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關島上演“大象漫步”暗藏玄機

來源:中國國防報

美軍關島上演“大象漫步”暗藏玄機

4月13日,美軍在關島舉行“大象漫步”演習

近期,美軍在關島地區舉行一次特殊的“地面閱兵”,多架軍機上演“大象漫步”,引發廣泛猜測。有媒體分析稱,此舉旨在展示威懾力量,同時向外界表明,儘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美軍在亞太地區仍有足夠戰力。

戰機編隊滑行秀

據報道,美軍4月13日在關島地區進行一次罕見的軍力展示:5架B-52H戰略轟炸機、6架KC-135大型加油機,RQ-4“全球鷹”無人機和MQ-4C“人魚海神”無人機,以及領隊MH-60S直升機在關島跑道排成縱隊,舉行“大象漫步”演習。美軍宣稱,此次演習展示了駐關島美空軍第36航空聯隊的戰備能力,證明“美軍有能力在印太地區維護區域穩定”。

在此次“大象漫步”演習中,有兩款軍機引發外界廣泛關注。

一款為B-52H戰略轟炸機。自2004年以來,美軍開始在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部署具備核打擊能力的B-2“幽靈”隱形戰略轟炸機、B-1B“槍騎兵”戰略轟炸機和B-52H戰略轟炸機。作為美軍空基核打擊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B-52H戰略轟炸機是遂行美軍印太司令部“轟炸機持續存在任務”的主力機型,近年來多次在亞太地區開展戰略威懾行動。

另一款為MQ-4C“人魚海神”無人機。作為美海軍最大的無人機,MQ-4C“人魚海神”無人機今年1月底正式部署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這也是美軍首次在太平洋地區部署該型無人機。該無人機裝備AN/ZPY-3多功能有源傳感器雷達系統,滯空時間可達30小時,執行1次飛行任務可監視數百萬平方公里區域內的艦艇部署情況。美海軍計劃2021年在安德森空軍基地增加部署兩架該型無人機,以保持亞太地區“24小時不間斷存在”。

弦外之音耐人尋味

外界認為,由於參加“大象漫步”演習的軍機間隔小於最小起飛間隔,因此這種隊形“戰備展示意義大於實戰意義”。總的來看,美軍機在關島地區的“大象漫步”可謂暗藏玄機。

一是挽救關島“信任危機”。作為美軍在太平洋地區的重要支點,關島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駐軍情況,對美軍來說都極為重要。在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關島總督格雷羅宣稱,關島是“無新冠肺炎的島嶼天堂”,但事與願違,《紐約時報》報道稱,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之際,關島成為美海軍疫情的“震中”。隨後,格雷羅宣佈全島進入緊急狀態。關島地區美軍部隊的安全狀況成為美國國內討論的焦點,美軍此次在關島舉行“地面閱兵”,很大程度上是為打消外界對關島地區美軍安全的顧慮。

二是展現強大戰備水平。受疫情影響,美軍戰備工作遭受重創。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決定暫停美軍5月中旬前海外人員流動;美軍向澳大利亞達爾文輪換部署2500名海軍陸戰隊員的行動被無限期推遲;“環太平洋”軍演能否如期舉行,仍有很大不確定性;太平洋艦隊4艘航母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在此背景下,美軍戰備能力飽受質疑。美軍在關島展示精銳戰機,部分意圖是展現強大戰備水平,回應外界質疑。

三是凸顯重返亞太決心。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近日向國會提交一份為期6年、耗資200億美元的亞太地區發展需求報告,釋放美軍將部署重心轉移至亞太地區的強烈信號。與之相對,美國國內甚至國際輿論對亞太地區的重要性和亞太地區美軍的作戰能力提出質疑。澳大利亞學者唐申德近期發文稱,“暴發疫情的軍艦、陷入停滯的部署以及華盛頓在應對人道主義危機中的自顧不暇”,讓亞太地區的美軍不堪重負。美軍此次在關島“秀肌肉”,既是在為戴維森的報告“搖旗吶喊”,也凸顯美軍對亞太地區的高度重視。

“秀肌肉”值得警惕

從當前情況看,“大象漫步”後關島恐將面臨更嚴峻考驗,而頻繁在亞太地區“秀肌肉”的美軍也值得高度警惕。

一方面,關島或迎“艱難時刻”。據美海軍研究學會網站報道,截至4月14日,停靠在關島的“羅斯福”號航母上已有950名艦員新冠肺炎檢測結果呈陽性,艦上確診病例佔美海軍總確診病例的62%。關島將面臨外防美軍輸入、內防聚集性感染的雙重壓力,本地醫療和公共應急體系面臨極大考驗。此外,駐安德森空軍基地和阿普拉海軍基地美軍官兵的安全可能面臨更大威脅,戰備活動或將受到較大影響。

另一方面,亞太地區面臨更多不穩定性因素。美軍此次在關島舉行“大象漫步”演習,表明即便是在最困難情況下,美軍仍將亞太地區視為大國博弈的主戰場。未來,伴隨200億美元“願望清單”的兌現,亞太地區美軍遂行陸海空天網全域作戰、諸軍種聯合作戰以及與盟友夥伴協同作戰的能力將得到進一步提升。美軍可能在亞太地區採取更激進舉措,甚至是挑釁行動,給地區局勢帶來更多不穩定性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