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時光 | 百年清華池裡的“雙足呵護者”

非遺時光 | 百年清華池裡的“雙足呵護者”

清華池修治腳病傳統技藝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腳不僅是立足之本,更是健康的寫照。具有傳統診斷技術和治療技術特色的清華池傳統修腳術,在傳承百年後的今天,已經越來越為百姓所熟悉和接受。

清華池傳統修腳術採用中國傳統醫術、刀法相結合的療法,施行修、挖、切、劈等技巧,對症運刀,治療足部疾患。2009年,“清華池修治腳病傳統技藝”入選北京市級“非遺”名錄,2014年底“中醫診療法(清華池傳統修腳術)”又被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

今天,文旅君就帶您走進清華池,瞭解百年老店裡的“雙足呵護者”。

澡堂裡的“京城一絕”

坐落在北京虎坊橋的百年老店清華池久負盛名,這裡的腳病治療中心,讓很多病人不遠千里慕名而來。王建生是這裡的首席專家,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的第四代代表性傳承人。

“中醫有望聞問切,我們叫視問觸摸。視就是看,來了我看看病在哪兒;問就是了解你疼痛的程度;摸就是感覺,包括深度、硬度、大小;肉眼看不到的就用工具去觸,拿工具一觸看有沒有夾刀現象,一觸到底那說明修盡了。這就是視問觸摸。”

清華池傳統修腳術彌補了西醫外科治療腳病手段比較單一的情況。

“我們的刀各有不同的作用。像灰指甲比較厚,厚甲沒法直接修,必須用搶刀搶薄、搶透之後,再用輕刀劈斷。另外片刀是用來片割腳墊的。”

修腳這個行當,在京城自打清代就有,南城尤其發達——這裡大多是達官貴人的休閒娛樂場所,穿官靴的人多,所以得腳病的也比較多。當時的清華池,可謂達官顯貴、社會名流絡繹不絕,清華池的修腳術也成為“京城一絕”。

新中國成立後,人人都能進出公共浴室,泡澡修腳也成了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那個年代工作環境特別簡陋。浴池是主業,修腳是副業。十幾平方米的小屋裡坐著4位師傅。那邊有客人泡完澡要修腳,師傅就拿著小方凳到裡邊去。到現在,修腳已經形成了一個行業。”王建生說。

從抗拒到自豪

現在說起修腳這份職業,有著滿滿自豪感的王建生,當初也經歷過一番心理鬥爭。

1976年,王建生結束插隊生活返城等待分配工作,正趕上清華池來地區挑選修腳工。雖然清華池也是國企,但是一想到要捧著別人的腳丫子工作,王建生愣是躲在家裡40多天,沒去報到。最終他抱著試試看的想法,硬著頭皮走進了修腳室。可沒想到剛到的第一天,他就在屋外坐了一天。

“那時候小腳特別多,正好我參加工作的時候是夏天,那個氣味就別提了。我在屋外那大排椅背上一坐,根本進不去屋,燻腦袋。”

最開始一段時間,王建生到了修腳室就是乾點雜活兒,那個充滿了難聞氣味的工作室,他沒有正經進去看過一眼。不過,王建生慢慢發現,那些進來時還是一瘸一拐的客人,出來時都眉開眼笑,修腳的工作難道這麼神奇?他漸漸升起了好奇心。

按照王建生自己的話講,等到想學了,身上哪哪兒都帶著一股勁兒。後來,王建生正式拜傳統修腳術第三代傳承人杜德順和劉振英為師,成了他們的關門弟子。那時候,王建生每天的工作就是練習基本功。

“我們的基本功是推手削竹牌。要先推手,讓手指有力,這樣才能捏住刀。趾甲腳墊比較硬,手沒力的話會跑刀。手指力和腕力叫指腕工。”

“還有一句話叫‘吃刀要穩,清線看準’。動作要輕,腕活靈敏。甭管修趾甲、修腳墊,都要做到摸起來圓滑、光淨,不能有毛茬兒。要是修完的腳會剮襪子,那就是功夫沒到家。”

漸漸地,王建生在清華池能獨當一面了。1980年,他在技術大練兵活動中獲得了北京市技術操作能手稱號。他每天接待的病人最多時超過100人。

沒有終結的工作

隨著後來新型洗浴中心的迅速崛起,當時洗澡為主、修腳為輔的清華池經營跌入谷底,修腳師傅只剩下五六個人,很多人都轉行了。王建生也動搖過,但還是留了下來。

“我師父他們一直想把修治腳病這個行業發楊光大。我就想成立一個腳病專科醫院,把這技術用起來、傳下去。”

為了有朝一日能成立腳病專科,王建生買來醫學專著,包括皮膚病學、藥物學、衛生學等等,不懂就找專家討教。他把修腳技術與醫學理論相融合,開創了腳病治療新天地。

現在,“清華池修治腳病傳統技藝”也有了第五代傳承人。對於弟子,王建生都是傾囊相授。王建生已經60多歲了,到了退休的年紀,他卻說:“這種工作沒有終結,還得幹下去。”

如今,很多老顧客離開的時候,都會與王建生握手告別,正是這雙手呵護了人們行走千里的雙足,握住這雙手,也是人們發自內心的尊重與感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