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們,正在經歷一場特別的“成人禮”

留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們,正在經歷一場特別的“成人禮”

據美國僑報報道,美國疫情現狀嚴峻,但不少中國留學生依然選擇留下繼續學業。

英國BBC中文16日刊發文章稱,疫情衝擊下,中國留學生在追求“美國夢”的路上繼續跌跌撞撞。

“疫情給了我磨練自己的機會”

今年3月,紐約大學大一學生、來自中國的留學生熊可欣經歷了一場特殊的“成人禮”。

病毒在美國蔓延,學校受疫情影響關閉宿舍,第一次遠渡重洋學習的熊可欣卻決定留下。

之後兩天裡,她第一次在校外租房,獨自搬到了距離學校15公里以外的地方。到達新住所的第二天,熊可欣正式邁入18歲。

留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們,正在經歷一場特別的“成人禮”

熊可欣形容自己是“時代洪流下的螻蟻”,無力改變社會現狀,但可以盡力做到獨善其身。

她說:“它(疫情)給了我磨練自己的機會,在混亂的大背景下,一個人去生存、去適應,同時學會控制心態,保持冷靜。”

大部分長輩也許認為,在面對學業和健康時,選擇健康是最明智的決定。

熊可欣在中國的祖父母也是同樣態度,他們打來電話時會控制不住情緒,哭著勸她:“你要是回來就好了,起碼回來我們能看到你,心裡也有個底。”

熊可欣的母親、從事教育工作的聶女士卻對女兒的決定表示支持,她說,“自始至終都沒想過讓女兒回國,在這種全球性傳染病面前,哪裡都不是淨土。既然遇到了,那就做好個人防範,在這樣的風險中去成長是最重要的。”

熊可欣說,包括自己在內來往比較密切的8個同學有7個回了中國。

據她觀察,在美國讀大一大二的中國留學生回國和留下的比例大致為六四開,回去的居多。

但大三大四的中國留學生回國和留下的比例則為四六開,留下的居多。

她大概半個月去一趟樓下的超市。“全副武裝出去,買完東西后瘋狂地趕回來。”

留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們,正在經歷一場特別的“成人禮”

她的母親在社交媒體微信上與同樣留守的學生父母建立了家長群,還加入了各種與留學生相關的群組。

“我覺得我把所有在紐約的華人都挖出來了。紐約一共有1450個四川人重慶人,我都瞭解到了。”聶女士笑著說。

她給很多人無償寄了防護物資,一方面希望幫助他人渡過難關,另一方面也希望女兒有什麼事可以得到照應。

這種互助精神也讓熊可欣感受到了中國文化中集體主義的力量。

而另一方面,母女倆嘗試贈予美國人防疫物資,卻多被謝絕,並告知會自己解決,這讓她看到了西方個人主義下的獨立精神。

疫情下的親身經歷,給她上了中西差異的一堂課。

“疫情讓我學會獨立思考,保持理性”

美國疫情日趨嚴重,不少中國留學生陷入兩難,學校停課後要不要回國也成了熱點話題。

就讀於當地一所私立高中的金同學毅然選擇繼續留在美國完成學業。

學校停課後,並未開設網課,但老師佈置了每天需約8個小時才能完成的作業。剛開始時,金同學覺得很新奇,因為從未體驗過這樣的學習模式。

可新鮮感一旦褪去,想要出門的願望漸漸清晰起來,但看到每天新增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量,便作罷了。

留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們,正在經歷一場特別的“成人禮”

被問及如何看待疫情下留學生回國的問題,他表示:

在網絡上,看到一些人指責中國留學生回國的舉動,我想說的是不要輕易指責,當一個人在異國他鄉面對疫情時,感受到的任何負面情緒都會被放大,那些緊張、無助、思鄉都切切實實地壓在了留學生身上。

此外,對中國留學生來說,究竟該如何選擇,需要的是理性評估。

這次疫情讓我思考良多,在當下信息紛飛的網絡時代,保持理性,獨立思考,不盲目相信也不盲目批判才是最重要的。

我也相信,我們能戰勝這次疫情。

從這些留守在國外孤獨戰疫的留學生身上,讓我們看到了出國留學的真正意義,它意味著孤獨、獨立且強大!

偉大的是那些孩子,他們獨自在異國他鄉,忍受並對抗孤獨,變得獨立和堅強。

持續關注見學國際官方微信公眾號:見學世界(jianxueguoji),零距離觸及更豐富的國際教育理念,獲取最前沿的遊學、留學訊息。

見學國際(Worldopener Study Tour)是垂直於教育領域的高端精品遊學留學品牌。甄選海外優質教育資源,打造覆蓋全年齡段的一站式海外遊學、留學服務平臺,業務涵蓋專屬教育領域的校長訪學、注重全人教育的K12遊學、海外留學、見學國際部授權合作以及專業領域定製化產品等,致力於構建一個讓教育企業家終身學習、讓中國學子走向國際的全球化平臺,助力中國教育接軌國際,護航莘莘學子走向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