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大壩”有1000千萬噸魚,為何沒人去打撈,工程師說出大實話

位於中國湖北宜昌的三峽大壩,工程浩大,修建難度高,工程歷時長,總投資近千億,是我國最大的水利工程,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發電站。三峽大壩的蓄水量達393億立方米, 年發電量更是高達千多億度,電費價值大約在300多億人民幣。三峽大壩最大限度地利用了長江的水資源,為我國新能源開發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三峽大壩”有1000千萬噸魚,為何沒人去打撈,工程師說出大實話

三峽大壩的存在,的確能給人類帶來不可替代的益處,但是據說它的存在也對沿岸的生態環境也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比如植被的破壞,氣候的變化,還有各種動物的影響也是不小的。當然人們最關心的可能是大壩水下的生物,因為大家都知道長江裡生活著許多水生動物比如各種魚兒,大壩把長江水流截斷以後,大壩裡還會有魚兒生存嗎?因為有不少魚兒是要通過迴游產卵來進行繁殖的,大壩會不會影響這些魚兒繁殖呢?

“三峽大壩”有1000千萬噸魚,為何沒人去打撈,工程師說出大實話

其實建三峽大壩之初,我們的工程設計人員早已考慮過大壩對沿途生態環境將會造成的影響,不能打魚。所以一些必要的防護措施也是在他們的設計範圍內。對於魚兒迴游產卵的問題工程人員當然不會忽略,只是這些設計除了工程設計人員以外,其它人不知道罷了!

“三峽大壩”有1000千萬噸魚,為何沒人去打撈,工程師說出大實話

據一位工程師透露,為了讓長江中下游的魚兒完成迴游產卵,工程設計人員在三峽大壩上設計了一條魚兒專用通道,每年魚兒迴游的季節,估計達到1000千萬噸魚,專業人員會在這條通道上放上誘餌,引誘那些需要回遊的魚兒到規定的區域,等魚兒聚集到一定數量以後,再用升降裝置將魚兒帶到上游,這樣就有效地幫助魚兒完成了迴游產卵的需要。人們把這個通道稱為魚兒的VIP通道,這也正是三峽大壩工程師的智慧結晶。即為人類帶來了清潔能源,又有效地保護了生態環境,是我國社會發展的一項輝煌成就!大家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