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京籍高考的抉擇,回津高考經驗分享

非京籍高考的抉擇,回津高考經驗分享

目錄

一、前言

二、非京籍在京上學需要面對的問題

三、非京籍家長對於是否回戶籍地備考存在的兩種不同意見

四、對於中考或高考前是留京備考,還是回戶籍地備考及本人的意見建議

五、什麼時候轉回戶籍地上學比較適合?

六、回戶籍地面臨的選擇學校或選擇機構的問題

七、從北京直接去天津參加高考報名,是否屬於社會考生?在考試和升學方面與本地考生有什麼區別?

八、北京和天津中高考升學的差異在哪裡?

九、回津適應的過程中遇到心理困境如何解決?

十、結束語

一、前言

時間過得真快,一晃2019年的高考已經過了快一年了,高考的戰火和硝煙依稀,恍如瀰漫在昨日,煙燻了我們這些跨越過戰火和硝煙的孩子和家長們。

去年10月份和大家分享過本人的經驗和心得,鑑於很多家長的請求,以及近一年來天津上學和高考形勢的變化,對文章重新進行修訂和完善,以便提供更有針對性地參考,把一路走來的經歷和經驗分享給與孩子一起奮戰的所有非京籍家長,希望我的經歷和經驗能夠給你們一些有用的幫助和啟發,能夠讓所有非京籍孩子在求學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彎路,奔向美好的前程。

二、非京籍在京上學需要面對的問題

從上幼兒園、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一路上,非京籍註定了要面對更多的艱難。北京人口資源壓力大,在教育資源的享有上優先本地戶籍,無論本地還是外地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得到優質的教育,僧多粥少是客觀存在的問題,這點在非京籍政策上顯得尤為突出。

學校會因為你是非京籍而不願接收你的孩子;一些政策你無權享有;你無法在北京參加中考或高考。種種或大或小的點滴,會讓你意識到自己若即若離於北京本地學生群體。

非京籍在京求學,最核心的問題是沒有資格參加北京中考或高考,根據政策,非京籍中只有屬於九類人(持有北京市工作居住證的屬於主要一類群體)的,子女可以在北京參加中考,否則只能回戶籍所在地參加中考。即使具有在京參加中考並在京就讀高中資格的非京籍(符合九類人之一),仍然無法在北京參加高考。

兩類人最終都要面對回戶籍地參加中考或高考,都要面對轉學、擇校、插班、找機構等種種需要解決的諸多繁雜且頭疼問題。

非京籍高考的抉擇,回津高考經驗分享

三、非京籍家長對於是否回戶籍地備考存在的兩種不同意見

針對這個問題,家長們的看法不一而足,有人認為只要孩子成績好,去哪裡考試都沒有問題,索性就留在北京堅持到最後。另一類家長認為不同地區間考試內容有差異,還是覺得回戶籍地上學更穩妥一些。堅持第一個想法的家長是少數,大多數家長屬於第二類,他們希望在戶籍地給孩子找到一個好的學校或機構,能讓孩子安心學習,取得圓滿的成績。

四、對於初三或高三是留京備考,還是回戶籍地備考及本人的意見建議

本人孩子在京一直讀到高三上學期結束,對於是否留京備考還是回戶籍地備考有更多的思考並客觀經歷了兩種思路所面臨的現實問題,列出來供大家參考。

如果堅持讓孩子繼續留京學習到了初三或高三,那麼你平時學習和練習的內容就不能完全和北京一致,你需要了解你戶籍地中高考所需要學習和考試的內容,要刷戶籍地中高考試卷,這一切只能靠你自己,你得自己檢查答案自己判卷,而且你無從得知你的成績在戶籍地學生中的水平,無法對自己的真實實力有一個正確的瞭解,兩頭不著地的感覺會讓學生和家長都會陷入對未知風險的焦慮中,勢必嚴重影響孩子學習,因此留京備考的想法不可取。

