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學校離家有兩裡多路,中午要回家吃飯。每當下雨天母親會給我們錢和糧票,那時候買大餅還需要糧票,讓我們每人買一個大餅當午飯,橢圓形的大餅,裡面包一些油酥,外面撒上芝麻,放進火爐裡烤到外皮焦黃,一個香脆的大餅出爐了,油酥和麵粉混為一體,分不清麵粉和油酥。
家鄉的大餅俗稱大焦鹽,可能是個大、皮焦、微鹹的緣故吧,又稱草鞋底,這個應該是它的形狀像鞋底。每次下雨我們都會等在老街的燒餅鋪外,看著燒餅師傅動作嫻熟的烙大餅,等著屬於我們的那兩個大餅。小時候是很少買點心或零食的,下雨天吃大餅也算是母親對我們的優待吧。
如今那條老街早已拆遷,燒餅鋪子變成了流動的燒餅車,每天推到街邊邊做邊賣,如今再去吃大焦鹽感覺不到當初的脆、酥,生活寵壞了味覺,做工和料都差了,要吃好的,需要提前預訂,讓燒餅師傅多加一些油酥,價錢也自然貴許多,料加得再多,外皮的口感還是相差許多。每次回家鄉父母還是回去定做一些大焦鹽,讓我們帶上。
大焦鹽失去原來得口味以後,又出來一種糖燒餅,顧名思義,燒餅裡放了較多的白糖,圓形,比大焦鹽小了許多,糖燒餅乘熱吃,糖似融非融,吃到嘴裡燒餅和糖混在一起,有一股香甜味。
事物總是不停地更替,小吃也不例外,點心的花式越來越多,糖燒餅也沒有那麼受歡迎了。最近幾年,回揚州,去東關街遊玩,在一個巷子口,有一個不起眼的燒餅鋪,店鋪在主街和巷子的交匯處,向裡縮了一節,離主街稍微遠一點,店口放著一個燒餅爐,櫃檯上放著燒餅,走近一看原來是糖燒餅,勾起了回憶裡的味道,買了幾個,本來也沒有抱多大希望,但是入口香甜、尤其是皮軟而酥,還帶一點脆,不一會兩個就下肚了,希望這家燒餅鋪能長久經營下去,保留這份味道。
來江南以後也有大餅,燒餅師傅把揉好的麵糰放在案板上,用擀麵杖來回一推一壓,一個大餅露出雛形,接近長方形,兩頭比中間厚。
開始吃大餅比較少,工作以後,年輕人肚子餓得快,每天上班經過一個大餅鋪子,買上兩個大餅,一個早晨就吃了,一個留到快中午的時候吃,墊墊飢,這種大餅乘熱吃帶著脆,冷了吃有一股韌勁,吃久了,我發現,把剩下的一個悶在塑料袋裡,不讓裡面的水分蒸發,吃起來更軟和,是一種不錯的吃法。
後來單位搬遷,再後來那家大餅鋪也不見了,甚至連大餅也不見了,流行起黃橋燒餅,剛開張買燒餅的人排成長隊,不久生意也清淡了。
最近這幾年,隨著無鉛油條的流行,油條店裡也做起來大餅,畢竟煎餅果子是絕配,大餅已經不是以前的大餅,味道也挺好的,冷熱兩次味道都不錯,是不是的會去買上一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