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總穴歌:每人都自帶保健醫生,掌握身體4個穴位,受益終身

寧可轉變觀念,也不讓疾病有可乘之機

昨天,我在頭條上發表了一片有關於膝關節康復的文章,裡面提到了用艾灸保養膝關節的方法。晚上有一位朋友私信我,他是一位老關節炎,最害怕遇到降溫、下雨天氣,每到這些時候,他都苦不堪言,最後他問我,這種情況適合艾灸嗎?

我先是回覆了他一個問題:之前有沒有做過艾灸呢?他說沒有。

繼而我又問了一句:艾灸這種方法你肯定是聽說過的,為什麼一直沒有試試呢?

他回答:我覺得這種方法沒什麼用處,用火烤一烤就能治病,怎麼可能呢?

後來,我把艾灸膝關節的原理和方法大致給他說了說,他表示會試一試。當然,他願不願意嘗試這個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有一種規律想必大家都知道,人在年輕的時候對於健康、養生是不那麼重視的,除非遇到重大疾病。但是隨著時間推移我們會發現,如果靜下心來聽一聽養生欄目,或者讀一讀中醫方面的文章,會覺得呼吸也能跟著順暢了,淋漓暢快的感覺會縈繞在五臟六腑......

尤其是到了中年,都會經歷一些人生中的挫折、起伏、委屈,有一天你會忽然發現,已經很久沒有和自己說說話了,身體隨著歲月流逝也有了這樣那樣的小毛病。

這時候你會發現,運用艾灸、穴位按揉,甚至睡前熱水泡泡腳都會令你非常舒服的,這種舒服不僅身體上的,更是心靈上的一種放鬆。

有許多朋友,認為養生是一件麻煩事,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其實恰恰相反,養生會讓麻煩越養越少。

如果你現在每天能騰出來半小時,如果你現在沒有大病在床,如果你沒有天天官司纏身,那麼轉變一下觀念吧,多做一些對身體有益的事。

今天,我想給大家分享四個穴位,這四個穴位被中醫稱為“四總穴”,好了,準備開始正文吧,太多話閒話就不說了,願你能有一次完美的閱讀體驗,願你能感受到我的真誠,願你健康,願你幸福。

四總穴歌:每人都自帶保健醫生,掌握身體4個穴位,受益終身

沐浴陽光

四總穴歌,學會了你就是名醫

有這麼一句話:穴位是最天然的藥物。《四總穴歌》可以說凝結了古人的生活智慧,歷經時間的考驗,我們就來細細品味一下它們的魅力吧。

四總穴歌,它的口訣如下: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

稍微熟悉穴位的朋友會發現其中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就是每個穴位所負責的位置,都離穴位本身比較遠,足三里在膝關節周圍,負責肚腹;委中穴在膝關節窩,負責腰背;列缺在手腕附近,負責頭和頸椎;合谷穴在虎口附近,負責面部和口腔。

還有另外一個有意思的現象,這四個穴位所負責的並不是單一的某種病症,而是負責一大片。比方說合谷穴,牙疼你能找他,嗓子發炎你能找他,有了口腔潰瘍你還能找他!也就是說,面口出了問題,都能請他出來幫忙!

正因為這四個穴位的覆蓋面很廣泛,四總穴歌才被人們一直推崇,這四個穴位也是人體的一種潛能,這種潛能的激發不需要什麼外界手段,完全依靠自己來挖掘,請記住,好身體都是自己養出來的。

四總穴歌:每人都自帶保健醫生,掌握身體4個穴位,受益終身

針灸與穴位

肚腹三里留

在咱們民間有一句諺語:常按足三里,勝吃老母雞。在所有穴位中,足三里恐怕是名氣最大的一個了,甚至比起我們常聽的太陽穴、神闕穴、湧泉穴、命門穴還要更厲害。

這是為什麼呢?

有這麼一句話:脾胃乃後天之本。簡單來說就是,人出生以後所需的營養物質都需要經過脾胃運化,這是生存的根本,所以稱為“後天之本”。而足三里這個穴位,最大的作用就是培補後天之本的,你說他重不重要?

