭也都是清炒,極少有紅辣油等調料。手擀麵本身面香濃郁,口感飽滿豐富。

龍坪油麵

湖北過早:來了帶走!

龍坪油麵是黃岡武穴的特產,銀絲細油麵系祖傳特殊手工藝製作而成。相傳起始於明萬曆年間,後清乾隆帝六下江南,品嚐此油麵大為讚許,並御賜為朝廷貢品。

黃梅魚面

湖北過早:來了帶走!

圖/黃梅文旅

魚面俗稱捶魚,是黃岡黃梅人最拿得出手的土特產,以鮮魚肉及紅苕(紅薯)粉為主要原料,吃魚不見魚,味道鮮上鮮。

酸漿面

湖北過早:來了帶走!

酸漿面,在襄陽、十堰的早餐裡常見,一碗正宗的酸漿面,不油不膩,酸香無比。酸菜香脆可口,麵條爽滑勁道,充滿豆香,令人回味無窮。

豆腐面

湖北過早:來了帶走!

豆腐面,湖北地道的漢族傳統小吃,屬於臊子面的一種,豆腐面的臊子比較講究,有二十多種作料。金燦燦的炸豆腐,配上褐色的大頭菜,合著細長的掛麵,浸在香濃的大骨湯裡,絕了。

財魚面

湖北過早:來了帶走!
湖北過早:來了帶走!

財魚片薄而滑,番茄酸而甜,吃在嘴裡,完全不腥,又嫩又飽滿,在湖北過早,一碗財魚面,再加一根油條,到位!

過早

02

想念這碗粉

牛肉粉

湖北過早:來了帶走!
湖北過早:來了帶走!

圖/羊蔥兔豆魚

武漢牛肉粉雖然紅油鮮亮,看著很重口味,但湯底是鮮湯,紅油是牛肉的湯汁,入口鮮美而微辣。粉有圓粉和寬粉兩種,任君挑選。

糊湯粉

湖北過早:來了帶走!

糊湯粉裡藏著地道的老武漢風味。糊湯用野生小鯽魚加米粉、胡椒、鹽等下功夫熬製而成,濃郁醇厚,添入米粉、香蔥、鹹菜、油條,熱乎乎下肚,只覺意猶未盡。

荊門牛筋粉

湖北過早:來了帶走!

牛筋粉是荊門地區最受歡迎的早點之一,主料有鹼面、圓粉、扁粉三種,澆上醇厚的湯底,搭配韌性十足的牛筋,挑一筷子入口,又麻又辣,暢快!

米粉

湖北過早:來了帶走!
湖北過早:來了帶走!

米粉是荊州人的過早情懷,米粉勁道爽滑,很有嚼頭,特別是配上熬得很濃、裡面有肉丁牛腩的牛肉湯,可以說是每天的快樂源泉。

蘄春酸米粉

湖北過早:來了帶走!

在黃岡蘄春,有一種米粉,俗名米爛子,它就是酸米粉。蘄春酸米粉起始於清代嘉慶年間,曾作皇宮御食,久負盛名,可煮可炒。

黃潭米粉

湖北過早:來了帶走!

圖/羊蔥兔豆魚

天門人的早餐首選,黃潭米粉,是湖北特色名小吃,以湯鮮、味濃、細滑爽口著稱。在黃潭米粉裡再加上炒制好的黃鱔絲,能讓味道更加鮮美。

仙桃鱔魚米粉

湖北過早:來了帶走!

在仙桃生活,過早沒吃過鱔魚米粉配油條的,都不是一個地道的仙桃人。鱔魚米粉熬湯的料選用野鱔魚骨、豬腿骨和肉皮,熬出來的湯鮮味長,粉細如絲縷,和著湯汁入口,爽滑可口,滋味鮮香。

過早

03

想念這份特色

三鮮豆皮

湖北過早:來了帶走!
湖北過早:來了帶走!

圖/羊蔥兔豆魚

三鮮豆皮是武漢出現頻率僅次於熱乾麵的早點小吃。柔軟韌性的豆皮裡裹上香菇、糯米、鮮肉、雞蛋等超豐富的配料,在大鍋裡煎至表層金黃,咬一口酥脆噴香。

面窩

湖北過早:來了帶走!
湖北過早:來了帶走!

