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的戀童癖?揚州瘦馬漫談

揚州瘦馬和馬沒有半毛錢關係。

"瘦馬"一詞語出白居易"莫養瘦馬駒,莫教小妓女"。"馬"這個字在中國古代一直與女性有脫不開的關係,比如以前偷情有種隱晦的說法叫做"入馬"。現代漢語中不少方言也繼承了"馬"的隱晦指向,比如很多地方叫女票叫做"馬子",這裡的"馬"顯然不是馬的本義。

而明清時期繼承宋朝的"鹽鈔法",即官方給商人出售鹽引,商人憑鹽引購運銷。由於官鹽的暴利,中國歷史上出現了通過販鹽發家致富的鹽商,富可敵國。

但是飽暖則思淫慾,鉅額財富催生了變態的癖好。鹽商們厭倦了當時豐乳肥臀的審美,開始把目光轉向沒有發育成熟的幼女。

於是這樣變態的癖好催生出了一個新的職業,叫做"白螞蟻"。白螞蟻們從人牙子(人販子)手裡買下貧困人家相貌清秀的女孩,"調理其肌膚,修飾其衣服,延師教之,凡書畫琴棋、蕭管笛弦之類,無一不能。及瓜,則重價售與宦商富室為妾,或竟入妓院,名之曰'養瘦馬'"。因為貧困人家生得起養不起,起初女孩們都十分羸弱,故名曰"瘦馬"。

千年前的戀童癖?揚州瘦馬漫談

而當時兩淮地區鹽商多居於揚州,故時人在"瘦馬"前冠以"揚州"二字。

經過調教的瘦馬不光身段窈窕,她們舉手投足間,也要符合鹽商們變態的審美。明朝末年著名大公子張岱的《陶庵夢憶》中載有一篇《揚州瘦馬》,其中這樣寫:

"至瘦馬家,坐定,進茶,牙婆扶瘦馬出,曰:'姑娘拜客。'下拜。曰:'姑娘往上走。'走。曰:'姑娘轉身。'轉身嚮明立,面出。曰:'姑娘藉手。'盡褫其袂(把袖子扯下來),手出、臂出、膚亦出。曰:'姑娘相公。'轉眼偷覷,眼出。曰:'姑娘幾歲?'曰幾歲,聲出。曰:'姑娘再走走。'以手拉其裙,趾出。然看趾有法,凡出門裙幅先響者,必大;高系其裙,人未出而趾先出者,必小。曰:'姑娘請回。'一人進,一人又出。看一家必五六人,鹹如之。"

養瘦馬這一行亦是暴利。白螞蟻們以七八兩銀子買的瘦馬,多的能賣出上千兩銀子的高價。換句話說,一百個瘦馬裡能賣出兩三個,白螞蟻們就能賺得盆滿缽滿。

白螞蟻並不是開福利院的,剩下賣不出去的瘦馬就會淪為站街女,每日忍受嫖客和老鴇的責罰和毒打。

一部揚州瘦馬的歷史,就是一部物化女性的歷史,滿頁上只寫著血淋淋的兩個字:吃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