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的"農戰"思想

前言

其實"農戰"也就是"耕戰",是戰國時期商鞅的經濟、政治、軍事等政策的合一體。重視農業與戰爭,並且主張農業與戰爭結合,他們認為重農就是為了戰爭,二者是缺一不可、不可分割的。

商鞅的

首先,商鞅認為,農業是人們的衣食之源,是政治統治的關鍵;其次,只有大力發展農業才能使人民富裕;第三,農業是實現富國強兵的根本,是統一天下的根本。這就是商鞅為什麼要發展農戰的出發點和立足點,用發展農業來達到鞏固統治、富國強兵、稱霸天下的目的。商鞅的思想在歷史上的影響是巨大的,由於商鞅的變法,秦國很快成為了當時富強的封建國家,奠定了此後秦始皇一統天下的基礎。

秦國當時的背景

商鞅的

可能由於受到電視劇及小說的影響,使得讀者或觀眾都有一種錯誤的認知,就是在商鞅到秦國變法之前,秦國是及其弱小的,還是馬上就要滅國那種,但是事實上是這樣嗎?答案當然是:不,秦國當時還是比較強大的。

秦國是早在東周初年秦襄公由於抵擋犬戎作亂,因公建國,後來又有了秦文公、秦武公等多位國君的努力,已經大大的擴展了國土面積,直到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時期任用百里奚為相國,多次擊敗強大的晉國軍隊,那時秦國的國土面積只在楚國、齊國、晉國之後,成為第四大國,而且當時的經濟也快速發展,因為當時的秦國佔領了原本西周的國都,所以保留下很多當時現今的生產技術以及農業技術,保證了當時秦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所以,在秦穆公時期,秦國的國力達到了春秋時的頂峰。雖然春秋五霸的版本很多,但秦穆公永遠不會缺席。

但是在戰國時期,由於秦國內部王位爭奪不斷,所以導致國家實力減退,而三家分晉後的魏國積極施行變法,國富民強,引得各國紛紛變法圖強,但是秦國依然淪陷於內亂之中,所以一個國家慢慢變弱,其他國家紛紛變強,這也就導致了秦國的衰落,而秦衰落直接體現在戰爭之中,那就是河西之地的全面失守。因此秦國痛定思痛,開始嘗試變法,直到秦獻公時期,國內政局穩定,國家變法也能繼續推行下去,到秦孝公時期,他頒佈求賢令,渴望賢士的幫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那時候的秦孝公只是想要恢復祖先的榮耀,並不是因為秦國弱小。

商鞅其人

商鞅原本是衛國的公子,姓公孫,名鞅。年少之時就喜愛"刑名之學",年輕的時候,一直在魏國相國公孫痤手下當官,公孫痤慧眼識人,認為他是一名很有才華的人,因此就將他一直留在身邊,兩人亦師亦友,後來公孫痤病重,並向當時的魏王舉薦公孫鞅成為魏國下一任相國,但是魏王並不納諫,於是公孫痤建議魏王將他殺死,以絕後患,但是魏王依舊沒有聽從。在魏王離去之後,公孫痤叫來公孫鞅,讓他趕緊逃跑,避免魏王殺他,但是公孫鞅已經將魏王的心思摸透了,並沒有著急走。直到得知了秦國的求賢令,這才離開了母國,走到了秦國,一番"王霸之論"將秦孝公徹底折服,賦予他至高無上的權利讓他施行變法,最後,公孫鞅以變法有功,在秦國裂土封侯,封於商地,號為商君。

商君的農戰思想

商鞅的

在《商君書 農戰》一篇中提到:如果利益出在土地之中,那麼農民就會盡力而為;如果能在戰爭中得到一官半職,士兵就會拼死戰鬥。在國內可以讓百姓盡力農事,保證土地不荒蕪,在外征戰,讓百姓拼死殺敵就能得勝。戰爭勝利了土地還不荒蕪,那麼國家富強之日計日可待了。

商鞅的主要思想就是集中在農戰合一的基礎之上,並且保本抑末,同時也加強君主的威信。

1、 南門立木(加強法律的威信)

商鞅的

當時秦國變法剛剛施行,而百姓並不認為這個初出茅廬的小夥子能夠治理好強大的秦國,因此,都對他的變法十分不自信,而商鞅為了樹立新法的威信,因此就在當時的南門放置了一個木頭,並且言道:誰能將木頭搬到北門,就給他五十金。百姓聽到這個好事都有些不相信,但是還是有膽子大的百姓真的這樣做了,而商鞅也信守諾言,真的將五十金給了那位百姓。因此,商鞅也憑藉著城門立木增加了百姓對於朝廷法令的信心。

