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歡後悔對孩子進行快樂教育,當初應該逼孩子一把

近些年來"給孩子減負"已經成為流行,部分家長極力推崇快樂教育,認為不應該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孩子不喜歡學習特長,那就不學習,只要健健康康、快快樂樂成長就好了。然而,真正的快樂教育是這樣子嗎?

劉歡後悔對孩子進行快樂教育,當初應該逼孩子一把

前段時間 ,劉歡在2019年長沙節目《歌手》的"歌王衝刺夜"中,得了冠軍。

與此同時,他對女兒的教育也成了網友們熱議的話題。他說:"我女兒音樂品味挺高的,我有點後悔小時候沒強迫她學音樂。"劉歡曾不次一次在採訪中說起女兒的教育,他坦然地承認了自己當年犯下的錯誤。

劉歡後悔對孩子進行快樂教育,當初應該逼孩子一把

劉一絲小時候也喜歡彈琴,但是不喜歡練琴,而崇尚快樂教育的劉歡及其妻子就沒堅持讓孩子練琴,所以才會出現劉歡每次談到女兒時,總有惋惜之意。劉歡只是眾多家長中的代表,怕孩子不快樂,所以就不逼孩子一把。劉歡最後強調,如果孩子有這方面的才能,還是要推一把的。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教育從根本上來講,就是成就人的事業。說白了,就是讓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劉歡後悔對孩子進行快樂教育,當初應該逼孩子一把

郎朗如今有這麼大的成就,正是因為有個管教非常嚴厲的父親,讓他小時候吃了很多的苦;周杰倫如今這麼成功,得感謝單親媽媽的教育,媽媽經常拿著一根棍子陪伴著他一次又一次的練琴。過程是那麼的痛苦,堅持到最後取得的成就別人就是開四輛寶馬都難以追及。

逼"孩子一把。孩子天性好動,所以他們很難對一件事情保持耐心。這並不代表著他們就不喜歡,就像劉歡的女兒一樣,她喜歡彈琴,但不喜歡練琴。因為彈琴可以由自己發揮,練琴是一個比較辛苦的過程。

劉歡後悔對孩子進行快樂教育,當初應該逼孩子一把

所以孩子有時候是被"苦"嚇退的,這個時候家長就要懂得鼓勵式的逼"孩子一把。這樣孩子長大以後,也不容易被因為困難而退縮。

愛迪生曾經說過,天才是99%的汗水加上1%的努力。家長要想讓孩子成人成才,就需要經受一番為夢想付出汗水努力拼搏的時期。現在的應試教育受到很多教育"專家",稱它壓抑了孩子的天性,磨滅了孩子的人格。但是如果沒有應試教育,來自偏遠地區和貧窮家庭的孩子們,如何通過讀書來改變命運呢?所以教育的過程就是痛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