有人說學習成績很好的孩子去哪裡考都沒問題,我的孩子在北京重點中學且學習成績一直非常優秀,高中三年的年級排名一直在年級前幾名,高二因綜合成績優異獲得北京大學綜合夏令營的邀請(全國每年只有2000名學生有此資格),並在高三上學期通過香港大學卓越英才計劃初審獲得為數極少的面試資格。我也與許多家長一樣,堅持認為憑孩子的成績去哪裡高考都沒問題,直接參加天津高考更沒有問題,所以我們一直堅持在北京上學。還是孩子的班主任(是外地調京的一個特級教師)再三叮囑我們一定要早回戶籍地讓孩子備考,他在兩個地區分別從事了多年教學,對地區間的差異給孩子造成的巨大影響非常清楚。後來的事實也證明班主任說的是非常正確。

所以,建議各位非京籍家長,在孩子初三或高三的時候,不要再猶豫,這是回戶籍地的最後一個時間節點,越晚回去存在的各種不確定性和風險越大。

五、什麼時候轉回戶籍地上學比較適合?

非京籍學生在京求學雖然會遇到很多的障礙,但是父母依然希望孩子能夠和自己多一些時間在一起,也希望孩子能夠在北京這種優質教育環境下接受良好的教育和鍛鍊,所以幾乎所有的家長都不願意早讓孩子回戶籍地,於是什麼時候回戶籍地便成為諸多家長糾結的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我個人的意見是,充分了解戶籍地參加中高考報名的政策條件,有沒有戶籍地學籍年限等要求,首先保證不要錯過中高考報名機會。

對於天津戶籍的學生(注意:這裡說的是天津,其他地區的政策可能不同,請自行了解),第一個轉學回去的節點是“初一或者高一第二學期開學階段轉學“,第二個節點是”初三或者高三第一個學期開學階段轉學“,第一個節點轉學是因為天津政策要求中學階段轉學最早只允許初一或者高一第二學期開學轉學,第一學期禁止轉學,這個階段,初高中的學習生活剛剛過了一個學期,轉學回天津很快能夠適應當地的教學,有兩年半的時間能夠在天津踏實學習,基本不會受到兩地差異的影響。第二個節點是因為天津政策規定初三或者高三上學期開學是最後一次轉學時機,對於大多數學校而言,初二或者高二基本已經學完三年全部課程,最後一年主要是複習備考,這個時候回戶籍地,可以有完整的第一輪複習,而且一年的時間也足夠讓孩子能夠適應當地學習的內容併為升學考試做好充分準備。

上面這兩個重要節點一定不要錯過。特別是高中生儘量不要在中途轉學,比如高二寒假,這個時候,高中的課程學了一半多,而且兩地之間學習課程的順序和節奏都不相同,你回津後,會發現你在天津學的課程可能在北京已經學過,而在北京還沒學的,天津可能已經學完了,這個局面會讓你花費很多時間自行彌補缺失的課程,要花費大量的精力,難免影響整體課業成績。初中生相比而言要好一些。

但是對於什麼時間轉學也並不絕對,機會有時候稍縱即逝,遇到很好的轉學機會的時候,不管孩子學業處於什麼階段,一定要果斷轉學,否則過了這村就不一定有那店了。

非京籍高考的抉擇,回津高考經驗分享

六、回戶籍地面臨的選擇學校或選擇機構的問題

轉學回戶籍地,說來容易做來難,無論哪裡,好學校永遠都是僧多粥少,即使對於在本地的學生,優質學校資源也都非常緊缺,對於中途想轉學過去的孩子,想進入好學校的難度更是可想而知,這是大多數家長要面臨的最為棘手的一個難題,特別是公立重點學校,想能夠轉學進去非常難(有非常渠道特殊關係的除外,但這注定只是極少數,不在我們討論之列)。

