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區域性整體貧困,河北是怎麼做到的?

消除區域性整體貧困,河北是怎麼做到的?

4月2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河北省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新聞發佈會。圖為發佈會現場。郭慶敏 攝

長城網訊(記者 郭慶敏)“到2019年底,全省7746個貧困村全部出列,6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河北歷史上首次消除了區域性整體貧困。”在4月21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河北省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新聞發佈會上,河北省扶貧辦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楊猛表示。

“我省脫貧攻堅取得了顯著成效,主要體現在幾個‘繼續保持’。”楊猛說,2019年,河北省在國家對省級黨委和政府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中繼續保持“好”的等次,在東西部扶貧協作成效考核綜合評價中繼續保持“好”的等次,在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績效評價中繼續保持“優秀”等次,承德、張家口、保定3市在國家東西部扶貧協作成效考核綜合評價中也繼續保持“好”的等次。河北省委、省政府在全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全國產業扶貧工作推進會等會議上作了典型發言。

發佈會上,楊猛用“5個‘全面’”對我省2019年脫貧攻堅工作進行了總結——

攻堅責任全面壓實。堅持五級書記抓扶貧,全黨動員促攻堅。分類制定3套責任清單,壓實52個省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和市、縣攻堅責任。舉辦縣鄉黨委書記脫貧攻堅“擂臺賽”700餘期,創先爭優、比學趕超成為工作常態。同時,加大資金投入,省級專項扶貧資金投入55億元、較2018年增長33.89%,市縣兩級投入財政扶貧資金35.7億元、較2018年增長14.3%,進一步強化了脫貧攻堅資金保障。

減貧任務全面完成。堅持數量質量一起抓,2019年,全省減貧36.6萬人,1448個貧困村出列,13個貧困縣和涿鹿縣趙家蓬區脫貧摘帽,貧困人口識別準確率和退出準確率均為100%,高質量完成年度減貧任務。45個國定貧困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12.4%,高於全省平均水平2.8個百分點。

重點難點全面突破。實施“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清零行動,逐村逐戶逐項排查整改,2019年底前已解決到位。同時,加大組織領導、幫扶力量、政策舉措、資金投入等傾斜力度,強力推進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建立問題臺賬,實行銷號管理,對脫貧攻堅問題進行大排查大整改。

長效機制全面落實。堅持脫貧與防貧同步推進,在全國率先出臺《關於建立健全脫貧防貧長效機制的意見》,國務院扶貧辦將我省文件轉發各省(區、市)學習借鑑。設立覆蓋城鄉的社會救助基金,大力實施產業就業科技扶貧,實施特色產業扶貧項目5.3萬個,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產業項目實現全覆蓋;實施就業扶貧項目8562個,累計幫扶28.33萬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建成太行山“農業創新驛站”81家,設立科技特派員工作站891個,派遣科技特派員1000名;加大易地扶貧搬遷力度,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項目全部交付使用,30.2萬人全部完成搬遷安置。

攻堅合力全面增強。繼續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中央單位定點扶貧,年度協議任務全部完成。紮實推進“千企幫千村”精準扶貧行動,全省1.12萬家企業和社會組織結對幫扶1.64萬個行政村,7746個貧困村實現企業結對幫扶全覆蓋。開展脫貧攻堅“黨旗紅”活動,深化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整治,紮實開展脫貧攻堅大輪訓,提升了各級幹部的綜合素質和攻堅能力。

“儘管我省脫貧攻堅取得了很大成績,但也應清醒認識到,從決定性成就到全面勝利,還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楊猛說,比如,在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致貧返貧、推進產業就業科技扶貧、提升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和自我發展能力方面還需持續用力。“這些問題,省委、省政府已經採取針對性舉措,正在加緊推進落實,確保取得經得起歷史和全省人民檢驗的減貧成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