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通:发展县域经济 消除“陕西现象”

陕西是科教大省,但却是经济小省,收入穷省,被称为

陕西现象。相对于陕西,浙江是科教小省,但却是经济大省,收入富省,被称为浙江现象。关键是浙江的县域经济发达,其全国百强县数量居我国前茅。而陕西的全国百强县较少,且大都是资源型的县,而浙江大都是加工型的县。苏州的中心市区不如南京,但经济总量超过了南京,主要是县域经济发达,苏州4个县级市全部进入全国10强,其中昆山名列全国第一。泉州的中心市区不如福州、厦门,但经济总量超过了福州、厦门,也是县域经济发达,有3个县级市进入全国百强县,其中晋江名列全国第五。郑州的中心市区不如西安,但经济总量超过了西安,更是县域经济的功劳,全国百强县郑州占了6席。因此,要改变陕西现象,就必须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

张宝通:发展县域经济 消除“陕西现象”

陕西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区,关中是一带一路核心区的主要支撑。国务院批准的《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要把关中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这为关中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2012年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是全国唯一跨省设立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其主体已经纳入国务院批准的关中平原城市群。陕西要抓住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和一带一路核心区的战略定位,积极支持关中各县大力招商引资,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支撑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使关中平原成为改革开放的新高地。关中地处内陆,只有抓住一带一路

的历史机遇,坚持开放发展,大力招商引资,才能追赶超越。

张宝通:发展县域经济 消除“陕西现象”

渭南原来地处三门峡库区,国家五十年代的内地建设和六七十年代的三线建设,把项目主要摆在了西安、宝鸡、咸阳,给渭南摆的项目较少,所以渭南基本上还是一个农业市。渭南的产业不像西安、咸阳、宝鸡主要集中在中心市区,而是分布在整个市域,因此渭南要积极支持各县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澄城是澄合矿务局所在地,有较好的工业基础。澄城经开区正在申报省级开发区,全力打造拓日新能和澄合煤业两个百亿元产业集群,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澄城要利用劳动力成本低、地价比较低和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拓宽发展思路,大力招商引资,加快工业化。再加上中国大樱桃,澄城第一县南有官窑景德镇,北有民窑尧头窑,让一、二、三产业共同支撑县域经济的发展,为消除陕西现象做出贡献。(作者系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