就說天津市,你想轉學到市五所甚至一些不錯的區級重點中學,可能性幾乎為零。相比而言,私立學校政策相對寬鬆一些,應該作為家長努力爭取的一個方向,有些不錯的私立學校會組織一些插班生考試並擇優錄取,但是競爭異常激烈,所以在平時告訴你孩子一定要好好學習,要足夠優秀,你在轉學的時候也才有更多的機會。我孩子是插班去的一個私立中學,據其他家長所說,有一千多孩子參加插班考試,最終擇優錄取100人,競爭激烈可想而知。

如果沒有機會進入優質的私立學校,最後一個選擇只能選擇有全託班的社會培訓機構,這些機構號稱會有優質的師資提供輔導,但是據本人所知的情況,大多數是名不副實,虛假宣傳成分大,而且機構老師的流動性很大,這會對孩子的學習造成不良影響。再有機構的生活學習環境是和學校完全不同的,不可能如學校的學生一樣擁有正常的生活和活動空間和秩序。所以不到萬不得已不建議讓孩子去培訓機構備考,如果一定要去培訓機構,家長務必要多方考證,充分了解和驗證,尋找一個相對可靠的機構。

我們是高三下學期迴天津備考的,在天津一共三個半月時間,剛回津不久,緊接著就要面臨高考前的一模和二模,及大小几十次日常考試,所以這三個多月的時間幾乎不可能有時間去適應,沒有足夠強大意志力的孩子千萬不要去冒險,不少這個時候回來的孩子因為極其不適應,呆了沒幾天就又折回去了,所以打算最後一個學期回戶籍地備考的想法很冒險,一定要打消這個念頭。

本人在天津學習工作十年時間,在當地算是有一定社會關係,即使這樣,委託了很多大小關係,依然沒有機會進入重點高中(包括天津市區益中、耀華嘉誠這些市五所直管的私立學校),天津對這方面政策限制的非常嚴格,最後我們去的比較不錯的英華中學。所以對於打算轉學回津家長要有各種思想準備,做好打硬仗的準備。據說市場上有中介能夠辦理一些區級重點中學的轉學,本人瞭解了一下,基本都是比較普通的學校,如果和你孩子的成績不相匹配的話還是慎重考慮。再有就是中介是否靠譜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當然,如果這個渠道靠譜且學校和孩子情況也較為匹配,也不失為一個好的辦法。總比去一些讓人摸不著頭的學校或機構要強一些。

天津私立重點中學中,英華學校是非常值得爭取的一個機會,甚至說是唯一有機會可以爭取的私立重點中學,孩子成績優秀的可以聯繫學校爭取一下。這個學校重點班的師資相對還是不錯的,也有一些很好的老師。英華學校的整體學習氛圍是不錯的,在這種氛圍下大家你追我趕很好,2019年英華的高考成績非常亮眼,即使與最好的市五所重點高中相比同樣特別突出。

對於天津的全託機構,建議大家慎重,短短的六七年時間內,天津的中高考全託機構如雨後春筍一個個出現,大多數辦學質量不靠譜,虛假宣傳較多,建議家長一定要慎重考察慎重選擇。

近一年來,天津相關政策有一定的微調,說明一下並著重強調如下:
1、從2020年開始,即使要跨區插班私立中學的大門已經完全關閉,以往其他區能夠通過選拔進入英華中學的路子徹底被封閉。而且天津要求嚴格限制插班、旁聽,所以想在高中階段轉學到天津好的學校,機會幾乎為零。
2、鑑於第1條原因,建議大家在初中甚至小學就要抓緊轉學到天津,踏實在天津學習,努力考入一個好的初中或高中,避免後面的不確定性風險。

非京籍高考的抉擇,回津高考經驗分享

七、從北京直接去天津參加高考報名,是否屬於社會考生?在考試和升學方面與本地考生有什麼區別?

