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超六成紡企受疫情影響訂單不足,各級政府出臺解困措施!

關注|超六成紡企受疫情影響訂單不足,各級政府出臺解困措施!

輕紡行業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吸納就業的重要民生行業,也是我國具有國際競爭優勢、出口比重比較大的行業。面對疫情,在認真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紡織行業積極推進企業的復工復產,比如口罩、防護服及其上下游配套企業在春節後已經全面復工復產,為疫情的防控作出了重要貢獻。

4月16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佈會,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與法規司司長許科敏介紹,2月中旬起,紡織行業已開始全面推動復工復產,比如浙江的網上輕紡城交易平臺2月10日就率先復業,線下的輕紡城市場也於2月18日起復業,確保了紡織面料貿易的順暢,同時也帶動了當地印染產業的復工復產。據中紡聯對13個省份28個重點紡織產業集群的7.5萬家紡織企業的調查,復工率已經達到90%,職工返崗率達到86%。

當前,國際疫情快速蔓延,紡織行業特別是中小紡織企業反映存在一些困難。一是需求不足。從國內看,1~2月國內市場限額以上的單位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零售額同比下降31%。從國際上看,3月以來大量出口訂單出現延遲或者取消,新增訂單也大幅減少。據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對100多家重點企業的調查結果,反映訂單不足的企業佔比達到63.6%。

二是行業穩就業壓力在加大。訂單減少的壓力正在沿著產業鏈向上遊傳導,將會對紡織行業的產業鏈的正常運轉產生影響,行業的就業形勢趨於嚴峻。三是企業反映資金緊張。受訂單下滑及退單等影響,紡織企業的原料及成品的庫存積壓增加,特別是化纖行業,由於連續化的生產不能停工,面臨著極大的庫存壓力,佔用資金量也在加大。

針對企業反映的突出問題,各級政府部門都在積極地行動。

財政部發布 “出口轉內銷”稅收優惠政策

4月15日,財政部發布通知決定,自2020年4月15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暫免徵收加工貿易企業內銷稅款緩稅利息。同日,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佈公告,決定自2020年4月15日起,將《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擴大內銷選擇性徵收關稅政策試點的通知》規定的內銷選擇性徵收關稅政策試點,擴大到所有綜合保稅區。

這兩項政策也是對4月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的統籌內外貿發展,支持加工貿易企業紓解困難,促進穩外資、穩就業的多項舉措的具體落實。

據介紹,加工貿易企業將保稅進口料件或製成品內銷時,除按規定繳納進口環節稅收外,還需要繳納緩稅利息,暫免今年4月15日起至年底的加工貿易企業內銷稅款緩稅利息,可以降低企業內銷成本,緩解企業資金壓力。

同時,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加工貿易企業申請內銷時,需按規定繳納進口環節的增值稅、消費稅。進口關稅可以選擇按其進口料件或製成品來繳納。利用該項政策,企業可以自主合理地降低稅負。目前,這項政策已在全國40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實施,其中24個是綜合保稅區,試點擴大至全國113個綜合保稅區,更多企業將從中受益。

業內人士認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世界經濟,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加工貿易受疫情影響更快速直接,面臨需求端和供給端“雙向擠壓”,需要更多舉措為加工貿易企業紓困解難。

雲展賦能穩外貿 紹興在行動

為全面落實國家、省、市關於統籌推進新冠肺炎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決策部署,堅持“兩手都要硬、兩戰都要贏”,紹興市委市政府開展穩外貿十大行動,加快“紹興雲展平臺”上線工作,並啟動“十業百展千企”行動,幫助外貿企業不出國門照樣看市場、找客戶、談生意、做外貿!

十業

通過海關出口數據統計分析,精選紹興市主要傳統出口產業和目前體量還不大但是出口增速快的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

關注|超六成紡企受疫情影響訂單不足,各級政府出臺解困措施!

百展

17大國內外展覽機構以及為應對疫情推出的全球100餘場線上展會。首選與紹興產品出口目標市場符合、辦展成熟的平臺,進行重點推薦和上線工作。

關注|超六成紡企受疫情影響訂單不足,各級政府出臺解困措施!

千企

在當前線下開拓市場渠道不通的情況下,為紹興的“千企萬品”打通了“線上出海”的重要渠道。目前,紹興意向入駐平臺企業已近1500家。


關注|超六成紡企受疫情影響訂單不足,各級政府出臺解困措施!

紹興雲展平臺以雲計算、大數據為技術硬核在全省率先推出包括在線參展、政策查詢、雲展課堂、展會推介、外貿預警、法律服務等六大在線商務服務。

直擊外貿企業拓市場痛點,推出全國商務首創的看市場、找客戶、驗徵信、促成交的四大創新功能。


關注|超六成紡企受疫情影響訂單不足,各級政府出臺解困措施!

當前行勢下打造“紹興雲展平臺“,啟動“十業百展千企萬品”線上出海的行動,為紹興“拓市場 穩外貿 保生產”開闢了一條新戰線,為全國外貿突圍提供了“紹興探索”。

關注|超六成紡企受疫情影響訂單不足,各級政府出臺解困措施!

除此之外,各級政府還積極推動已出臺惠企援企政策的落地,同時幫扶企業轉型轉產,比如一些紡織企業在通過轉產防護服等防護用品維持了正常的運營和職工隊伍的穩定;多措並舉幫助企業拓展市場需求的空間,推動線上銷售佈局,比如山東省開展了“廳長賣紗”的活動,向全國買家推介山東的紗線。江蘇的紅豆加快佈局智慧生產、智慧倉儲、智慧門店,積極拓展網上銷售,今年以來線上銷售佔比提高了10%;發揮信息技術支撐作用,推動產業升級。圍繞產品的研發、生產製造、全球營銷等產業鏈的各環節,推動企業向信息化、智能化轉型,支持企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拓展多層次多渠道的消費市場。


編輯整理自第一財經,北京商報,經濟日報,紹興商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