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寶寶早期閱讀的5個觀點

親子閱讀是有意識、有目的、更積極的對話形式,親子閱讀使嬰幼兒的情緒發展穩定,讓他們感到外部環境的安全,同時帶來心靈的安全。對包括人類在內的動物來說,什麼是最重要的?首先是生存,而生存的起點就是母親。不尋常的天才,或許可由父親一手帶大,但是身心均衡發展的孩子,若無母親的照料是無法培養出來的。

關於寶寶早期閱讀的5個觀點

一、0-3歲寶寶的閱讀目的,不是閱讀的內容本身

0-3歲寶寶的閱讀目的,是在於圖書所展示的顏色、狀態、文字的音韻、節奏。給予寶寶腦部的良性刺激,促使寶寶大腦皮層神經細胞分支在這種刺激下更好地發育。這一時期的寶寶並不能真正理解閱讀"為什麼",對他來說知道閱讀"是什麼"就夠了。

關於寶寶早期閱讀的5個觀點

二、早期閱讀的主題是圖和聲音

圖和聲音是寶寶獲得間接經驗的唯一途徑。圖和聲音比文字更能帶給他們聽力和視覺的震撼。這個時期的寶寶還不識字,圖和聲音是寶寶獲得間接經驗的唯一途徑,圖和聲音比文字更能帶給他們聽力和視覺的震撼。我們也稱這一時期為讀圖的年齡段。

關於寶寶早期閱讀的5個觀點

3、 親切反覆的閱讀

新生兒除了哭聲之外,還會發出"啊——啊——"的呢喃之語,心理學家認為這種呢喃之語(包括哭聲和笑聲)是嬰兒表達自己意思的"信號"。如果有人積極回應,嬰兒發信號的積極性會大幅度提高。母親能與嬰兒用有節奏、溫柔的語言進行交談,再用手撫摸或搖動他,嬰兒將更愉快地發出"信號"。媽媽爸爸不要以為嬰兒不懂就不與他說話。這時應該親切的、反覆的閱讀讓嬰兒感受到外部世界給予的回應,這種生長環境安全的信號,將大大促進嬰兒心智的發達與進步。

關於寶寶早期閱讀的5個觀點

四、早期閱讀其實無須什麼特殊的方法

親子閱讀使母親與幼兒情感溝通,那種妙不可言的心靈對白,使幼兒的情緒健全而穩定。母親愛撫和溫和的眼神,親切、柔和的語言,對幼兒人格性情的良好發育極有助益。父母給予一個溫暖積極的閱讀環境就是最好的。

關於寶寶早期閱讀的5個觀點

五、親子閱讀可以排遣幼兒偶爾出現的壓抑情緒

1歲半的幼兒已經有了嫉妒心理,有時還會憤怒。有時幼兒自身需求得不到滿足。家長不能用打、罵或哄、寵讓孩子順從和平靜。用閱讀的方法,有可能漸漸排洩孩子壓抑的情緒,故事、兒歌的語調都可以減緩孩子無法用語言來表達所產生的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