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根菏澤的省派“第一書記”毛兆波:做脫貧攻堅路上的堅守者

播放

暫停

進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

試試


大眾網·海報新聞定陶4月20日訊(記者 張廣輝 見習記者 李慶波)“槐花快開了,歡迎大家來槐樹劉村品槐花香、吃槐花蜜”。兗礦集團省派菏澤市定陶區黃店鎮槐樹劉村“第一書記”毛兆波,從省派黃店鎮扶貧工作隊隊員到省派第四批“第一書記”,他紮根農村,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青春力量。

紮根菏澤的省派“第一書記”毛兆波:做脫貧攻堅路上的堅守者

定陶區委副書記王福海(左一)調研扶貧車間改造工作(資料圖)

紮根菏澤的省派“第一書記”毛兆波:做脫貧攻堅路上的堅守者

毛兆波(左)深入百姓家中聽民意、訪民情(資料圖)

抓黨建強根基,發揮黨建引領作用

毛兆波圍繞“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促鄉村振興”職責任務,把加強黨建工作作為入村工作的“指南針”和“發動機”,借鑑兗礦集團公司“雙入雙創”黨建工作經驗,立足槐樹劉村村情,打造“槐樹魂12345”黨建工作法,形成了以“爭頭雁創品牌”為主線,因地制宜、特色凸顯的黨建工作模式。

為建強一個好班子,抓牢班子建設“總開關”,毛兆波組織村兩委班子成員觀看《建黨偉業》《第一書記》等影片,引導班子成員轉思想提認識、強技能勇擔當,真正在“脫貧攻堅、振興鄉村”大業中當好“火車頭”。通過開展一次次討論會、座談會,和到先進村觀摩學習等活動,全村黨員幹部宗旨意識和幹事創業、擔當作為的精神面貌大幅提升。

用儀式樹立規矩,用活動激發熱情。毛兆波帶領兩委班子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組織全體黨員亮身份、踐承諾,佩戴黨徽、重溫入黨誓詞;加強黨員培訓,高質量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加強優秀青年推優入黨工作,黨支部活力不斷增強,為扶貧攻堅工作凝聚了力量。“我們為全體黨員發放了印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等字樣的水杯和文化衫,讓黨員在生活點滴中牢記身份、莫忘初心。”毛兆波說。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瞭解到,該村結合菏澤市委、定陶區委開展的八大“紅色品牌”創建活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槐樹魂”黨建品牌,設計出6套槐樹劉村備選村標,通過村民評議投票,選出了槐樹劉村村標,提升了村莊的文化內涵。

紮根菏澤的省派“第一書記”毛兆波:做脫貧攻堅路上的堅守者

與老黨員自拍合影(資料圖)

體民意踐初心,共建共享美麗鄉村

入村伊始,毛兆波帶領班子成員,對村裡德高望重的老人、歷屆村班子成員、老黨員、致富能手、所有貧困戶及信訪人進行全面走訪,徵求他們對村莊發展的意見建議,並逐條彙總梳理。

面對村民普遍反映的機井數量少、農用供電線路遠、村莊道路泥濘、沒有路燈、排水系統不暢等民生問題,毛兆波等人不等不靠,緊緊依靠後方單位支持,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支持,安裝無線大喇叭1套,打機井41眼,維修危房2套,改造自來水28戶,安裝路燈201盞,修路下水道1000米、道路修繕1000米。村民反映集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基本得到解決,全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較大改善。

同時,為了靶向施策、精準扶貧,毛兆波堅持原則、敢於碰硬,對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建立了“精準扶貧檔案”,動態調整,嚴格審核,做到底數清、情況明、群眾認同、組織放心。他組織黨員幹部與貧困家庭“結對子”,定期走訪,排憂解難,鞏固脫貧成果。

聯繫後方單位為孩子們送文具、送書包,探索村校與企業助學共建新模式;為因家庭變故對人生失去信心的青年王中寬找回自信,找到工作;為孤寡老人劉進保改造危房;為家中有殘疾孩子,自身還有疾病的劉金成免費安裝自來水、送樹苗;聯繫菏澤文旅集團定陶分公司、定陶區文聯深入挖掘“老槐樹”故事……群眾的利益無小事,毛兆波用實際行動,彰顯了一名黨員務實肯幹、樂於奉獻的精神風貌。

興產業築平臺,全面助推鄉村振興

在充分考慮土地資源、人力資源和傳統模式等客觀因素的基礎上,毛兆波圍繞黃店鎮著重發展的“一紅一綠”特色產業,集中省專項產業扶貧資金,投入黃店鎮“鋼結構智能高溫日光溫室大棚”項目中,與現有的“尚谷”農業基地互為依託,建成集蔬菜生產、育苗、品種培育和銷售為一體的集散中心。該項目投資每年按6%的收益進行分紅,目前每年分紅約8.64萬元,全部用於鞏固貧困戶穩定脫貧和美麗鄉村建設。

結合村莊普遍存在的留守婦女多、閒散勞力多的實際情況,毛兆波等人經過廣泛徵求群眾意見和多方調研,致力打造“一村一品”,創辦“帽子加工”致富車間,吸納本村40餘人就業,實現員工月均收入2000元以上。他們生產的帽子已經通過互聯網走出國門,遠銷世界。一名村民說:“我們不僅不幹髒活累活,而且多勞多得,生活越來越有盼頭了!”

“我們不僅要做強優勢產業、引進支柱產業,還要立足村情,搞活特色產業。”在毛兆波帶領下,4個鄉村振興產業合作社相繼成立,探索出適合本村發展的大棚種植、特色地瓜種植與深加工、肉鴨綠色生態養殖的新路子,以此帶動村民脫貧致富,當前村集體增收達10萬元以上。

面對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毛兆波號召在黨員中開展“愛我家鄉,奉獻槐劉”活動,他個人捐款1000元,給村裡捐贈口罩500個、消毒水1000升;在“停課不停學”背景之下,毛兆波聯繫後方單位,組織“募捐手機,幫助孩子完成網課”活動,為家庭困難學生送去智能手機21部;在做好嚴格防疫的同時,還組織黨員、志願者參與“美化槐劉”植樹活動,利用春季植樹大好季節,為村莊購買槐樹苗1300棵、花椒苗600棵;為推進復工復產工作,他積極為村裡扶貧車間尋訂單、擴銷路,該扶貧車間在全鎮率先步入正常生產軌道。

面對村民送來的一面面錦旗,毛兆波對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說:“現在正是我幹事創業的最好年齡,只有把個人的理想融入到國家和民族的大業中,才能最終成就一番事業。我深深認識到,不能辜負各級組織的囑託,不能辜負村裡群眾的渴望,不能辜負自己青春的年華。不完任務終不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