同時也將新法逐條頒佈,百姓也都按律遵行,積極開墾土地種植,避免秦國土地荒廢。並且商鞅直接廢除了傳承千年的井田制,直接施行阡陌,完成土地私有,極大的提高了百姓的耕種積極性,當然除了繳納賦稅之外,其餘所有盡歸百姓自己。而律法施行都先以都城開始,都城的百姓都遵守了,其他地方也就順從了。

2、 懲治太子(舊貴族)

當時新法在秦國施行剛剛一年的時間,百姓還是不能適應新法,因此百姓到國都說新法不方便的每日數以千計,正當此時,太子觸犯了法律。

當時太子初立,秦國本身就是以戰功立國的國家,所以太子也想要取得一些戰功,就開始在國都中為戰士運輸糧草,但是由於秋雨連綿,百姓糧食供應不及時,太子就率領兵士殺死農戶三十餘人,而殺的農戶還都是白家的宗親(白起),舉國譁然,原本在未變法之前,太子殺幾個人都是隨便的,但是變法之後就成了殺人者同罪了,是要償命的。太子是未來的君王,如何處置太子成為商鞅新法的一個巨大難題。如果不處置太子,那麼新法就是一紙空文,處置太子,還是未來的國君,因此,商鞅在權衡之下按照新法處置了教授太子的兩位師傅,果然,第二天,秦國百姓都開始遵行新法。

由於商鞅處置了太子,並沒有為太子留下絲毫情面,因此,秦國當時的舊貴族們也都紛紛偃旗息鼓,釋放出自己府中的奴隸,讓那些奴隸們可以和普通百姓一樣耕種土地,繳納賦稅,甚至可以參軍成為士兵,成功的成為大秦的軍官。

3、 改革官制(對農民與戰士的激勵)

商鞅的

商鞅的變法不僅是在農民中進行的,還要改革官制,直接廢除了世襲制,那麼官員是從哪裡來的呢?商鞅為了徹底施行農戰合一的策略,開始改革官制,取消官位世襲的制度,並且將大部分沒有能力的貴族紛紛免官。雖然遊說也可以獲得官位,但是隻能是有真才實學才可以,不然也一律不能成為秦國的官員。商鞅將選拔官吏的制度改為依靠軍功獲得官位,這樣就能使統帥用功,將士用命,使得大秦從上至下成為軍國,大大提高百姓的入伍率以及戰場的勝率。

當時的秦國直接施行軍民一體的制度,沒有戰爭的時候,士兵可以回家耕種土地,但是一有戰爭,士兵就要立即回到軍營,準備作戰,這樣不僅能提高秦國的糧食產量,也可以極大的提高軍隊的戰鬥力,因為一旦在戰場上立功,就可以成為軍官,甚至封侯。而後期秦國大部分的軍官都是從小兵一層層打拼上來的,比如上文提到的白起、司馬錯等等。

秦國國力強盛

商鞅的

由於秦國運用商鞅進行變法,使得秦國在短短10年的時間中國力大為提升,士兵的不斷訓練,百姓墾荒種地,使得請秦國國庫充盈,一舉奪回失去已久的河西之地,並且秦國內部以商君之法為最高指令,等同於國法,雖然商君法令嚴苛,但是上行下效,也都嚴格遵守。正是因為商鞅的變法,使得秦國再次崛起,成為七國中數一數二的強國,也為秦始皇統一六國打下來堅實的基礎。

總結

戰國時期正是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一個時期,各國之間戰亂頻發,百姓流離失所,從而導致整個社會動盪不安,因此,商鞅提出只有讓百姓有地耕種,才能保證他們能夠安定下來,更何況當時還是屬於小農經濟,農業的發展往往決定著國家的發展,因此,商鞅的變法著重於農業的改變,並且,在制定國策時,就將重視農業生產放在了第一位。

商鞅的農戰思想在歷史上的影響是巨大的,而商鞅也因為自己獨特的政治敏銳力以及成功成為中國歷史上首屈一指的政治家,就連一代偉人毛澤東都說:"商鞅之法,良法也。"他的農戰思想無論是在當時還是在現今社會都有極大的意義,而且,他的變法也極大的符合了當時秦國地大力小的狀態,他推行廢井田、開阡陌的土地制度極大的提高了農民耕種的積極性,並且這項制度一直延續到清朝。


參考文獻:

《史記 秦本紀》

《商君書 農戰》

《戰國策 魏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