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寶鋼: “智慧思維法則”

所謂“智慧思維法則”(

wisdom thinking rules),就是根據“三維五形定慧法”和“人物分合論”,通過“智慧鏈”(人體鏈與物體鏈)之間的互衍與互映,提升對“絕對虛實與相對虛實”的認識,並建立一整套智慧科學的理論系統,從而形成“智慧大一統”的運行體系,最終實現“重啟人性對文明的認知,重構人類對世界的定義”的偉大夢想!

胡寶鋼:  “智慧思維法則”

在經典科學環境裡,任何有限的人物都會存在著“臨界”、“崩盤”、“極限”等客觀限制,隨之出現了類似“經濟危機”、“通貨膨脹”、“產能過剩”等問題,甚至有人提出“明斯基時刻”、“中等收入陷阱”和“黑天鵝與灰犀牛”等預測,反倒是“經而不危”、“通而不脹”、“產而不剩”的現象讓人無法理解。

但事實上,這些都是“體狀模型”思維下所造成的結果,而在“鏈狀思維”下,我們看到的是:阿里巴巴每年保持45%以上的增長,美國股市10年不衰,微軟市值越做越大……,這些事實充分證明,智慧產業下的經濟衍生已經無法用“體型思維”來解釋。

在智慧科學系統下所構建的萬物是不存在“臨界點”的,隨著智慧互聯網所構建的“臨界點漂移”系統,讓泡沫和極限能夠在融合與碰撞中逐漸實現“斷、舍、離、虛、消”的效應。即,該跌的繼續跌,該漲的繼續漲,大者越大,強者越強。一個更加超序的“智慧思維”正在向我們走來……!

胡寶鋼:  “智慧思維法則”

“智慧思維法則”中的系統與體系的五大節點:

一、認識“存在”的“無序”前提,即“概念”;

二、掌握“世界”的“混序”規律,即“主題”;

三、體現“科學”的“有序”精神,即“特徵”;

四、領悟“網絡”的“衍序”奧秘,即“關聯”;

五、尋找“智慧”的“超序”光芒,即“平臺”。

如果把它們聯繫在一起,就是“系統中的概念,概念中的主題,主題中的特徵,特徵中的關聯,關聯中的平臺,平臺中的價值。以此建立起完整的智慧思維體系!

比如,在過去的“體狀思維”下,人們講究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互洽關係。即,“利己”還是“利他”,並將能夠在“利己”的同時兼得“利他”的行為稱其為“智慧”。

胡寶鋼:  “智慧思維法則”

而在今天的“鏈狀思維”下,人們研究的是人與物之間的互映關係。即,“利己”還是“利它”,並將能夠在“利它”的同時兼得“利己”而且還能“利他”的行徑稱之為“智慧”!

所以,智慧產業所引發的生產關係的變化改變了產業構成,從前作為被動“受洗”的物體,開始被“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和區塊鏈”所智慧化,物體的智慧開始超越人體的初級智慧而“反者道之動”,繼而反向推動人類的進化,給“智慧”賦予了新的定義……!

胡寶鋼:  “智慧思維法則”

看來,智慧變了,才導致你的思維失靈。如果你的身體進入到了智慧化時代,而你的腦袋而留在工業化時代,滿腦袋的機油怎麼裝得進數字化代碼?顯然,建立一個全新的“智慧思維”系統已經迫在眉睫!

如何建立一個全新的“智慧思維”呢?歡迎各位走進“定慧堂”,邁入智慧大學,切換一下思維,去“尋找智慧的光芒”……。

(摘自《智慧科學的虛學原理—尋找智慧的光芒》—作者 胡寶鋼,未完待續,更多的交流可關注“定慧堂”)

胡寶鋼:  “智慧思維法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