換句話說,在所有穴位裡只選擇一個來養生,那麼就是足三里了。

四總決歌裡的“肚腹”,換做我們現在的說法,應當含有2大層面的意思:

a.消化方面的問題

足三里屬於胃經上的穴位,對於胃部不好的朋友來說,一定注意利用足三里。食慾缺乏、噁心、嘔吐、腹痛腹脹、肝膽問題,也都可以利用足三里來配合調理,效果很不錯。

有消化不良習慣的朋友,激發足三里時候會感到非常敏感,反應明顯。

b.養生方面的作用

在日本也有一句諺語:不與不灸足三里者同行。

很多朋友都會身體虛弱、氣血不足的體質現象,平時可以採用艾灸足三里的辦法進行調理,常常艾灸足三里可以增強體力,解除疲勞,強壯神經,有著延年益壽的作用,所以人們也把它稱為“長壽穴”。

輕鬆取穴:

足三里貴為養生裡的重要穴位,位置不是輕易就能找到的,現實中不乏找錯位置的朋友。我今天把這個穴位的找尋方法仔仔細細的說一下,按照這個方法來就可以了。

1.先找到外膝眼穴

外膝眼位於膝蓋骨的下方,在膝蓋骨下方我們可以摸到兩個凹陷,在膝關節外側的就是外膝眼,這個凹陷的正中間叫做外膝眼穴,找到之後可以在這個位置用筆畫一個小點作為記號;

2.從外膝眼穴開始,往下放四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拇指);

3.在小拇指的下端,再用筆做一個記號;

4.為了保險起見,在這個位置你要找一找足三里了,它藏在小腿中央的骨頭外側與肌肉的交匯的縫隙裡,仔細摸一摸可以摸到這是一個分叉位置。找到他之後,用力揉一揉,痛感會比較明顯。

操作方法:

1.足三里適合揉按,力度適當大一些,每次揉按3分即可,每天一次;

2.足三里也非常適合艾灸,將艾條點燃以後,對準足三里區域,艾灸10分鐘或者皮膚開始發紅即可,兩天一次。

四總穴歌:每人都自帶保健醫生,掌握身體4個穴位,受益終身

足三里

腰背委中求

委中穴,是足太陽膀胱經的合穴。膀胱經有一個常見作用,就是消除腰背疼,比如:腰痠、腰疼、腰椎間盤突出症等,在中醫角度來看,這些都是膀胱經出現了淤堵,氣血不同引起的。

尤其是對於調理腰椎間盤突出症,可以仔細摸一摸背部的膀胱經,基本上都能發現硬塊、結節、痛點的。但是有個小問題,背部膀胱經自己摸起來比較麻煩,有沒有更方便的方法呢,那就是要請委中穴出馬了。

在這一句歌訣中有非常重要一個字:求。許多人往往忽略了這個字,而是把重點放在腰背疼,或者是委中穴上了,而這個求字其實才是這句話的關鍵之處!

首先,腰背不舒服的時候,要先看看委中穴的位置是否有什麼不一樣的,比如有沒有小包或者條索物;其次,要用指頭按揉一會,看看會不會出現痛點。,也有的朋友會覺得這個位置有些發硬等等。

找到這些異常情況,就等於求到了。委中穴正常的狀態應當是非常柔軟的,手指按一按彈性很好。

輕鬆取穴:

委中穴很好找,就在膝關節窩的正中間,找穴的時候可以將腿部彎曲,這時候膝蓋窩會出現一條褶皺橫紋,在這條橫紋的中間就是委中穴。委中穴雖然好找,但是藏得比較深,在自己按揉的時候力度不放大一些。

操作方法:

委中穴自己可以很輕易的進行操作,用拳頭有節奏的叩擊它,力度大一些,每次叩擊50次;也可以將掌心搓熱,然後用掌心來回搓揉,委中穴部位發熱之後,再堅持3分鐘。

四總穴歌:每人都自帶保健醫生,掌握身體4個穴位,受益終身

委中穴

頭項找列缺

我們先來說說這句歌訣裡的項字。我們都知道有個詞叫“頸項”,哪裡是頸,哪裡是項呢?

