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小夥本想申請退稅“紅包”,結果發現竟然領著“三份工資” ?!-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看節目報道

青島小夥本想申請退稅“紅包”,結果發現竟然領著“三份工資” ?!

前段時間,個人所得稅新稅制實施後迎來了首次個稅年度彙算,很多人收到了退稅“紅包”。

青島的董先生也想看看自己能退多少稅,可打開軟件一查,發現自己不僅不能退稅,竟然還需要多交錢。

董先生說:“前兩天,我在手機上下載了國家通用個人所得稅APP,然後查一下我去年一年掙了多少錢,交了多少稅。登錄進去,然後就發現我名下有兩家公司。”

青島小夥本想申請退稅“紅包”,結果發現竟然領著“三份工資” ?!

通過個人所得稅APP查詢發現,從去年一月份開始,除了董先生現在任職的公司,還有青島景悅酒店管理服務有限公司和青島振洲建築勞務有限公司兩家公司同時在給他發工資。

董先生:“就是說,有兩家我不認識的公司在用我的名字,還有身份證號在正常結薪資,但是我這邊從來沒去過,也不知道這兩家公司。”

青島小夥本想申請退稅“紅包”,結果發現竟然領著“三份工資” ?!

青島小夥本想申請退稅“紅包”,結果發現竟然領著“三份工資” ?!

收入納稅數據顯示,2019年1月,青島振洲建築勞務有限公司為董先生髮放工資2985元,從2019年2月到12月,青島景悅酒店管理服務有限公司每月發放工資4700元左右,共計5萬餘元。

董先生稱:“19年的1月份到12月份,這兩家公司都在給我發薪資,加上我自己本來的工作,然後這樣的話就是(年收入)超過了國家規定的6萬塊錢以內免交稅的政策,多出的部分我得交3%,總結的話,我就需要多交差不多774。”

董先生表示自己從未在這兩家公司入職過,也沒有收到過兩家公司發放的工資,那麼這兩家公司又是如何申報董先生的納稅信息的呢?

青島小夥本想申請退稅“紅包”,結果發現竟然領著“三份工資” ?!

董先生告訴記者,這兩家公司都屬於青島即墨區的,後來我查到電話之後我給他打過去了,也發了短信了,但是這家法人呢,就是一直拖著我也沒給回覆。

青島小夥本想申請退稅“紅包”,結果發現竟然領著“三份工資” ?!

通過查詢發現,兩家公司是同一個法人,於是董先生嘗試與對方聯繫。

董先生:“到最後,他們也沒給我來電話,也沒給我一個解釋。”

董先生懷疑這兩家公司盜用自己的身份信息,因為擔心此事會影響到個人徵信,於是選擇了報警。

青島小夥本想申請退稅“紅包”,結果發現竟然領著“三份工資” ?!

青島市公安局李滄分局李村派出所民警:“那你們應該上稅務啊。”

董先生:“如果說我的如果信息被盜用的話,咱這邊管不了嗎?”

青島市公安局李滄分局李村派出所民警:“現在沒有證據證實。”

記者:“沒在這家公司簽過約,勞務合同都沒有,稅上面顯示了董先生的信息,這樣不算嗎?”

青島市公安局李滄分局李村派出所民警:“那也不行啊。”

莫名其妙多出了兩家公司發工資,然而工資沒收到,卻要多交700多的個人所得稅。那麼,這兩家公司是如何獲得董先生的個人信息,並申報個稅的呢?

青島小夥本想申請退稅“紅包”,結果發現竟然領著“三份工資” ?!

民警介紹,這個問題還需要到青島市稅務部門反映,於是記者和董先生一起來到了青島市李滄區稅務局。

青島小夥本想申請退稅“紅包”,結果發現竟然領著“三份工資” ?!

按照稅務局工作人員的提示,董先生在個人所得稅APP上點擊申訴,當天下午,董先生在青島景悅的收入納稅數據已經撤銷了。多交的774元稅費也被免除。那對於這兩家公司使用董先生的個人信息申報個稅,稅務部門又作何解釋呢?

青島市李滄區稅務局工作人員稱:“只要這個身份證是真實存在的,他就是都能申報成功。”

記者:“也就是說涉及到一個隱私洩露的問題。”

青島市李滄區稅務局工作人員:“對,剛才我說信息洩露一個方面,企業他怎麼取得你這個身份證號信息的,那個不是我們監管。我們只是一個接收,信息的冒用都是企業行為。”

對於冒用信息的公司又該如何處理呢?

青島市李滄區稅務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如果查實了,企業就確實冒用了,並且也造成損失了,第一步要求他更正,之後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

最新進展

稅務局:查實公司冒用個人信息,罰款一千元,記入信用檔案

通過網絡查詢發現,青島景悅酒店管理服務有限公司和青島振洲建築勞務有限公司,兩家公司的地址都在青島市即墨區。節目播出後,即墨區稅務局對上述涉事企業進行了調查。

青島市即墨區稅務局納稅服務科科長江廣世:“經過我們落實,董先生個人信息被冒用情況屬實,我們按照稅收徵管法的相關規定,對涉事企業責令限期改正,並且分別處以1000元的罰款。”

江科長介紹,對於企業冒用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除了罰款,還會影響企業的徵信。

記者瞭解到,與董先生一樣被冒用信息的現象還不少,那麼這些涉事企業為什麼要冒用個人信息呢?

青大澤匯律師事務所律師邢聰明告訴記者:“公司通過增加員工申報的個人所得稅,達到增厚經營管理成本,實現少交企業所得稅,進而逃稅。第二種可能,公司因申報某些政府專項資金,必須通過增加實際用工人數去符合項目的規模要求。目前,董先生在這兩家企業中的工資記錄已經刪除,年終清算出的774元稅費也予以免除。稅務部門呼籲,廣大納稅人要注意保護個人信息,經常登錄個人所得稅官方APP,查看自己的收入信息。”

江廣世科長提醒大家:“一旦發現有不是他自己的收入被列入的話,可以通過手機APP有一個模塊可以申訴,另一個呢,可以撥打12366,或者我們當地稅務機關的諮詢熱線88570123來反映這個問題,也可以現場來反映我們有專門的部門來處理個人申訴信息。”

【小編有話說】

看來公司冒用個人信息的情況並不少見,對於個人來說,還是要去查查自己的個稅信息,一旦發現被冒用,要及時申訴,並向稅務部門舉報,以免造成損失,而對於冒用別人信息的公司來說,稅務部門應該加大監管和處罰力度。

來源:山東電視農科頻道《一切為了群眾》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齊魯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