社會上很多人對政策瞭解不深,或者道聽途說,對大家產生了很大的誤導。這裡我很負責任地告訴大家,目前的政策,你只要是應屆生(不管你學籍在哪裡?),只要參加天津高考報名,那麼你從考試到高考升學一切流程和政策與天津本地學生完全相同,毫無差異,天津高考報名對學籍在哪裡沒有任何要求,這點請完全放心。有些地區高考報名要求有當地足夠年限的學籍才能報考,回其他戶籍地區報考的家長需要提前瞭解當地的報考政策,做好提前安排,就有家長因為不知道政策,等到報名的時候才發現不具備資格,最後導致孩子不能參加高考,請大家一定要注意。即使對於戶籍在天津的家長,也要經常關注天津的招考和報名政策,防止有變化,不能大意,不確定的問題一定要和戶籍地教育局高招辦等部門確認,不要盲信非官方渠道的一些小道消息。

八、北京和天津中高考升學的差異在哪裡?

很多家長知道不同地區中高考存在差異,但是卻不知道具體差異在哪裡,或者知道的不完全,我也是因為孩子在經歷了高考之後才真正清楚北京和天津的差異在哪裡。

1、課本有沒有差異?

目前全國各地,除了個別地區採用地方教材(如江蘇),大多數地方採用的是人教版等統一教材,北京和天津的教材基本都是人教版,未來可能都統一採用部編版,但也是統一的教材。所以地區間教材基本沒有差異。也就是說北京和天津學生,平時學習的內容基本是一樣的。

2、北京和天津之間中高考的差異主要在哪裡?

兩地中高考的第一個差異主要在考試的側重點和覆蓋面,雖然教材相同,但是兩地考試的側重點並不完全相同,這就決定平時訓練的側重點也不一樣,比如一個地區不重點考察的內容在另一個地區可能會重點考察,你如果在平時的學習中關注不到,那勢必就影響到最終的升學考試。

另一個主要差異是兩地判卷標準的差異,同樣的一道題目,同樣的答案,兩地可能給出的是迥然不同的得分,我建議你們讓孩子早點回戶籍地適應就是要讓孩子早點知道戶籍地判卷的標準,如何才能多得分,這一點非常關鍵。雖然我孩子在北京各科成績非常好,但是因為天津的判卷標準和北京存在一定差異,就出現了某些科目在北京能夠得高分的內容,在天津得低分甚至不得分的尷尬局面,這點一定要引起足夠重視。

所以最遲最遲,最後一年一定要在戶籍地備考,才有時間充分知曉並適應上面所說的差異。

九、回津適應的過程中遇到心理困境如何解決?

對於已經落實學校或者機構的孩子,下一步面臨的就是適應問題,就我所知,基本所有孩子都不可避免面臨各種不適應,只是程度大小不同。所以我建議孩子回津備考的階段,家長一定要過去陪伴,至少應該幫助孩子度過這段不適應期,這點非常關鍵。家長是孩子遇到困境時的堅強後盾和定心丸。在孩子遇到困境的時候要與孩子一起共同面對困境並幫助孩子努力走出困境,幫助孩子調整好心態把精力集中在備考方面。

對適應這個問題大家不必要緊張,我認為任何一次困境都是一次很好的成長,對於大人和孩子都是。在面對困境並跨越困境的艱難過程中,得到的是歷練,獲得更加頑強的意志,而高考正是需要這種頑強的戰鬥意志,當你能夠跨越重重困境,你已經贏得了戰爭,回望過往一切便雲淡風輕,未來再遇到任何困難,便一覽眾山小。

非京籍高考的抉擇,回津高考經驗分享

十、結束語

非京籍求學雖然不易,但是不必糾結,因為一路走來經歷的種種事情,種種困境,鍛鍊我們也鍛鍊了孩子,要相信我們和孩子在面對未來的人生路上會更加堅強和自信,更加有底氣,上帝在向我們關閉一扇窗的同時,會給我們打開一扇門,只是為了讓我們感受一種別樣的風景和經歷。這個風景和經歷終究會讓我們感受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終會有撥雲見日的一天,你在經歷之後回望過去的時候往往會收穫滿滿,並見證自己的強大。

相信每個非京籍孩子都能用不屈的精神戰勝一切,開創美好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