我們可以從一個成語裡找到答案:望其項背。所以項的位置,就是脖子後面。所以,我們常說的頸椎病,其實叫做“項椎病”更合適了。

說起頭項問題,現在最普遍的就是頸椎病了,一方面與手機的使用頻率有關,一方面與久坐腦力勞動有關,列缺穴對於調理頸椎病可以說是非常起作用的。

在我們身體裡,列缺穴可以說是修復頭項的妙藥了,日常要是頸椎不舒服,有個頭疼頭暈,或者是落枕,都能找列缺來幫忙。

列缺穴的功能其實也不止於此,它本身位於肺經上的絡穴,通過激發還可以幫助我們緩解支氣管炎、咳喘等問題。

除此之外,人們後來研究發現,如果想要戒菸的話也可以通過激活列缺穴來輔助戒菸,在戒菸過程中會出現一些戒斷反應:口苦、口渴、頭暈等,這時候按一按列缺穴就能夠得到改善了。

輕鬆取穴:

列缺穴的位置比較好找,我們將兩個虎口自然交叉,食指會落在一個筋骨相接的凹陷位置,這個凹陷位置就是列缺穴了。

操作方法:

列缺穴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彈撥了,找到它以後,用手指一邊掐一邊揉,是肌肉和筋腱來回移動,力度以能產生酸脹為宜,每次3分即可。

四總穴歌:每人都自帶保健醫生,掌握身體4個穴位,受益終身

列缺穴

面口合谷收

剛接觸穴位的朋友往往不太能分清這句歌訣與“頭項找列缺”的分別。

這樣說吧,合谷穴更側重於“臉面”的問題,或者是五官上的問題,而列缺則更側重於頭與頸項的問題。

合谷穴最常見的作用就是對付牙疼了,但是有一個細節是很多人忽視的,就是交叉治法。比如你是左邊牙疼,應當從找右邊的合谷穴,反之亦然。有許多朋友只知道合谷穴可以對付牙疼,而沒有考慮這個細節,兩邊來回換,或者沒有按對方想,這就發揮不出來它的作用了。

除此之外,對付面癱、口腔潰瘍、嗓子腫痛、頭疼頭暈上,合谷穴也都是一把好手。

而這些,都只是合谷穴的基礎作用!

合谷穴,還可以說是人體自帶的藥箱,比如:如果你受了風寒,開始出現打噴嚏這樣的感冒前兆,就趕緊按一按合谷穴,力度大一些,讓它出現痠痛,這時候它就會幫你扶助正氣,宣通毛竅抵禦感冒了。

合谷穴,還是手邊的腸胃神藥,它處在大腸經與胃經的交界,對於調理腸道方面的的作用也是非常顯著的。

輕鬆取穴:

合谷穴位於手背虎口的位置,找穴的時候先將拇指與食指併攏,然後在虎口位置會出現一塊隆起的肌肉,在肌肉的最頂點就是合谷穴了。

操作方法:

合谷穴處在明處,一眼就能看到,按揉起來非常方便,所以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按揉,但是合谷穴也比較深,按揉起來力度適當大一些,以產生痠痛感為宜;此外,還可以採取艾灸的方法,每次艾灸10分鐘,或者皮膚髮紅即可。

四總穴歌:每人都自帶保健醫生,掌握身體4個穴位,受益終身

合谷穴

提前防病,從穴位開始吧

人們總說提前防病,可是從何防起呢,我們總要找到一個著力點。這完全可以從穴位開始,激活穴位、疏通經絡。做起來也很簡單,坐在椅子上,躺在床上,走在路上,等電梯的時候,都可以敲敲打打,捏捏按按。

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體裡,都有養生治病的法寶,只要悉心去開發它,合理利用它,都可以發揮出它們的作用。

平日裡,有的人追捧老中醫:某某老中醫可神了,用一個穴位就能治病。其實,老中醫神不神的咱真不知道,但是穴位才是最根本的秘方。老中醫之所以厲害,是因為他懂得了穴位作用,再加上對疾病有著常年的認知,所以二者結合才成了別人嘴裡的神仙。

換句話說,我們平時裡多瞭解一些自己的身體,多瞭解一些穴位的知識,雖然趕不上老中醫那麼神,但是對於我們保養身體來說,是足夠的了。

靈丹妙藥並不在別處,就在你的體內,養好身體靠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