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時,我只是跑步。寫作時,我也只是在寫作


跑步時,我只是跑步。寫作時,我也只是在寫作

跑步時,我只是跑步。寫作時,我也只是在寫作。

——讀《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

01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創作的散文集,是村上春樹第一本只寫自己的書,講的是一個人怎麼樣通過跑步去悟道的感覺,不只是悟出一個小說家的真實,鍛煉出一個小說家的身體、精神和意志,還鍛煉出一個人之所以為人的境界。

作者在書中記錄了他在長達二十多年裡,日日堅持跑步時的所見所聞、所惑所思,不再是浮華迷茫,不再是旖旎感傷,不再羚羊掛角無跡可尋,村上春樹用不施雕琢、清淡如水的文字第一次清晰的寫下自己的感悟。

村上春樹說:“我基本上承認,寫小說這工作並不健康。我們開始寫小說的時候,我們通過寫作來創造一個故事,不管喜歡與否,人性深處的某種毒素就開始浮出到表面。所有作家都要直面這種毒素,意識到當中的危險,並想辦法對付它。”

比如河豚這種魚,肉最美的地方也恰恰最接近最毒的地方。藝術活動本質上說,有“不健康、反社會”的成份。當然,有很多作家“以毒攻毒”,選擇頹廢,比如吸毒、玩同性戀什麼的。

或是像浮士德里說的那樣,把靈魂賣給魔鬼,試圖獲取藝術上的唯美。但是村上春樹指出了另外一條道路。他知道為了延續自己的藝術生命,可以選擇一個更為健康的“排毒”方式,那就是長跑。

他詳細描寫了通過參加馬拉松和鐵人三項來考驗自己,特別是通過長跑來磨練自己的身體,這種痛苦與折磨對話、肌肉和神經交流、意識與意志較量的過程,支撐著他繼續走在寫作之路上。

跑步時,我只是跑步。寫作時,我也只是在寫作

02

村上愛好寫作、長跑和音樂,這三項愛好伴其一生的多數時光,水平也達到一個相當的水準。

當他談論跑步時,其實談論的是一種生活方式和一種觀念,如何通過跑步來更好地面對生命、生活,思考自己到底是想要、需要、追求的是什麼,這也是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地方。

村上春樹說:

“持之以恆,不亂節奏,對於長期作業實在至為重要。一旦節奏得以設定,其餘的問題便可以迎刃而解。然後要讓慣性的輪子以一定的速度準確無誤地旋轉起來,對待持之以恆,何等小心翼翼亦不為過。”

“我一面跑,只是跑。原則上是在空白中跑著。反過來說,或許是為了獲得空白而跑的。……我是我,我也不是我。這樣覺得。那是非常安靜的,靜悄悄的感覺。所謂意識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東西。”

一個能夠用30年的時間堅持自我折磨的人,一定能克服全世界最無聊的無聊。

跑步時,我只是跑步。寫作時,我也只是在寫作

03

這本書與村上以往書的風格完全不同,沒有明顯的脈絡,沒有成型的線索,沒有勾人的懸念,只是淡淡地和朋友談心般地交流。

長跑是需要有著自我強而堅定意志力的運動,因為消耗的不僅是身體的能量,還消磨著內心最深處的自我——是放棄,抑或繼續前行?

那種自我的鼓勵過程,那種自我堅持的最終防線,那種待到終點什麼都不再重要的自我優勝感,這是戰勝自己的一種運動。在不斷地戰勝自己,進而不斷得到新體驗,不斷敦促自己繼續前進的過程,便是生命了吧。

村上在結尾處說,希望能有自己的墓誌銘,一句:至少他跑到了最後。

我想,也許這是他對他的喜好,他的堅持,還有他的生命最好的詮釋了吧。

跑步時,我只是跑步。寫作時,我也只是在寫作

04

“不拘什麼,按照喜歡的方式做喜歡的事,我就是這樣生活的”。

“人們不會因為別人勸告而成為跑步者,而是自然而然開始跑步的。”

“心靈所受的傷,便是人為了這種自立性不得不支付給世界的代價,來排除內部負荷的孤絕感。”

村上說自己的跑步不是為了什麼,而是在想為什麼的時候已經跑了很久了。

人總是需要一個人的空間與時間,做想做的事也好,發呆也好,這也就是所謂的孤絕感吧,然而這種孤絕感要掌握一個度,適度的孤絕感可以讓你更深入的瞭解自己內心,但是過度的孤絕感卻會讓人崩潰。

因此每個人都需要一種方式去平衡這種孤絕感,村上選擇的是跑步,但並不是只有跑步一種,而自己該選著什麼,這也是隻有自己才知道的事。

語錄文摘

1、我常常尋思:“人生真是不公平啊!”一些人不努力便得不到的東西,有些人卻無需努力便唾手可得。

2、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麼說,我都認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確的。無論別人怎麼看,我絕不打亂自己的節奏。喜歡的事自然可以堅持,不喜歡怎麼也長久不了。

3、別人大概怎麼都可以搪塞,自己的心靈卻無法矇混過關。

4、違背了自己定下的原則,哪怕只有一次,以後就將違背更多的原則。

5、不管怎樣,這是我的肉體,有著極限和傾向,與容顏、才華相同,即便有不盡如人意之處,也無足以取而代之的東西,只能靠它拼命向前。

6、痛楚難以避免,而磨難可以選擇。

7、缺點和缺陷,如果一一去數,勢將沒完沒了。可是優點肯定也有一些。我們只能憑著手頭現有的東西去面對世界。

8、隔在健康的自信和不健康的輕慢心之間的那堵牆,非常薄。

9、這個世界需要一個特定的惡人,可以供人們指名道姓,千夫所指:“全都怪你!”

10、在學校裡,我們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就是“最重要的東西在學校裡學不到”這一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