牿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精神性分析(四)

牿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精神性分析(四)

四,作為 “徵兆”的小明

小明作為在小四他們之間遊走的一個非常顯眼的“漂浮點”,非常符合齊澤克所論述的拉康的“徵兆”特徵:“徵兆是普遍下的特殊按照普遍本身的邏輯將普遍瓦解”。小明將自己捲入到小四們的幫派中,由於其父親的缺席,母親的患病,她在“補償”心理的驅使下先後跟隨哈尼、滑頭、小四和小馬,在這些人中唯獨小四弱勢,這也是她最終以“沒有安全感”而轉投小馬的重要原因。她是顯示小四他們力量變化的一個尺度,並給小四他們帶來一種不穩定感,開始是滑頭唯恐哈尼知道自己與小明的事兒,之後就是小四與小馬的關係破裂乃至小四帶著她一起走向毀滅。小明的心理小四當然不明白,乃至他的認真都出於他懵懂的心理現實,反而小明因其家庭和成長經歷,倒是更為成熟一些:她是知道或者說是嚮往強勢的力量的。在此情況下,悲劇發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