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争之世,谦让给谁看,没有谁感激谁,天道使然

看过大秦帝国这部电视连续剧的,对于剧中人所说的大争之世这句口头禅是不陌生的。战国七雄都认为其所处的时代是大争之世。所谓的大争之世就是争则强,不争则亡的时代,是赤裸裸的零和游戏,根本没有谦和恭礼让,什么你好我好大家好,那只不过是骗骗幼稚园的小孩子,可战国时楚怀王就让秦国摆了一道,客死他乡,岂不悲哉。

大争之世,谦让给谁看,没有谁感激谁,天道使然


秦献公

大争之世其实就是丛林法则,群雄逐鹿,靠的是实力说话,战国的历史其实就是变法图强的历史,是招揽人才的历史。想在大争之世脱颖而出首先是聚揽人才,然后变法图强,最后是变法一百年不动摇,谁能做到了,只有大秦国。

大争之世,谦让给谁看,没有谁感激谁,天道使然


魏惠王

战国之初,最初兴盛的是大魏国,魏国通过吴起变法,创魏武卒,力克强秦,割占河西,天下英才齐集大梁,然而随着吴起赴楚,商鞅归秦等人才流失,又到处树敌,到战国中期己沦为二流国家,随后李悝在楚国变法,兼并数十国拓地几千里,饮马黄河,也是让秦国一阵呼有,你好我好大家好,先与齐断交,结果秦国攻破郢都,为列国笑。赵国乃后起之秀,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国力大盛歼灭中山,欺韩压魏,成了三晋的带头大哥,是战国后期六国中唯一有实力抗衡秦国的强国,可惜两个儿子争王位,最后饿死沙丘宫,长平一战几乎亡国。齐国远离强秦,民殷国富,战力一般,齐秦两国并称东西二帝,戴了几年高帽过日子,最后也不免昨日黄花,韩国虽也有申不害变法,然影响甚微,并没有大的作为,燕国虽然有燕昭王雄起一次,乐毅率五国联军大破齐国,除此并没有可圈可点之功业。

大争之世,谦让给谁看,没有谁感激谁,天道使然


七雄战国

七国皆知大争之世,也都奋勇争先,各国都知道,大争之世,拼的是实力,虽然也有连横合纵之策,然而一两场胜利,决定不了格局。秦自商鞅变法图强,虽商鞅死但法不废,确定长久之计,国强则蚕食六国,国弱则屈膝议和,与大魏五争河西,最终河西归秦,秦国也有谦卑礼让,只不过是在实力不济的时候,最终目的只有一个,我要灭掉你。当年孔子周游列国而未入秦地,其实赳赳老秦人根本不需要孔夫子的仁义礼智信,秦国地处西戎,要活下来不是靠讲仁讲义,懂礼貌的,是靠的流血敢拼。在战国时,魏惠王齐王等人还讲孟子高谈治国之道,儒家讲礼仪恭俭让,仁义礼智信,其实老夫子们都做不到,后来的朱熹讲的三重四德就是个笑话,自己都没做到,凭什么让别人遵守。

大争之世,谦让给谁看,没有谁感激谁,天道使然


五争河西

在大争之世,国与国之间都是在和时间赛跑,强国恒强,弱国恒弱,变法图强不是请客送礼,需要的是流血牺牲,是需要改变利益分配的,俗话讲断人财路如伤人父母,不共戴天,变法成功才有可能一争天下。

秦虎狼之师,奋六世余烈,十年一统天下,靠的不是仁义礼恭俭让,我对你好,你也要对我好,共同进步,搞双赢,秦人靠的是我的东西是我的,你的东西也是我的,虽说暂时是你的,但是终究还是我的,公道不在人心,成败关乎实力。

大争之世,谦让给谁看,没有谁感激谁,天道使然


疫情之下,世界一片狼藉,中国虽然在中西医联手下控制住了,可中医和西医还在大争之世中一较高下。俗话说,天予不取反招其咎。中医有功,中医要敢发声,任何的谦虚谨慎,礼让恭谦,下场就是零和游戏,参与了没功劳,因为世界上大部人都是自私的,尽管表现的大公无私,可内心如何,再精密的仪器也难窥其心机。中医人面对这次能上台的际遇,可要在大争之世的医学界要争一争啊,毕竟你们是有实力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千万别当老好人了,因为老好人落到最后就是最伤最痛是后悔。


大争之世,谦让给谁看,没有谁感激谁,天道使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