圖/羊蔥兔豆魚

面窩,是一種油炸小吃,不單獨作為早餐,常常跟湯粉、湯麵這一類主食搭配。面窩為圓形狀,外層厚實,口感比較柔韌蓬鬆;中間薄且下凹,入口鬆脆。

重油燒麥

湖北過早:來了帶走!
湖北過早:來了帶走!

圖/羊蔥兔豆魚

香菇、牛肉、糯米是重油燒麥主要的餡料,包在外皮內,蒸熟後濃香四溢,趁熱咬一口,滿嘴油香。

格格

湖北過早:來了帶走!
湖北過早:來了帶走!

在恩施名目繁多的早餐中,格格是點擊率最高的食物之一,以麻、辣、鮮、香為特色,香辣適口,醇和厚道,鮮而不膩,嫩而不羶。

油香兒

湖北過早:來了帶走!
湖北過早:來了帶走!

每個土生土長的恩施人,幾乎都對油香兒有種特別的感情。做得好吃的油香兒外表金黃焦脆,內餡兒則色鮮肉嫩,一口咬下去蔥香十足撲鼻。

恩施豆皮兒

湖北過早:來了帶走!
湖北過早:來了帶走!

圖/羊蔥兔豆魚

恩施人的一天,是從一碗豆皮兒開始的。作為恩施州最具特色的特產兼早點之一,豆皮兒可炒可煮,口感順滑,隱隱還有大米獨有的香氣。

十堰三合湯

湖北過早:來了帶走!
湖北過早:來了帶走!

圖/羊蔥兔豆魚

三合湯是十堰地區一道傳統早點。一碗正宗的三合湯中都含有當地農戶的紅薯粉,牛肉片以及幾個小餃子。三合湯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隨州柺子飯

湖北過早:來了帶走!
湖北過早:來了帶走!

柺子飯是盛行隨州的過早美食,專選豬腳柺子部分及豬肘子肉紅燒放在瓦罐裡燉酥香,與米飯搭配著吃,油而不膩,豬皮膠質多,軟糯黏香,是最正兒八經的“吃早飯”。

元(圓)豆泡糯米

湖北過早:來了帶走!
湖北過早:來了帶走!

圖/羊蔥兔豆魚

元(圓)豆泡糯米,是荊州沙市早點中一道獨具風味的存在。元豆就是豌豆,湯是豬骨高湯,吃的時候,可以把糯米飯倒入湯中泡開吃,也可以一口飯一米湯,豌豆清爽高湯鹹香。

包面

湖北過早:來了帶走!

包面,皮薄而韌,餡小而鮮,蔥花、胡椒粉、醬油、醋等作料一樣也不能少,湯頭還要用豬骨或雞骨用久熬出味,撇去浮油,清澈透亮。

過早

04

想念這碗酒

蛋酒

湖北過早:來了帶走!湖北過早:來了帶走!

圖/羊蔥兔豆魚

蛋酒是湖北人過早時不可或缺的湯食。所謂蛋酒,其實就是打一個蛋,將熱米酒(酒釀)衝於其上,再加上白糖,風味獨特。

糊米酒

湖北過早:來了帶走!湖北過早:來了帶走!

圖/羊蔥兔豆魚

糊米酒則是在米酒中加入藕粉、糯米圓子等煮出的糊狀湯食,與江南地區的酒釀圓子類似,滾燙、順滑、香甜是一碗正宗糊米酒的基本標準。

襄陽黃酒

湖北過早:來了帶走!湖北過早:來了帶走!

圖/羊蔥兔豆魚

襄陽黃酒是襄陽一絕,以糯米為原料,傳承古法制作,色澤乳白中帶點淡黃,味微酸甜。吃牛肉麵的時候順便來上一碗,吃罷出門,便是迢迢江湖。

孝感米酒

湖北過早:來了帶走!

孝感米酒是具有千年歷史的地方名吃,以孝感出產的優質糯米為原料,以孝感歷史承傳的風窩酒麴用傳統方式發酵釀製而成,屬於純天然綠色飲品。

湖北過早:來了帶走!

看完流口水了嗎?

明天過早吃什麼?

歡迎大家留言分享愛吃的湖北早餐~

特別提醒:特殊時期,過早暫時不支持堂食,排隊請注意間距,享受美食,也要注意防護。疫情防控,打包離店吃更好!

編輯/楚小遊

圖/羊蔥兔豆魚、武漢吃貨、早餐中國、各縣市州文旅

審核/郭為軍

終審/邢君成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